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四醫(yī)院(西安 710004)馬思蕊 徐建萍
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學者以≤40歲來劃分青年肺癌[1]。而青年肺癌易被忽視,所以,臨床中更應注意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F(xiàn)對我院 134例青年肺癌的臨床、病理及支氣管鏡下特點進行分析,并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 134例患者均經病理確診為原發(fā)性支氣管肺癌。其中男 84例,女 50例,年齡 18歲~ 39歲,中位年齡 35.5歲,吸煙者 47例,吸煙指數>400年支者 13例。確診前進行抗感染治療 17例,抗結核治療 8例。資料來源 1990~ 1999年 53例,2000~2009年發(fā)病 81例。
2 臨床特征 本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 71例 ,占 52.99%;咯血 26例 ,占 19.4%;胸痛 33例 ,占24.63;胸悶 12例 ,占 8.96%;氣促 11例 ,占 8.21%;胸腔積液 28例,占 20.90%;發(fā)熱 13例,占 9.7%。 肺外表現(xiàn)以骨關節(jié)疼痛最多,19例,占 14%;其他為頭痛10例,占 7.46;聲音嘶啞 2例,占 1.49%;肢體麻木 1例,占 0.75%;上腔靜脈綜合征 1例,占 0.75%;另外無癥狀體檢時發(fā)現(xiàn) 7例。
3 影像學檢查 患者胸片表現(xiàn)有塊影、結節(jié)影、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張,空洞、胸腔積液等 CT表現(xiàn),中心型 80例,周圍型 54例。中心型伴支氣管腔壁增厚,管腔狹窄 20例,伴肺內結節(jié)影 8例,伴空洞 6例,伴胸水 9例,伴肺不張阻塞性肺炎 37例。周圍型肺癌中伴兔耳征 5例,血管集束征 13例,胸水 12例,空泡征 10例,雙肺彌漫結節(jié)影 7例,本組中 59例有遠處轉移,以骨骼最為多見,其次為肺內和肝臟,有轉移灶累及兩個或以上臟器者 6例。
4 臨床分期和病理學檢查 134例青年肺癌中Ⅱ a期 35例,Ⅲ b期 94例。 鱗癌 26例 ,腺癌 84例 ,小細胞癌 15例,其他 9例,未分化癌 6例,黏液表皮樣癌2例,肺泡細胞癌 1例。
5 支氣管鏡下病變部位 見附表。134例經纖維支氣管鏡活檢加細胞刷片確診 64例,其中鏡下病灶位于氣管 2例,位于右側 26例,左側 20例,病變以右肺中葉為多 8例。
附表 64例纖維支氣活檢管病理確診鏡下病變部位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癌癥患者死亡原因的第 1位。大多數研究結果顯示本病多在 40歲以上發(fā)病,發(fā)病年齡高峰多在 60~ 79歲之間。但近 20年來青年肺癌發(fā)病率增高,我院 2000~2009年青年肺癌較 1990~1999年發(fā)病率明顯增長,青年肺癌在同期肺癌中比例約占4.72%,高于文獻報道[2]。青年肺癌易與肺炎、肺結核等疾病相混淆,誤診和漏診率文獻報告院外達 38.7%~ 61.5%[3],本組誤診率達 43.6%。文獻報道,青年人組織細胞分裂活躍,腫瘤倍增時間短,進度快、易轉達移、療效及預后差[5],因此應引起重視。
本組 134例青年肺癌中以腺癌為多,占 62.6%。其次為鱗癌和小細胞癌。有研究發(fā)現(xiàn),較早開始吸煙其患腺癌的風險增高,戒煙可降低患腺癌和鱗癌的危險,可能是:①細小的煙草致癌物通過香煙過濾煙而達到外周肺組織;②較少的基因損傷能導致腺癌發(fā)生[6]。
本組 134例中,支氣管鏡確診 64例,手術確診 16例,胸腔積液脫落細胞確診 10例;淋巴結穿刺確診 7例,痰脫落細胞檢查確診 10例,經皮肺穿刺 25例,其他方式確診 2例,64例支氣管鏡確診者表現(xiàn)為直接征象和間接征象。 64例中 42例表現(xiàn)有直接征象,其中,增生病變 24例(占 37.5%),表現(xiàn)為結節(jié)狀、肉芽狀、菜花狀等突出腔內;浸潤性病變 15例(占 23.4%)為黏膜粗糙增厚、管腔狹窄,甚至管腔閉塞。間接征象者 22例,表現(xiàn)為黏膜糜爛出血 7例(占 10.9%)。管腔外壓性狹窄 3例(占 4.7%),僅鏡下充血水腫者 12例(占 18.7%)。支氣管鏡下,病變可發(fā)生于兩肺中葉少見。
青年肺癌常發(fā)生于支氣管,并向支氣管腔浸潤,易引起管腔狹窄及阻塞。當患者出現(xiàn)以下情況時,臨床醫(yī)師應提高警惕:①咳嗽、血痰、胸痛、發(fā)熱、氣促,特別是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者;②影像表現(xiàn)不典型;③首發(fā)癥狀為發(fā)熱、骨關節(jié)疼、頭痛、吞咽困難、聲音嘶啞等肺外表現(xiàn);④血性胸腔積液。
青年肺癌患者機體代謝快,組織細胞增生分裂活躍,其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短,發(fā)展快。加之以腺癌為多[7,8],細胞分化低,大部分患者預后差,我們應充分了解青年肺癌的特點,重視病史,臨床癥狀,充分利用影像支氣管鏡及其他方法取得病理學依據,爭取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以改善青年肺癌患者的預后。
[1]羅洪英,王海成,曾慶富.40歲以下肺癌患者的臨床及病理特點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3,26(10):645-646.
[2]Kitsera N,Shparyk J.Valuation of occurrence of cancer of the lung among young people in six regions of the westem vkraine[J].J Clin Oncology,2007,25(18):21188-21198.
[3]沈 濤,展 蕾,典 茂.青年人肺癌與老年人肺癌特點對比 [J].臨床薈翠,1995,10(21):970-971.
[4]顧國忠,唐翠香,孫店玉,等.青年肺癌與老年人肺癌臨床異同總對比分析[J].臨床薈翠,2000,15(9):400-401.
[5]Maruyama R,Yoshino I,Yohema T,et al.Lung cancer in patients younama than 40 years of age.J Surg Oncol,2001,77(3):208-212.
[6]Gadgee SM,Ramalingam S,Cummings G,et al.Lung cancer in patients<50years of age the experience of an academic multidiseiplinary program[J].Chest,2002,115(15):1232-1236.
[7]Mauri D,Pentheroudakis G,Bafaloukos D,et al.Norrsmall lung cancer in the young: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outcome data[J].Anticancer Res,200,26(48):3175-3181.
[8]王東昕,陳玉暉,付 菊.老年肺癌與青年肺癌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2):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