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逢弟
腸道清潔程度是影響結腸鏡檢查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任何糞便殘留都會沾污鏡頭影響觀察,導致插鏡失敗、病變遺留、延誤診斷,甚至引起并發(fā)癥[1]。廣東省高要市人民醫(yī)院對240例患者采用3種不同方法進行腸道準備,觀察其結腸清潔效果,并進行比較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廣東省高要市人民醫(yī)院2007至2009年門診和住院結腸檢查患者240例,隨機分為3組:口服硫酸鎂組(A組)80例、口服甘露醇組(B組)80例、灌腸組(C組)80例;3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種類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
3組患者在檢查前1d進食少渣半流質食物,檢查前晚口服果導片3片,檢查前禁食12h。檢查當天上午9時A組口服33%硫酸鎂150mL,并在1h內飲水2000mL,B組口服20%甘露醇250mL,并在1h內飲水2000mL,C組在檢查當天上午行清潔灌腸2次。
由內鏡醫(yī)師根據(jù)腸腔的清潔效果及結腸內氣泡的存在情況,評價腸道準備效果。腸道清潔度分為4級[2],1級:腸內清潔,無糞渣,有少量稀糞水,色清亮,無氣泡,腸黏膜顯示清晰;2級:腸腔內有少量糞渣及稀糞水,色黃,伴或不伴有少許氣泡,但經結腸鏡吸引后,不影響觀察;3級:腸腔內有較多糞渣、大量糞水或大量氣泡,部分黏膜顯示不清,影響觀察;4級:腸腔內有較多成形糞便,無法檢查。1級、2級為腸道準備符合要求,3級、4級腸道準備不符合要求。
觀察3組患者腸道清潔程度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后有明顯脫水現(xiàn)象)。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以χ2檢驗對3組患者腸道清潔度及不良反應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表1 3種腸道準備方法的腸道清潔度比較(n=240)
從表1分析,A組、B組腸道清潔程度最理想,其腸道準備符合要求率(1級+2級)為96.25%和95%,其中A組與B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A組與C組(80%)、B組與C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
表2 3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n=240)
清潔的腸道為順利插鏡、觀察結腸黏膜、準確取得活組織標本和經腸鏡切除息肉等診療活動提供了基本條件,并且可顯著減少并發(fā)癥,同時也是防止院內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口服硫酸鎂和口服甘露醇清潔腸道的基本原理是在短時間內導致場內滲透壓急劇升高,阻止腸內水分吸收并使體液中水份向腸腔內轉移,結果腸腔內容物增多,刺激腸壁傳入神經末梢反射引起腸蠕動而導瀉。傳統(tǒng)的灌腸法是通過肛門向直腸、結腸內灌入洗腸液,促進排便反射和腸蠕動而導瀉,達到腸道清潔作用。
口服硫酸鎂(A組)和口服甘露醇(B組)清潔腸道具有經濟、方便、快速,腸道清潔效果好的優(yōu)點,A組與B組腸道準備符合率達96.25%和95%。A組與B組相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A組45%、B組48.8%,P>0.05,差異無顯著意義,但口服甘露醇后易產生腹脹,B組有14例產生腹脹,比A組(8例)多6例。甘露醇口服后17%被吸收[3]而產生利尿和升高血糖作用,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另外,甘露醇在大腸內可被細菌分解而產生可燃性氣體氫和甲烷,行高頻電切時可引起爆炸[3],而且腸道內產生泡沫多,使鏡面模糊,觀察不清,影響觀察結果[4]。因此,糖尿病患者或行高頻電切時不宜用口服甘露醇作腸道準備。與甘露醇相比,硫酸鎂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和高頻電切治療。但硫酸鎂口感差,易產生惡心A組有14例,比B組12例、C組4例多。傳統(tǒng)灌腸法的優(yōu)點是對全身影響小,惡心和嘔吐反應輕,易腹脹,灌腸組(C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0%,比A組(45%)B組(48.8%)低。對于老年患者、全身條件較差的患者可以用灌腸法。但對伴有肛門疾病(痔瘡、肛裂、肛瘺)患者,會明顯增加其痛苦;尤其是直腸癌患者可能因灌腸將癌細胞上沖種植。因此,應結合臨床需要選擇腸道準備方法。
[1]楊茂梧,胡運彪,殷長春,等.電子大腸鏡檢查失敗原因分析[J].胃腸病學,2000,5(4):256-257.
[2]張柏翹.和爽在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06,29(4):60-61.
[3]金宗蘭,馮井光.甘露醇與慶大霉素甲硝唑在腸道準備中聯(lián)合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3):234.
[4]章玉珍,王亞蓮,梁紅梅.2種不同腸道準備方法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雜志,2006,22(2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