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飛
試論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
趙華飛
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對哲學家哲學思想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古代樸素辯證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到費爾巴哈的人本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都是從抽象的思維邏輯出發(fā)對純粹哲學的純形式的理論批判,是純粹抽象的邏輯規(guī)定。馬克思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的思維邏輯出發(fā)對一切舊哲學所做的批判,表現(xiàn)出來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馬克思哲學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確立,打破了傳統(tǒng)舊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在哲學批判領域的統(tǒng)治,實現(xiàn)了哲學批判思維方式的偉大轉(zhuǎn)變,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哲學批判思維方式;馬克思哲學;實踐批判思維方
哲學家總是通過哲學批判或批判哲學而推動哲學向前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對哲學家哲學思想的形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哲學家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是其哲學思想大廈得以建立的基石。一切哲學家的哲學思想都是發(fā)端于對前人哲學思想的哲學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同樣離不開馬克思對前人哲學思想進行的哲學批判。
馬克思對一切舊哲學的批判都是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出發(fā)的,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對舊哲學局限于純粹的理論批判是一種歷史性超越和革命性變革。馬克思對舊哲學的批判在其批判思維方式上是實踐的,它超越了傳統(tǒng)哲學的純思維和純邏輯的不切實際的批判思維方式,使它對先前舊哲學的批判達到了具有原則性的高度。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確立,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舊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在哲學批判領域的統(tǒng)治,而且為自己創(chuàng)立的新哲學奠定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哲學是關于智慧的學問,是一種反思的、批判的和變革的智慧,是不斷對哲學前提進行反思和批判的智慧。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批判,批判是哲學的本性。“哲學的批判首先是針對哲學自身的,批判是哲學發(fā)展和變革的方式。”[1]無論是哲學的批判還是批判的哲學,都推動了哲學的變革和哲學的向前發(fā)展,都豐富了哲學思想的內(nèi)涵,擴展了哲學論域的視野。
哲學的批判,總是始于哲學的自我批判,哲學的發(fā)展史就是哲學的自我批判史。關于這一點,享有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和辯證法大師美譽的黑格爾將其生動地比喻為“廝殺的戰(zhàn)場”,“全部哲學史這樣就成了一個戰(zhàn)場,堆滿著死人的骨骼。它是一個死人的王國,這王國不僅充滿著肉體死亡了的個人,而且充滿著已經(jīng)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統(tǒng),在這里面,每一個殺死了另一個,并且埋葬了另一個……”[2]黑格爾把哲學史上的多樣的哲學和分歧的思想看作是“相互攻伐”和“相互斗爭”,即哲學的歷史就是各個哲學家、各個哲學派別和各種哲學思想相互攻伐和相互斗爭的歷史,所謂“攻伐”和“斗爭”就是哲學的批判。由于這種哲學批判的理論本性和變革精神,就推動了哲學的向前發(fā)展和哲學的變革。不同哲學家和哲學派別的哲學批判,在批判思維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他們都遵循著一定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
無論是哲學的批判還是批判的哲學,其批判的載體都是哲學家通過和遵循一定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對相關哲學問題所展開的批判。
何為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先看何為哲學的思維方式?!罢軐W思維方式,實際上是人(哲學家)對哲學問題的理解、把握和評價方式?!薄罢軐W的思維方式不同,為這種哲學思維方式所理解、把握和評價的關于相關哲學問題的哲學理論就不同。相應地,應用這種哲學思維方式于其他相關知識領域中問題的理解、把握和評價就不同,關于這些問題的理論就不同。”[3]哲學的思維方式,就是哲學家對相關哲學問題的把握、評價和理解的方式。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是哲學的思維方式下的一個分支,是哲學家為達到特定目的而通過一定的哲學思維方式對相關哲學問題和一定哲學理論進行批判的方式。相應地,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是哲學家為達到其特定目的對相關哲學問題和一定哲學理論而進行批判的思維方式。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不同,對相關哲學問題和一定哲學理論的批判就不同,而在哲學批判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哲學理論就不同。
不同哲學家對相關哲學問題和一定哲學理論進行批判時,他們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他們在批判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建立的哲學理論是千差萬別、紛繁多樣的。在哲學的發(fā)展史上,我們可以以馬克思哲學的出現(xiàn)為標志,分為馬克思之前的哲學和馬克思的哲學(現(xiàn)代西方哲學除外);在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上,分為馬克思之前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和馬克思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馬克思之前的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對西方哲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的作用。
西方傳統(tǒng)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在哲學發(fā)展的不同階段經(jīng)歷了不同的歷史形態(tài),大致包括:樸素辨證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形而上學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先驗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思辨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人本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然而,自古代的樸素辯證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到費爾巴哈的人本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哲學家們都從自己的哲學思維方式出發(fā),對先前哲學理論和哲學思想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推動了哲學的變革和哲學的向前發(fā)展。但是,他們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都是從抽象的思維邏輯出發(fā)對純粹哲學的純形式的理論批判,而沒有把哲學引入對人類社會、社會現(xiàn)實和人的實踐活動本身進行批判,他們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是純粹抽象的邏輯規(guī)定。真正實現(xiàn)哲學批判思維方式偉大轉(zhuǎn)變的是馬克思,馬克思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的思維邏輯出發(fā),對一切舊哲學、舊理論和舊學說以及人類社會、社會現(xiàn)實和人的實踐活動本身所進行的革命性批判,實現(xiàn)了這種轉(zhuǎn)變。
