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
婦科腹腔鏡治療附件區(qū)病變的體會
魏靜
目的探討腹腔鏡治療婦科附件病變的效果。方法對我院采用婦科腹腔鏡治療的35例附件病變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jié)果在35例患者中,鏡下手術成功34例,中轉(zhuǎn)開腹1例。結(jié)論腹腔鏡下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
腹腔鏡;子宮附件;婦科
我院自開始應用腹腔鏡技術診治婦科疾病以來,已行腹腔鏡手術35例,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將臨床資料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35例患者中年齡最小17歲,最大50歲。疾病種類有異位妊娠、卵巢腫瘤(其中有畸胎瘤、巧克力囊腫、卵巢冠囊腫、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卵巢單純囊腫)、輸卵管積水。腹腔鏡手術方式:輸卵管切除術12例,輸卵管傘端取胚術1例,輸卵管造口取胚術5例,卵巢冠囊腫剔除術1例,卵巢巧克力囊腫剔除術6例,卵巢畸胎瘤剝除術4例,卵巢漿液性囊腺病剝除術2例,卵巢單純囊腫剝除術4例。6例有開腹手術史。
1.2 方法 手術器械采用美國及德國腹腔鏡儀器設備,全部手術在電視腹腔鏡下進行,采用全麻,腹腔內(nèi)壓力保持在13~15 mm Hg(1 mm Hg=0.133 kPa),臍部置腹腔鏡,在麥氏點及其左下腹對稱點做5 mm穿刺孔,手術步驟按手術類別不同而不同。
1.2.1 異位妊娠手術 對無生育要求或輸卵管無保留價值者采用輸卵管切除術,對有生育要求而包塊較小且輸卵管血塊機化者行輸卵管造口取胚或傘端取胚術。
1.2.2 卵巢腫物剔除術 對卵巢巧克力囊腫、良性畸胎瘤、卵巢冠囊腫、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單純囊腫,用單極電凝切開囊腫表面的卵巢皮質(zhì)層,自囊壁與卵巢皮質(zhì)間逐步分離,腫物裝入自制橡皮袋中連同袋子一并取出。
35例患者中鏡下完成手術34例,中轉(zhuǎn)開腹1例。腹腔鏡下手術時間(80.34~25.43)min,手術出血量10~100 ml。未出現(xiàn)其他并發(fā)癥。
3.1 腹腔鏡手術適應證 病例選擇是否得當是腹腔鏡手術成敗的關鍵,由于腹腔鏡檢查時對患者損傷小,對疾病診斷價值大,因此指征可適當放寬以明確診斷,但對于腹腔鏡下手術則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尤其是手術開展初期,應根據(jù)術者操作熟練程度,對器械性能掌握程度,手術器械完善程度,掌握適應證,酌情嚴格手術適應證,可提高成功率而減少中轉(zhuǎn)開腹及手術并發(fā)癥。
3.1.1 輸卵管妊娠保守性手術 如輸卵管局部增粗直徑<5 cm,且輸卵管內(nèi)有血塊形成或胚胎組織機化,局部切開胚胎往往出血少而容易成功,妊娠部位對手術難易程度有很大影響,如峽部及間質(zhì)部妊娠血管豐富,切開后出血多,保守性手術不易成功,故保守性手術以壺腹部、傘部妊娠者為宜。
3.1.2 腹腔鏡卵巢囊腫手術適應證 嚴格選擇良性病變,術前詳細詢問病史,做好全面檢查、盆腔檢查、超聲檢查及必要的CA125及其他腫瘤標記物檢測。標本取出困難是限制卵巢囊腫腹腔鏡手術的主要原因。文獻報道選擇腫瘤囊性、活動、囊壁光滑、直徑<8 cm者進行手術較為安全[1]。我們的體會是:對于卵巢漿液性囊腺瘤、卵巢巧克力囊腫、單純囊腫,因其壁薄,抽吸囊液后體積明顯縮小,易于取出,故成功率高。
3.2 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注意事項 由于本科手術例數(shù)較少,且尚未開展其他較高難度手術,故并發(fā)癥較少。隨著腹腔鏡的普及,應用及手術范圍難度的擴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時不可避免[2]。腹腔鏡手術完全于鏡下操作,故要求腔鏡手術者要有扎實的開腹手術功底,同時尚需腹腔鏡手術技能培訓及手術小組協(xié)調(diào)配合[3]。本文無因器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并發(fā)癥。因此腹腔鏡醫(yī)師有充分的解剖知識及熟練地開腹手術基礎是非常必要的。鏡下進行電凝操作時定位要準確可靠;單極電凝時對臨近組織損傷較大,分離粘連時應慎用。還要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術前應完善各項檢查,如有內(nèi)科合并癥應及時糾正后再手術。仔細探查盆腹腔各部位,對臟器表面的異位灶術中不宜電凝,以免發(fā)生難以控制的并發(fā)癥。術后常規(guī)應用激素3~6個月,以控制肉眼看不見的病灶或不易清除的病灶。總之,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開腹手術被腔鏡手術代替,其價值和安全性取決于正確選擇適應證和熟練的手術技巧。
[1]郎景和.婦科腹腔鏡手術現(xiàn)狀爭議和發(fā)展.中國婦產(chǎn)科雜志,1996,21(6):323.
[2]冷金華,郎景和,黃榮麗,等.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34例分析.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1,36(3):146.
[3]左緒磊.實用婦科腹腔鏡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265-266.
133700 吉林省敦化市醫(yī)院婦產(chǎn)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