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濟敏 孟紅秀 胡云霞 鄒芳 郭寶枝 郭華峰
慢性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也是誘發(fā)宮頸癌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及時有效防治慢性宮頸炎,對提升婦女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物理療法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療效最好、療程最短的方法。微波是宮頸糜爛治療的重要物理方法之一。本文報告了我院微波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觀察及不良反應出現(xiàn)的可能影響因素及干預處理辦法。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院門診微波治療的慢性宮頸炎患者,診斷標準依據(jù)全國高等醫(yī)學院校統(tǒng)編教材第七版《婦產科學》[1]。年齡24~49歲,平均38歲。其中宮頸糜爛輕、中、重度各為50例。
1.2 治療方法 采用青島世通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HF-900D微波治療儀。微波治療的術前準備及具體治療方法:月經干凈3~7 d內進行?;颊呷“螂捉厥?,常規(guī)消毒鋪巾。窺陰器暴露宮頸,消毒宮頸,并用消毒棉球擦干表面的藥液。持接觸型微波凝固電極與糜爛面接觸,先以宮頸口內0.5 cm開始依次向外推移擴展到正常宮頸組織外1~2 mm,達到組織凝固呈黃白色,較均勻平坦為準。
1.3 療效判斷標準 ①痊愈:宮頸糜爛面完全愈合,宮頸光滑,癥狀和體征消失;②有效:糜爛面積較治療前減少,深度變淺,癥狀和體征減輕;③無效:糜爛面積及深度變化不明顯。
2.1 本研究結果顯示,150例宮頸糜爛微波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7%,其有效率與宮頸糜爛程度有關。輕、中度宮頸糜爛的有效率均高于重度宮頸糜爛見表1。
表1 微波治療宮頸糜爛的療效(例,%)
2.2 不良反應 治療中無明顯不良反應,極少數(shù)病例有輕微灼熱感或下腹部輕微疼痛,均可忍受。
2.3 術后觀察和處理 術后常規(guī)口服紅霉素0.15 g,2次/d;甲硝唑片0.2 g,3次/d,共5 d。術后1周復診,以后每2周隨訪1次。
3.1 術中出血的防治 有文獻報道微波治療宮頸糜爛術中出血率為3.24%[2],本組術中出血率3.3%。引起術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有:①宮頸急性炎癥,充血明顯;②治療深度不夠,探頭下組織內的微血管尚未凝固閉合;③探頭下凝固的組織與探頭粘附,若治療結束前探頭離開宮頸,可能引起出血?;瞬扇∫韵麓胧┛蓽p少或預防術中出血:①術前治療急性炎癥,微波治療時間宜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 d內進行;②術中探頭移動速度不要太快,一般需在局部停留2~3 s,至探頭下組織呈黃白色凝固變性時,才能移動探頭,保持足夠的治療深度;③術中如遇出血,適當延長組織凝固時間。
3.2 術后出血的防治 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脫痂期常有程度不同的出血,但多數(shù)患者出血很少,不需特殊處理,僅個別患者出血量可多于月經量。預防脫痂期出血量可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恰當掌握治療深度。組織凝固過深,易損傷深部的血管,可導致脫痂期出血量增多;②術后適當使用抗生素,防止術后感染致宮頸充血水腫,預防脫痂期出血;③術后嚴禁性生活2個月,或至創(chuàng)面完全上皮化,以免感染和外力作用導致出血增多。一旦發(fā)生出血,口服抗生素和止血藥,配合局部上磺胺嘧啶粉,用明膠海綿和紗布壓迫止血,效果良好。
3.3 關于微波治療深度 治療深度不夠,易致術中出血,并使療效下降,過度治療又易致脫痂期出血。做到適宜的治療深度應考慮下列因素:①探頭移動的速度:探頭在治療局部停留至少2~3 s,探頭下的組織才會呈黃白色凝固變性。如果移動探頭時發(fā)現(xiàn)其下方組織表面剛發(fā)白,稍深層血管未凝固而出血,說明治療深度不夠,需延長凝固時間;②治療功率和治療時間:使用功率以40 W為宜,功率過低,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有效治療深度,容易引起術中出血。治療時間和使用功率要綜合考慮,隨著治療功率的增大,治療時間縮短,反之,則應延長治療時間;③治療順序與治療深度:一般來說,宮頸糜爛近宮頸管處較外周稍深。治療應從宮頸管周圍開始,以同心圓向外周移動,由于探頭下治療面的部分重合,使中心治療程度稍深,外周稍淺。
3.4 關于二次治療時間 文獻報道微波治療慢性宮頸炎的一次治愈率多在90%左右,最低為 8.06%[2,3,4]。造成數(shù)值差異較大的原因,主要與評價治療效果的時間節(jié)點有關。微波治療后宮頸上皮的修復大多數(shù)需要6~8周的時間,少數(shù)患者需8周以上。因此建議對未痊愈患者進行第二次治療應選擇在3個月以后進行。
[1]樂杰.婦產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44-245.
[2]宋學紅,于秀梅.應用微波與激光治療宮頸糜爛的對比觀察.中華婦產科雜志,1994,29(1):19-20.
[3]王中彌,劉云東.奧平干擾素栓加微波治療重度宮頸糜爛的臨床觀察.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17(3):182-183.
[4]陳惠芬.微波治療宮頸糜爛276例.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5,32(12):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