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叫“通用汽車”的ID在國內某微博網站發(fā)出了自己的第一條消息。這個ID是這樣介紹自己的:出生于1907年9月16日,家鄉(xiāng)在美國,現(xiàn)在上海浦東新區(qū)?!八边€俏皮地跟各路朋友打招呼:“我是通用汽車,你是誰?以前我喜歡喝汽油,胃口太大,現(xiàn)在我的胃口和我的日本同行差不多,還愛上了喝氫氣、乙醇和插電。”
這個ID開始像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一樣接受大家的提問,有人問通用的現(xiàn)狀,“他”回答:“多謝大家關心,我在中國過得很好”;有人詢問通用會不會破產,“他”給予了否定。當然,更多時候,“他”會第一時間通報通用公司的新聞,比如通用汽車向美國政府遞交了重組計劃等。
近年來在網絡傳播領域大行其道的Twitter,在通用汽車的這次營銷試水中,變成了與官網、論壇、官博一樣的信息發(fā)布中心。我們很高興地看到通用汽車對新營銷手段的積極探索,但仔細觀察營銷的過程,通用汽車顯然誤會了微博——只把微博當成了一個信息發(fā)布的平臺,而沒有充分認識和發(fā)掘微博的營銷價值。
微博來源于Twitter,與其他博客網站不同,Twitter網站上每一條消息只能發(fā)布140個英文字母,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發(fā)送。其樂趣不是自娛自樂,而是分享信息。微博具有很強的時效性,而只有普通人貢獻的內容才可能達到和超越現(xiàn)在所有媒體的時效性——因為他們是第一時間、第一現(xiàn)場、第一目擊者,甚至就是參與者。
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段子,“在北京機場要飛往深圳的脖友注意了:代人發(fā)緊急求助:一港大姑娘前往香港參加畢業(yè)典禮,途至深圳機場發(fā)現(xiàn)沒帶港澳通行證,此時此刻正困于機場。急尋一位今日從北京飛深圳的朋友幫忙將證件帶至寶安機場,請好心人留言支招,解救美女于卡薩布蘭卡。”此“圍脖”一現(xiàn),“脖友”們迅速轉發(fā),獻計獻策,不久消息傳到海航,參加畢業(yè)典禮的姑娘找到了她的飛行快遞員。于是,有專家總結出了“千里遞證件”這樣的微博應用模式,似乎在論證微博存在的現(xiàn)實意義。
但筆者認為,這不是微博的本質。我們很多關于營銷的思考還是實用主義的思考,在這樣的思考層面上,竊以為是對微博人為的復雜化。實用主義的思考脫離了微博的本質。事實上,微博很簡單,它只是一個工具,關鍵還在于誰怎么用它。比如,韓寒的博客有很多人愛看,有很多粉絲,那是因為用博客這個工具的是韓寒,而不是因為博客這個工具本身。
微博更簡單、更快、更方便,人人都能發(fā)言,人人的發(fā)言都有人在聽。這些讓我們對微博的營銷價值充滿了想象。微軟說未來世界只跟三塊屏幕有關,電視、電腦、手機。微博就己經緊緊掛上了兩塊屏幕,影響力可想而知。照此來推導,微博的力量,其實是跟你能掌握哪些人面前的屏幕有關,而這些屏幕需要你去爭取。筆者就微博的營銷價值談兩點思考:
第一,微博的價值在于高時效性。就像博客營銷的原理一樣,微博的利用者,需要捕捉那些最有價值的第一手信息,同時,要成為這些信息的組織者,建立與這些有價值信息的關聯(lián),這樣就成功了一半,微博的營銷價值才會顯現(xiàn)出來。
第二,微博對營銷智慧的要求更高。140字的內容,要想用品牌相關內容引起自動轉發(fā)非常困難,需要有很好的創(chuàng)意。比如,一個關于瑞星的案例在微博上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一位先生回家,在門前聽到男人的呼嚕聲,憤然與妻子離婚,數(shù)年后相遇,妻子說,那是瑞星殺毒小獅子的呼嚕聲。字數(shù)不多,但能引起人的聯(lián)想,與品牌的結合恰到好處。事實上,微博留給營銷人的時間與空間很少,在微博上的營銷意圖很容易被人識別,所以,誠意和創(chuàng)意很重要。
作者系宣亞國際公關客戶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