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傳彬 河南省開封杞縣計劃生育服務站(475200)
畢福高研究員新夾脊穴配環(huán)中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證心得
霍傳彬 河南省開封杞縣計劃生育服務站(475200)
新夾脊穴;環(huán)中上穴;腰椎間盤突出癥;醫(yī)案
畢福高研究員新夾脊穴,配環(huán)中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顯著。
畢福高,男,河南商水縣人,筆者1989年在河南省中醫(yī)研究院實習時,侍診于畢老,畢老時任河南省中醫(yī)研究院針灸經絡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筆者侍診時,親眼目睹畢老臨證施針,效果神奇,畢業(yè)后從事針灸臨床,用之每獲捷效,現(xiàn)將臨證心得總結如下:
新夾脊穴是畢老在長期臨床實踐過程中,對華佗夾脊穴大膽地進行改進,擴大了治病范圍,提高了療效。取穴方法:華佗夾脊穴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棘突下間旁開0.5寸,畢氏新夾脊穴針刺點外移5分,治療腰椎鍵盤突出癥引起的根性疼痛,重點選腰2~5椎旁畢氏新夾脊穴,直刺或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分,待有強烈觸電感或燒灼感或彈跳麻脹放射至腿、足跟、足趾部為佳,留針15~20分。
“環(huán)中上穴”取穴法:側臥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骨裂空的連線上,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取環(huán)跳穴,于環(huán)跳穴上2寸5分處,取環(huán)中上穴,深刺4~6寸,針尖斜向下,針時注意針感,待氣至足趾端即停止提插捻轉,一般針感過膝即可,不可過于追求之。畢氏行針,調氣為先,筆者侍診畢老時,觀畢老每針時,必聚精會神,神色凝重,以意為先,手如握虎,針刺、調氣、出針一氣呵成,不留針,效果極佳。
腰椎鍵盤突出癥,是由于腰椎退變、小關節(jié)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擠壓神經根引起腰部,臀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及足背外側疼痛的一組癥狀群,(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癥,不在本篇討論范圍,本篇所討論畢氏新夾脊穴,環(huán)中上穴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指神經根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筆者在臨床過程中,先針畢氏新夾脊穴腰2~5,(視患者癥狀選一側或雙側),留針15~20分,再針環(huán)中上穴,不留針,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病例1 2009年6月5號,梁某,男,43歲,公務員?;颊咄蝗谎赜覀茸巧窠洸课惶弁?,疼痛刀割樣,燒灼感,痛苦面容,自帶CT片示,腰3、4腰4、5椎間盤突出,即矚患者俯臥于治療床上,先針畢氏新夾脊穴腰2~5,有針感后,留針20min,起針后,側臥屈股,針環(huán)中上穴,針感至足趾,即起針,矚患者稍事休息,下床,即感疼痛減輕,連針10d,癥狀基本緩解,又針5次,痊愈。
病例2 2010年3月2號,劉某,私企老板,52歲,腰椎間盤突出多年,此次復發(fā)10余天,腰骶部酸脹疼痛,右側臀部及下肢外側脹困不適,經牽引、針灸、理療,效果欠佳,經人介紹來我處就診,先診雙側畢氏新夾脊穴腰2~5,留針20min,后針環(huán)中上穴,針感過膝后,起針,針3次后,自覺腰腿部輕松,后連針20余天痊愈。
討論:①畢氏新夾脊穴:雖然沒有使關節(jié)增生、椎間盤突出消失,但監(jiān)床癥狀確有改善,其原因可能是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了神經由于壓迫而出現(xiàn)的水腫等病理變化,針刺環(huán)中上穴,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新陳代謝旺盛,起到通經活絡、理氣活血、通則不痛的作用,針刺環(huán)中上穴時,針刺手法應按病情、體質、病程靈活施行,使針感向患肢遠端下傳,以過膝為佳,若針感不明顯,往往影響療效,但也要注意,一旦出現(xiàn)放射性感應時即立即停止行針,以免損傷神經,對起病緩的患者針刺手法不宜過強,否則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縮,影響療效。②現(xiàn)代腧穴研究:針刺后使5-HT有明顯增加,和PGE2、CAMP有增高趨勢是一致的,說明針刺能夠起到通經活絡、理氣活血、通則不痛的作用,并有一定客觀生理基礎。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8.033
1672-2779(2010)-18-0042-01
201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