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 苗鳳華 孫麗珍
腦梗死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全國每年新發(fā)腦梗死患者很多,其中有70% ~80% 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巨大痛苦與沉重的負擔?;颊哌M行整體、系統(tǒng)的早期肢體康復護理,對提高偏癱患者的療效、減少后遺癥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重大意義。我院近兩年對203例腦梗死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訓練,取得了滿意療效?,F報告如下。
腦梗死患者200例,男112例,女88例。62例肌力0~1級,104例肌力2~3級,32例肌力4級。入院時神志全清醒,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癱。
2.1 心理護理 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創(chuàng)建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面對現實,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藥物護理
2.2.1 指導患者按時正確服藥 講解所服藥物的藥理作用及堅持用藥的重要性,注意觀察用藥后的反應,教育患者停藥或換藥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
2.2.2 利尿脫水劑 保證在有效時間內順利滴入,輸液時手不要亂動,防止液體外漏,造成組織壞死。
2.2.3 血管擴張藥的使用 應注意滴速不要過快,以免出現頭脹痛、面部潮紅等不適。
2.3 康復護理
2.3.1 訓練的時機 只要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醒,神經學癥狀不再發(fā)展,48 h后可進行康復訓練。
2.3.2 體位護理 一般發(fā)病后的5~15 d就可以訓練站立,發(fā)病18~45 d可進行平衡杠內訓練、拄拐步行訓練、獨立步行訓練、上下樓梯訓練。注意觀察分析患者的步態(tài),找出問題注意安全。
2.3.3 體位變換 經常變換體位按摩受壓部位,防止褥瘡發(fā)生[3]。
2.3.4 運動訓練 早期以被動訓練為主,以后逐漸變被動為主動按照患者肢體功能所處的階段,采取不同的康復訓練。
2.3.4.1 被動訓練 由護士或家屬幫助活動患肢,由近到遠,先健側后患側,要求各個關節(jié),屈伸要充分,達到生理活動范圍。在生命體征平穩(wěn)情況下急性期做2次/d,以后1次/d[1]。
2.3.4.2 主動訓練 患者肌力達4級時,應以主動訓練為主。可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如穿衣、進食、入廁、洗澡等。用患肢進行各項動作,以促進肌力及神經功能的恢復。
2.3.5 物理治療 主要有針灸、推拿、直立床、運動療法等。通過物理療法促進癱瘓肢體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運動功能恢復,延緩肌肉萎縮。
2.3.6 康復護理除了一些功能訓練外,還要有一些人文關懷。
2.3.6.1 提高忽視綜合素質 護士應積極主動了解患者需求,及時發(fā)現新問題并予以滿足及解決。多與患者及其家屬交流溝通,溝通時態(tài)度要和藹、熱情;言語溫和,善于應用鼓勵性語言,充分體現人文關懷。[2]
2.3.6.2 積極營造促進康復的環(huán)境 準備一些關于偏癱康復的宣傳資料;衛(wèi)生間安裝坐便器;走廊安裝一些扶手,便于患者開展康復訓練;保持病房衛(wèi)生、通風,使患者處于最佳心態(tài)。
2.3.7 康復教育 要教育患者主動參與康復訓練,并持之以恒。積極配合原發(fā)病的治療;指導其有規(guī)律的生活,保持情緒穩(wěn)定,改變自身的不良習慣。通過向患者提供有關疾病的康復知識,達到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自我康復的意識,預防并發(fā)癥。
早期康復護理對促進腦梗死患者的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應該早期介入,并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緊密配合。
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訓練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濃厚的同情心和足夠的耐心,爭取對每個患者進行及早、及時、有效的康復護理,對改變患者的異常運動模式,最大限度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有極大的意義。
[1]歐海寧,康健.腦卒中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綜合康復治療.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9,14(30):106-108.
[2]曾新香.腦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7(29):14.
[3]魏蘭英.腦卒中患者體位護理的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