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如意 張紅武 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西寧 810001)
治療原發(fā)性肝癌常用的方法為外科手術及經導管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但仍有 30~ 40%的患者就診時因病期晚或無法承擔高額的手術費用等因素不能實施上述治療。晚期肝癌患者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常伴有免疫功能下降、肝功能差、合并全身轉移、各種理化指標進一步惡化等現象,目前臨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和藥物,預后極差。我們依據中醫(yī)理論研制了中藥制劑益氣活血方,治療晚期肝癌,取得較好療效,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F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64例患者為我科 2005~ 2008年門診及住院患者,男 47例,女 17例;年齡 35~ 76歲,平均51.9歲。全部經B超、CT、MR及甲胎蛋白(AFP)檢查證實為原發(fā)性肝癌 (AFP<400 ug/L者,病理學證實),合并肝硬化 32例。本組均為Ⅲ期,全部患者均有客觀的腫瘤觀察指標和癌痛癥狀。伴有并發(fā)癥者如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等不列入觀察范圍。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 37例,男 29例,女 8例;平均年齡 53.0±3.5歲;Child-Push分級:A級 2例,B級 13例,C級 22例。對照組 27例,男 21例,女 6例;平均年齡 52.2±4.3歲;Child-Push分級:A級 1例,B級 10例 ,C級 16例。
治療方法 益氣活血方組成為:黃芪、茯苓、白術、苦參各 20g,人參、女貞子、雞內金、藏紅花、仙靈脾各10g,莪術 6g組成,均為生藥含量,均為單味中藥濃縮顆粒劑,由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用時混勻。
兩組均采用一般的護肝、對癥治療,治療組加用益氣活血方口服,10g/次,2次 /d。 2個月為 1個療程。
療效標準 采用門診及電話隨訪相結合,每月隨訪 1次,共隨訪 1年,治療前及前 2次隨訪記錄患者的行為狀態(tài)評分,采用 Karnofsky評分標準,以后每次隨訪記錄患者的生存情況,生存時間從服藥開始計算,以月為計量單位,不足1個月按1個月計算。治療前及治療 2個月檢查 B超、CT及 MR,測量腫瘤直徑 (腫瘤的最長徑,多個腫瘤累加直徑)、了解靜脈癌栓及遠處轉移情況。失訪及未堅持服藥 1個療程者不列入統(tǒng)計范圍,治療組共完成研究 37例,對照組完成 27例。
治療結果 兩組服藥前后 Karnofsky評分及生存時間比較見表1。兩組治療前后腫瘤大小、并發(fā)靜脈癌栓及遠處轉移見表 2。
討 論 中醫(yī)學中沒有原發(fā)性肝癌病名,根據其臨床癥狀及病因病機屬于“積聚”、“肝積”、“鼓脹”、“脅痛”等范疇,多由機體正氣不足,情志失調,肝郁氣結,脈絡阻滯,氣滯血瘀而成,或由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酗酒,損傷肝脾,脾虛濕阻,濕蘊化熱,濕熱蘊毒而成;或由臟腑虛損,濕熱毒邪侵襲機體,蘊久則氣血阻滯。初期以實證為主,肝郁氣滯,濕熱內阻。結塊日益增大,毒熱、瘀血蘊結脅下,堅硬如石,疼痛、黃疸日顯。逐漸氣陰耗傷,邪毒傷及血絡,迫血妄行。晚期即為正虛邪實。本病因虛致病,因邪致實,屬本虛標實。正虛為氣陰不足,邪實為氣滯、熱毒、瘀血,如《內經》載有:“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宋代《圣濟總錄》云:“瘤之為義,留置而不去也…余贅及郁結壅塞,則乘應投隙,瘤所以生。”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指出:“肚腹結塊,必有形之血也…血受熱煎熬成塊?!北窘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虛、熱、毒、瘀的臨床表現,尤以氣虛、血瘀的癥狀為多見,符合本病的病機特點,部分患者舌體可見瘀斑、瘀點及齒衄、鼻衄等癥狀。
表1 兩組治療前后 Karnofsky評分及生存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腫瘤大小、并發(fā)靜脈癌栓及遠處轉移比較
治療當標本兼顧,補虛攻邪。故以益氣養(yǎng)陰,疏肝健脾,清利濕熱,活血散結為大法。益氣活血方中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益氣健脾補中;雞內金消食導滯;女貞子補陰;仙靈脾扶助陽氣,使陰陽相生;莪術、藏紅花活血散結。全方寓攻于補,補不滯邪,攻不傷正,各達病所。苦參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早在《內經》中就記載“主心腹氣結、癥瘕積聚…除癰腫”。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yǎng)陰、疏肝健脾、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止血止痛之功效,扶正祛邪兼顧。臨床體會,二藥聯合,益氣及活血化瘀藥物劑量較大,切中該病病機,服用益氣活血方后,患者氣虛、血瘀的癥狀明顯改善,齒衄、鼻衄等癥狀減輕,尤其是疼痛明顯緩解,這與苦參化瘀、止血、止痛的作用有關。因此,正確處理好標本虛實以及血瘀的關系,對取效至關重要。
現代中藥藥理研究表明:黃芪能明顯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1],具有抑瘤的作用[2],增加 NK細胞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作用[3];莪術對肝癌腫瘤細胞具有直接殺滅作用,能夠增加單核細胞吞噬活性,促進清除游離的癌細胞,防止或減少癌細胞轉移[4];藏紅花能夠破壞 DNA合成酶系,從而抑制 DNA和 RNA的合成,達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人參Rg1能提高 T細胞中 T輔助細胞的比例,促進白介素-2基因的表達[5]??鄥⒑锌鄥A、氧化苦參堿、脫氧苦參堿等多種活性抗癌成分,有升白細胞的功能[6]。由此看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可能是益氣活血方抗腫瘤的作用。
[1] 李家彩.貞芪扶正膠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76例臨床觀察 [J].疑難病雜志,2003,(8):226.
[2] 張宏穎,孫艷秋 ,呂 中.全腸外營養(yǎng)添加黃芪對胃癌圍手術期病人免疫功能的影響[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22:94-97.
[3] 吳 莉,姜 彬,楊 潔,等.參芪扶正注射液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30例 [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24(6):567-568.
[4] 周金黃.中藥藥理臨床研究進展[M].北京:中國科技出版社,1992:363.
[5] Lee EJ,KoE,LEE,et,al.Ginsenoside Rg1 enhancesCD4(+ ) T-cellactivitiesmodulates Th1/Th2 differentiation.Int Immunopharmacol,2004,4(2):235-244.
[6] 許相儒,蔣紹愷.苦參及其生物堿抗腫瘤活性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8,18(5):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