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衛(wèi) 張 軍 劉 煒 王清賢 河北省唐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唐山 063000)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綜合征),是由于竇房結或其周圍組織的器質性病變導致了竇房結功能障礙,從而產生多種心律失常和臨床癥狀的綜合征。筆者一年多來采用升提大氣法治療老年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80例,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均為住院和門診病例,隨機分為 2組,治療組 80例,其中男 42例,女 38例。對照組 80例,男 44例,女 36例。年齡均大于 65歲,最大 70歲,病史最長 12年,最短 6個月。符合 2005年《心血管病學》制定的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診斷標準[2]。有典型癥狀,如胸悶,心悸,氣短,頭暈,乏力,動則癥狀加重,有似乎喘,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白,脈沉遲微弱等。中醫(yī)辨證為大氣下陷,心陽不振。符合 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yī)氣虛下陷型的診斷標準[3]。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升陷湯合桂枝甘草湯加味治療,黃芪 30g,黨參 18g,知母、桔梗、桂枝、炙甘草、羌活各 10g,柴胡、升麻各 6g,山萸肉 20g。 每日 1劑,水煎濃縮至 200mL,早晚兩次飯后半小時溫服。對照組口服心寶丸(廣東省藥物研究所制藥廠,星辰牌),每次3粒,每天 3次,飯后服用。兩組均 90d為 1個療程,滿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結果,評價療效。
療效標準 參照 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藥新藥治療竇性心動過緩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標準制定[3]。顯效:癥狀全部消失,積分為 0或治療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減少 70%以上者;有效:治療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減少 50%~ 70%者;無效:治療后癥狀積分較治療前減少不足 50%者;加重:治療后癥狀積分超過治療前者。24h動態(tài)心電圖療效判定:顯效: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平均心率提高 20%或以上;有效: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平均心率提高 10%~ 20%;無效:動態(tài)心電圖檢查,平均心率改善不足 10%,甚至加重。
治療結果 治療組顯效 33例,有效 3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 87.5%;對照組顯效 18例,有效 32例,無效 30例,總有效率為 62.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典型病例 曹某,男,70歲,干部。 2008年 12月21日就診。述 10年前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導致心動過緩,5年前確診為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平素胸悶、氣短時作,伴頭暈、乏力,??诜膶毻杈S持治療,最初尚能奏效。然近 1年來,上癥較前加重,雖經加量服用心寶丸,效果欠佳,就診前 1d曾出現(xiàn)一過性暈厥??滔掳Y見:胸悶、氣短、頭暈、乏力,活動后癥狀加重,有似乎喘,面色少華,神倦懶言,納差,夜寐欠安,大便怒掙無力,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測血壓 120/70mmHg。心電圖示:竇性心動過緩,心率 42次 /min,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ST-T改變。中醫(yī)診為:胸痹(大氣下陷,心陽不振型)。治以升提大氣,溫陽復脈。處方:黃芪 30g,黨參 18g,知母、桔梗、桂枝、炙甘草、當歸、元肉、羌活各 10g,柴胡、升麻各 6g,山萸肉 20g。每日 1劑,水煎,分 2次服。連服 7劑,患者胸悶、氣短明顯好轉,暈厥未作,納寐均改善,又守方服藥 2月,患者精神佳,已無明顯不適。復查心電圖示:竇性心律,心率 65次 /min,陳舊性下壁心肌梗死,ST-T輕度改變。隨訪 3個月未復發(fā)。
討 論 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在老年患者多見于冠心病、心肌梗死之后[3]。多數(shù)患者有胸悶,心悸,氣短,頭暈,乏力,面色少華,勞累后加重等癥,經過長期臨床觀察,此病病機多為大氣下陷,心陽不振。故治以升提大氣為主,配以溫陽復脈。張錫純曾說:“愚愿業(yè)醫(yī)者,凡遇氣分不舒之證,宜先存一大氣下陷之理想,以細心體察,倘遇此等證,庶可挽回人命于頃刻也?!惫视龃俗C每予升陷湯合桂枝甘草湯化裁治療,療效顯著。前方“以黃芪為主者,因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且其質輕松,中含氧氣,與胸中大氣有同氣相求之妙用。惟其氣稍熱,故以知母之涼潤者濟之。柴胡為少陽之藥,能引大氣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為陽明之藥,能引大氣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為藥中之舟楫,能載諸藥之力上達胸中,故用之為向導也。至其氣分虛極者,酌加人參,所以培氣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氣之渙也?!敝T藥相合,共達升舉大氣之功。后方取桂枝辛甘性溫,入心而助陽;甘草甘溫,甘緩補中益氣,二藥相配,辛甘相合,陽氣乃生,心陽得復。兩方合用,相得益彰,共奏升提大氣,溫陽復脈之功。又方中佐以當歸、元肉益氣養(yǎng)血,養(yǎng)心安神;使以羌活辛溫升散,使諸藥直達病所。如是,遣藥得當,切中病機,效若桴鼓。
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為補氣要藥,有升舉陽氣的作用,所含黃酮類及皂甙類成分可提高交感神經的張力,增加心率,同時可明顯改善心肌收縮力,增加冠脈血流量及抗氧自由基的作用。黨參補氣,可保護心肌因缺血缺氧而產生的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傷,因而具有保護心肌起搏傳導系統(tǒng)并促進其損傷后修復的作用。桂枝性溫,有溫運陽氣、鼓舞氣血生長之功,可使心臟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促進交感神經末梢釋放組織胺。當歸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有擴張冠脈血流、興奮心臟、改善心肌供血、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jié)心律的作用。甘草含甘草甜素,其分解成的甘草次酸有類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增加異丙腎上腺素興奮?受體的作用,從而提高竇房結自律性,加快心率。升麻、桔梗有擴張血管,減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知母、柴胡有解熱、抗炎、鎮(zhèn)靜,保護血管內皮的作用,并能解除胸悶痛癥狀。
綜上所述,升陷湯雖為古方,卻顯出其不同尋常的藥理新作用。據(jù)我們臨床觀察證實,該方不僅能有效提高病竇患者的竇性心率,且能明顯改善胸悶、心悸、頭暈、乏力等不適癥狀,還能改善心功能,溫和而無副作用,尤為廣大患者樂于接受。
[1] 趙錦鵬,魏風翔.補氣助陽復脈治療心律失常 55例[J].陜西中醫(yī),2009,30(6):703.
[2] 馬愛群 ,胡大一.心血管病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9,183-185.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2.3.
[4] 高 麗.炙甘草湯加減治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 65例[J].陜西中醫(yī),2006,27(7):84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