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朋
有些人常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同樣的話。他說出來就有那么多人贊同,而我說出來卻沒有任何說服力?為什么我在自己熟悉的親人、朋友面前可以侃侃而談,而一旦到了公眾場合,需要當眾講話的時候。就流露出膽怯和不自信?其實,如何讓別人傾聽你。這也是一門學(xué)問。無論是學(xué)生在學(xué)校里演講,還是成年人在會議中發(fā)言、與客戶溝通、與同事交流,抑或是老年人在進行社交活動時,都免不了要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所以,無論任何人,如果能具備良好的口才,就有可能在很多方面處于優(yōu)勢。
筆者總結(jié)出了一些當眾講話時最容易出的問題,特地拿出來與各位讀者分享。
◎男性的性別優(yōu)勢
在我們國家的文化里,男性當眾講話時往往比女性有得天獨厚的性別優(yōu)勢。男人耍耍貧嘴也并不算太過分,但是,同樣的話如果從女人嘴里面說出來可就不太合適了。女人在臺上講話不能太活躍,否則觀眾們就會覺得這位女性不夠端莊。
不信您瞧,說相聲的幾乎都是男的。偶爾有一兩個女相聲演員,不但總被人詬病,很多文化評論家也認為女人說相聲“不雅”。這就是文化對我們心理的影響。每一種文化都規(guī)定了性別角色,也就是男性和女性應(yīng)該是什么樣子。雖然這個模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更替不斷修改,但是有些基本的東西是不大可能在短期之內(nèi)變化的。我們的文化規(guī)定了理想的女性形象必須是端莊大方、笑不露齒的,因此也就不能容忍女性“耍貧嘴”。當然,端莊大方并不意味著不茍言笑。以“冰美人”示人。
所以,如果您是一位女性。那么在說話時就要注意語言的分寸,盡量用更加文雅的方式表達您的所思所想。如果您是男性,就可以在講話時適當?shù)鼗钴S一下氣氛,以增加親和力。當然,這并不是說女性當眾講話就沒有優(yōu)勢了。有的時候,女性的一個微笑,會比長篇大論更能打動人心。那么,可能有人會問,怎么才能露出自然的微笑呢?這好辦,回家對著鏡子找一根筷子橫著叼在嘴里面,此時的面容就是一個標準的微笑啦。
◎鴕鳥的習(xí)慣
很多人之所以不敢當眾講話,多半是輸在了視線接觸上。有人認為,當眾講話時,如果覺得緊張就別看周圍的人,看后面的墻壁、看手中的講稿,自己講自己的,就當別人不存在好了。我可以負責任地講,如果您某天當眾講話時真的這個樣子,效果一定會很糟糕。
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鴕鳥遇到了危險,就會把頭扎進沙子里面,眼不見為凈。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學(xué)上的“否認”防御機制。不僅是鴕鳥,人也是一樣。當眾講話時,緊張是很正常的。但是有人把這種緊張評估成一種“危險”,于是就會像鴕鳥把頭藏在沙子里面一樣,努力把自己藏在某個東西后面,比如講稿、手臂。甚至是自己的眼鏡。很多人正式發(fā)言時,拿著事先準備好的講稿不抬頭,悶頭念下去;有些人說話時,會把手臂放在身前——這是典型的阻隔姿勢;有些人會不停地推自己的眼鏡,企圖把自己躲在眼鏡的后面。如果以上這些辦法都不能采用,那么最后一招就是回避與周圍人的視線接觸。“只要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真正的懸崖”,把旁人從自己的主觀世界里面清除出去,故意不去看周圍人的眼睛,當他們不存在。這樣的做法,其實和鴕鳥的習(xí)慣是完全一樣的。
問題是,如果講話時不看周圍的人,就無法和眾人進行視線的接觸和目光的交流,不能及時了解聽者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在開會的時候,如果你只是自顧自地發(fā)言,那么一些容易犯困的聽者,很快就會進入夢鄉(xiāng)。
另一方面。說話的人如果不看大家,他的“逃避反應(yīng)”就會被激發(fā)出來,語速會越來越快,這是因為潛意識在告訴他:快點講完,離開這個鬼地方!于是語速就會失去控制。說話時語速太快,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一旦說錯了話,就會更緊張,語速就會更快,于是更容易出錯。就這樣陷入“緊張——語速快——出錯——更緊張——語速更快……”的惡性循環(huán),很快就會全面崩潰!
所以,講話的時候。應(yīng)盡量看著周圍人的反應(yīng),與眾人進行眼神的溝通。這樣,你可以及時收獲聽者的意見,而且你會發(fā)現(xiàn),如果眾人在認真傾聽你的發(fā)言,并且對你的觀點表示認可時,你會感覺更自信,也自然會獲得更多的支持。
◎語速與“氣口”
可能我們都見過這樣的情況,有些人說話的速度非???,其結(jié)果就是在講話的過程中不斷地出錯,出錯之后又不得不回來糾正說錯的話,非常影響講話的效果。
造成這種現(xiàn)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緊張。就像我們前面提到過的,講話者無意識地啟動了逃避反射,希望馬上結(jié)束這個令人緊張的發(fā)言,所以就會不斷加快說話的速度。
一般來說,如果哪個人在平時說話的時候能夠把自己講話的速度放慢到普通人的一半的話,那么他說話的效果一定會遠遠超過其他人。這是因為速度慢下來以后,你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去控制語氣、語調(diào)和聲音。那么,怎么才能讓自己的語速慢下來呢?很多人可能都試過主動放慢語速,但是發(fā)現(xiàn)好景不長,說著說著又不知不覺的“快馬加鞭”了。這里就要提到一個“氣口”的問題了。
所謂“氣口”,指的是我們講話的過程中換氣的間隙。有經(jīng)驗的人,說話時“氣口”不明顯,雖然講話中有多次停頓,但是旁人聽了卻覺得絲毫無損句子的連貫性。這是因為他們把“氣口”巧妙地與講話過程中的停頓、強調(diào)結(jié)合在一起了,制造出抑揚頓挫的效果。有些人講話很快,必然會造成“氣口”太少,幾乎每次都是說完一整句話再呼吸換氣。這樣很快就會上氣不接下氣了。正確的做法是,把一句話分割成多個段落,突出你要特別強調(diào)的內(nèi)容,同時把換氣的“氣口”夾在這些段落之間。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講話的速度,另一方面還可以突出強調(diào)你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抑揚頓挫的效果自然就出來了。
不知看了這些文字以后,您對當眾講話這門藝術(shù)是否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不妨按照我剛才介紹的方法試試看,相信您一定可以成為大家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