吳紅香
知識在具體的情景中體現(xiàn),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而合作探究是學習的主要方式。如何設置教學情景,讓學生樂于探究,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一、 從生活中誘發(fā)探究情景
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思維嚴謹、語言表達能力強、善于合作、精神愉快、課上不疲倦。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教師可緊扣教學內容,精心選擇一些典型的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問題,來誘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學“活性炭的吸附性”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你知道防毒面具是怎樣做到防毒的嗎?學生聽到這個問題馬上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學習熱情,這時候教師出示儀器:試管5支、濾紙2張、漏斗2支;藥品:活性炭、滴加有紅墨水的水,然后出示探究課題:“活性炭的特性”,要求學生根據(jù)教材所示原理設計實驗的操作步驟,然后實驗。學生當即按教材步驟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水由紅色變成了烏黑色而非教材所言褪色。引導學生探究變色的原因。怎樣處理呢?有學生想到了過濾,然后又有學生提出疑問:是不是濾紙把紅墨水過濾了?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濾紙的功能,設計對照實驗,最后學生通過實驗得出了結論“活性炭能吸收雜質”,總結出活性炭的吸附性。這時候再次提問活性炭是怎樣做到防毒的,有一部分學生立即明白過來,防毒面具中的化學成分原來是活性炭顆粒。這樣不僅在課堂上讓學生嘗到探究學習的樂趣,而且把探究的觸角伸到了課堂之外,融入到了實際的生活當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化學。
二、 巧用媒體引導自主探究
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不僅使枯燥的知識聲圖并茂,趣味性、直觀性增強,也能真實、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化學中的微觀世界,而且還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探究“離子化合物的形成”時,我運用flash動畫演繹鈉離子和氯離子的形成過程,并通過人性化的配音使學生對離子化合物的形成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認識。課后有學生還撰寫了具有卡通色彩的“鈉最外層電子的經(jīng)歷”科幻作文。這樣的情景不僅增加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還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 體驗活動情景再現(xiàn)真實
實驗是化學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科學的發(fā)現(xiàn)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方法無法替代的作用。為此,教師要盡可能把一些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在探究中真實體驗,在觀察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總結得出結論。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氧氣制取裝置,得出設計氣體制取裝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由學生自主設計并動手裝配一套最滿意的裝置,組裝完畢后召開“產(chǎn)品展示會”,再由組內表達能力好的“推銷員”介紹裝置的優(yōu)點,最后由全班學生作出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積極性。教師還應抓住契機,提出下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應如何檢驗你們手頭不同裝置的氣密性?”事實告訴我,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應經(jīng)常提出一些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欲望和創(chuàng)造興趣的問題,盡量給學生多一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手腦并用的活動中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
知識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為此我們的課堂教學應體現(xiàn)一切以學生為主體,積極調動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參與者、實踐者和研究者。
(唐山市豐南區(qū)柳樹0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