馬克思哲學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先前一切舊哲學的革命性變革和歷史性超越。馬克思哲學的創(chuàng)立也是基于對先前舊哲學的批判和改造,他所遵循的哲學批判思維方式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是實踐批判思維方式。馬克思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的思維邏輯,對傳統(tǒng)舊哲學尤其是對黑格爾哲學、青年黑格爾派哲學和費爾巴哈哲學的相關理論進行批判所遵循的思維方式,就是實踐批判思維方式。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是馬克思新哲學得以創(chuàng)立的條件,也是其新哲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其特殊的理論內(nèi)涵和理論功績。
(一)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理論內(nèi)涵
馬克思是從實踐的批判思維方式和思維邏輯對先前舊哲學及其理論進行批判的。所謂實踐,就是人的“感性的對象性活動”,就是作為主體的人根據(jù)自身的需要改造客體的物質(zhì)性活動。實踐作為馬克思哲學的重要哲學范疇,是馬克思哲學得以創(chuàng)立的基石,也是馬克思批判先前哲學的鋒利武器。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就是從實踐出發(fā)對先前舊哲學(包括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進行批判的。“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做感性的人的活動,當做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fā)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xiàn)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4]22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把實踐作為理解全部哲學甚至是“歷史之謎”和人類社會的鑰匙。他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zhì)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向神秘主義的神秘東西,都能在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薄芭f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和社會化的人類。”由此,馬克思為自己的哲學確立了方向,哲學的任務“在于改變世界”。他說:“我們的任務不是推斷未來和宣布一切適合將來任何時候的一勞永逸的決定”,“而只是希望在批判舊世界中發(fā)現(xiàn)新世界。”[4]416
馬克思哲學實踐觀的形成和確立,是馬克思對“舊世界”無情批判的新發(fā)現(xiàn),也是對自己先前哲學信仰徹底清算的結(jié)果。馬克思不僅對舊哲學及其理論進行批判,而且還對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和批判。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前提,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批判引向?qū)θ说默F(xiàn)實活動、社會現(xiàn)實和人類歷史社會進行批判,并把它們作為自己新哲學的研究對象和出發(fā)點。馬克思哲學實踐觀的形成和確立,是馬克思哲學作為一種新的哲學思維方式得以形成和確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得以形成和確立的邏輯前提,也是馬克思哲學作為一種新哲學得以公開問世的必然結(jié)果。
馬克思哲學的公開問世,是建立在對舊哲學、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不斷批判的基礎上的,在其哲學批判思維方式上是以基于“實踐觀點”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確立為標志的。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形成和確立,使得他對一切舊理論和舊學說以及人類社會、社會現(xiàn)實和人的活動的批判更加激烈和嚴厲。他從實踐的批判思維方式出發(fā),對先前舊理論和舊學說給予了全面的揭露、無情的批判和徹底的改造。
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不僅超越了傳統(tǒng)舊哲學形式各異且抽象思辨的批判思維方式,而且也使馬克思新哲學在其世界觀和方法論上走入了科學的軌道。
(二)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理論功績
馬克思的哲學批判全面揭露了先前舊哲學(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所存在的弊病,澄清了先前哲學不切實際的理論前提。馬克思在批判先前舊哲學的同時,全面地闡述了自己的新哲學。馬克思的新哲學是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和實踐的思維邏輯出發(fā),去思考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哲學問題,他把人類歷史社會、社會現(xiàn)實和人的實踐活動作為自己哲學思考和研究的對象,這就同先前脫離現(xiàn)實的抽象思辨哲學劃清了界限。
在馬克思哲學出現(xiàn)以前,先前的一切舊哲學都是從純粹抽象的哲學理論出發(fā)對其他哲學進行批判的,他們的批判都沒有觸及到現(xiàn)實,沒有觸及人們的生活本身和社會現(xiàn)實本身,結(jié)果使哲學走入了神秘主義的境地,遠離了人們的生活現(xiàn)實,只被少數(shù)自詡為“有哲學頭腦的”人所掌握。馬克思從實踐的思維方式出發(fā)對先前舊哲學進行批判,相比先前舊哲學從純粹的哲學理論出發(fā)對相關哲學問題和哲學思想的批判,是一種歷史性的超越和革命性的變革。馬克思的哲學批判,實現(xiàn)了哲學的純粹理論批判向理論批判與實踐批判相結(jié)合的轉(zhuǎn)變。馬克思的新哲學是與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并能夠為大多數(shù)人所掌握的哲學理論,成為無產(chǎn)階級解放全人類的“精神武器”。
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批判思維方式,使馬克思在對一切舊哲學、舊理論和舊學說的批判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從而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哲學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確立,使他對先前舊哲學的批判達到了具有原則性的高度,對先前哲學的弊病給予了全面的揭露和無情的批判,徹底清算了自己對先前舊哲學(尤其是德國古典哲學)的信仰,劃清了自己哲學同先前舊哲學的界限。馬克思哲學實踐批判思維方式的確立,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舊哲學的批判思維方式在哲學批判領域的統(tǒng)治,而且為馬克思自己創(chuàng)立的新哲學奠定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1]郭湛.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批判理論[J].哲學研究,2006(7).
[2]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1卷[G].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1-22.
[3]倪志安.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book=20,ebook=598
A81
A
1673-1999(2010)15-0020-03
趙華飛(1986-),男,云南曲靖人,西南大學(重慶400715)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2009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
201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