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江
(山東省萊蕪第一中學,山東 萊蕪 271100)
我時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存在厭學情緒,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不高,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從老師、學生和校園環(huán)境三個維度立體地來談一下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教書育人和學生打交道最多,教師的授課水平、人格魅力、知識水平等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因此要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暮美蠋煛?/p>
1.要做學生欣賞喜歡的老師。
《學記》有云:學生“樂其形……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這就要求做一個好老師,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1)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提升教師的個人魅力,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2)教師要具備過硬的淵博的專業(yè)知識素質和廣博的社科知識。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靈活有效的教學吸引學生,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能獲得知識,提高學習能力,而且能感受到樂趣。
(3)教師要擁有一顆博愛之心,用自己的愛心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困難、生活困難和心理渴求,真正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用自己的愛心感召學生,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形成亦師亦友的平等關系。
(4)老師要尊重學生。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自尊心最強也最敏感,最愛面子,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尤其是老師的尊重和關注。當老師尊重了學生,學生就會產生好感,就會有學習的興趣。
2.不要吝嗇表揚:多給學生表揚和激勵,學會賞識學生。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至30%,而當他受到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fā)揮至80%。
表揚和激勵是學生學習動力的助推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崩蠋熞顚W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人賞識”是每個人內在的、深層的需要。士為知己者死,之所以士肝腦涂地,在所不惜,就是因為被人賞識。賞識可表現(xiàn)為肯定、鼓勵、信任,最直接的表現(xiàn)是表揚?!昂煤⒆邮强涑鰜淼摹?,我的做法是:拼命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拼命表揚他,盡量每天表揚一個學生,讓學生每天都在一種被賞識中快樂的生活學習。
3.巧妙布置新穎作業(yè),激發(fā)學生興趣。
千篇一律的做題不僅僅不會引起學生多大的關注,更不會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老師可否布置一些技能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又引起學生關注和思考引發(fā)學生共鳴的作業(yè)呢?如在學習“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時候,恰逢周末要求學生回家上網查關于孔子的資料并觀看電影《孔子》,所以作業(yè)布置如下:
(1)孔子的思想是什么?在電影中有哪些體現(xiàn)?
(2)就孔子一生的經歷,你有何感想?
(3)電影中孔子和你從史書中了解到的孔子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你能說明嗎?
(4)假如你是孔子的弟子,你的老師——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周末回來后,組織關于孔子的知識競賽。
通過這樣的作業(yè),學生自己動手查資料讀史書,又通過看電影等既了解孔子的思想,又知道史料與電影等文學作品在史學研究中的不同價值,還對孔子有了立體的較為全面的認識和思考,激發(fā)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
1.讀勵志書和名人傳記,樹立崇高的理想和自信,進行自我激勵。
理想是學生保持學習動力的發(fā)動機,是學生學習動力持續(xù)性的源泉。通過閱讀名人傳記,感受名人名家的成長經歷,體會體驗成功者的快樂人生,并以名人的故事來激勵自己面對困難和挫折,勇往直前;面對人生的誘惑和倦怠,把握好人生的航向,始終讓自己保持一顆激情澎湃的動力之心。特別是一些當代名人傳記對學生的吸引力更大,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如《比爾蓋茨傳》、《李嘉誠傳》等。通過這些來幫助學生樹立偉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在入學之初通過讓學生思考討論等方式初步確立自己的理想大學和座右銘,并把它張貼在課桌和教室的后墻上等比較明顯的地方,以激勵學生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
2.樹立正確的目標。
杰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無人生目標。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
第一,讓學生自己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目標;第二,根據目標尋找奮斗軌跡,階段目標的確立與達成途徑,即細分目標,層層深入,逐步實現(xiàn);第三,將目標分解量化為具體的行動計劃,使自己知道現(xiàn)在應該為目標做什么,使目標有現(xiàn)實的行動基礎。把目標量化分解為具體的行動計劃,一向采用“逆推法”,即確定大目標的條件,將大目標分解成為一個個小目標,由高級到低級層層分解,再根據時限,由將來逆推至現(xiàn)在,明確自己現(xiàn)在應該做什么:即時行動←更小的目標←小目標←大目標。而這一切目標的確定和達成,都應當為了促成理想的逐步實現(xiàn)。
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樹立遠大目標(一生的理想)、確定中期目標(一學期,一兩年要完成)、制定短期目標(近日或這一周要完成的)。教師幫助學生采用倒推的方法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也就是利用倒推的方法細分學生的遠大目標,讓目標變得不再那么遠大,那么難以實現(xiàn)。這樣學生就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
3.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勁內力。而那些缺乏興趣的學生對學習已經產生厭倦,情感上受到傷害,甚至厭惡或放棄學習。因此,教師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使學生主動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
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同時又伴隨著積極的感情體驗,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及和諧的師生關系,會產生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習興趣,并且學習興趣濃厚,在學習過程中傾注全部的熱情,興致勃勃,津津樂道,甚至達到迷戀不舍的地步。濃厚的學習興趣,則會轉化為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因素,學生對所學課程感興趣,就能化被動學為主動學。由此,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從而達到教學預想的效果。
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1)教學方法多樣化,發(fā)展學習興趣。教師善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能給學生帶來學習上的新鮮感,這樣每節(jié)課都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2)利用教材內容結合現(xiàn)實誘發(fā)學習的興趣。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利用教材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3)課內外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各種活動,讓它作為課堂的補充和延伸,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讓學生各種能力得到鍛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更好地學習。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處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不可避免地就會受到這個環(huán)境的影響。
學校應當充滿書香味,濃郁的書香氛圍、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會產生一種感染力,形成同化力,在潛移默化中催人上進,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具有導向功能、凝聚功能、陶冶功能、激勵功能、健康功能和美育功能①。創(chuàng)建書香環(huán)境,“讓校園洋溢書香氣息,讓每一堵墻都會說話”,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之功效。一是在兩座教學樓之間開辟為文化廣場,展示教育名家閃光思想。定期推出“星滿校園活動”,每月評出《校園之星》、《表彰獎勵》、《主題班會教育》等;二是加強圖書館、閱覽室建設。發(fā)動師生捐書,擠出經費添購新書,并新建電子閱覽室。優(yōu)化圖書館、閱覽室管理,增加向師生開放時間,提高服務質量,充分發(fā)揮其功效;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文體活動,由班級競標自己承辦每年5月舉行得運動會和校園辯論賽,11月舉行的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藝術、科技節(jié)等活動,每次活動學生參與人次多,獲獎面廣,反響良好;四是辦好學校文學社刊物——《汶水園》,每月刊出一期,展示學生習作。通過這些方式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積極上進、奮發(fā)有為的斗志。
注釋:
①田慧生.教學環(huán)境論.江西教育出版社: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