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游戲”無疑是小學英語教學中最好的形式之一。在小學英語課中老師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寓教育于游戲活動中,用心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得。課堂因為有了“游戲”而大放光彩。
一、興趣在“游戲”中被激活
游戲是兒童最喜愛的活動方式之一,老師就借助游戲將“玩”與“學”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自我觸動、自我激勵、自我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游戲有多種多樣,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習的需要來選擇。單詞接龍、傳悄悄話、有獎猜物、擊鼓傳花等都是十分受歡迎的、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的游戲。
如:在教學what’s this?It’s a …Is this a …?Yes,it is.No,it isn’t.這些基本句子時,我設計了“guess”的游戲。課前我準備了一只裝著各種實物的書包,讓學生們主持游戲并判斷對錯。主持的學生問:“What’s this in my bag?”全班學生立即爭先恐后地舉手猜到:“Is this a pencil ?” “Is this a ruler?”… 在競猜的過程中,學生不斷重復使用所學的實物單詞,枯燥乏味的句子操練也因為有了這個游戲而變得生動活潑,其樂無窮。
通過簡短的游戲活動,不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參與意識,還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又通過游戲,培養(yǎng)兒童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兒童體驗到生活的樂趣,學習的樂趣。然后,老師再在這基礎上因勢利導,一切就變得水到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
二、品德在“游戲”中熏陶
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捕捉兒童生活中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及時地把兒童生活的新問題、社會中的新信息、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之中。因此,小學英語課的教學活動內容是開放的,向兒童自身開放,向兒童身邊的大自然開放,向兒童生活社會開放,學生通過上網(wǎng),翻閱圖書,訪問等手段收集信息,然后再回到課堂中。通過小組合作,模擬操作等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諧中潛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認識。
如在進行顏色單詞 red、yellow、green 的教學時,僅限于完成語言知識目標的話,只要學生掌握了這幾個單詞的發(fā)音,能辨別這幾種顏色即可結束教學。但如果我們再深入挖掘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三個單詞正是交通燈的顏色。如能結合語言知識的學習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可說是天衣無縫。我在教學時,安排了聽單詞、做反應的游戲(聽到 red 停,聽到 green 行,聽到 yellow 等一等),并進行小組比賽。學生非常喜歡,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三、感悟在“游戲”中生成
“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發(fā)展的人,具有獨立意義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感悟。教師創(chuàng)造條件讓課堂成為展示個性的舞臺,心靈飛揚的空間。
游戲活動不但讓學生培養(yǎng)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而且讓學生在游戲中充分體驗、感悟。例如,開展單詞迷宮填字母比賽,看誰填得既正確又快捷。其余同學可以用啪——啪——啪啪啪Good等有節(jié)律的方式擊掌,讓每個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這樣才會使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
四、能力在“游戲”中提高
有人說: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fā)展的。我想在英語課中游戲活動是讓學生回歸到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試著想辦法解決它,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原本就在生活中,消除學生對學習的陌生感和神秘感,這是緩解學習壓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同時,老師也通過游戲活動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而不單純是講授教科書,也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動手動腦,而不是僅僅當“收音機”,只靠簡單地聽來學習。例如在學生學了水果單詞之后,讓他們自制單詞卡片搶貼到實物上。在教學英文字母的時候,用橡皮泥捏字母、用火柴棒擺字母,讓他們以自己的思維方法,用直觀的、靈活的學習方式掌握英語字母的書寫,使所學內容易學易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好的學習效果。
是啊,多么真實的體驗,多么真切的感悟!一切都是有感而發(fā)。正是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學生能力得到鍛煉,思想情感受到熏陶,這是簡單的說教所無法企及的。
課堂因游戲而精彩。正是“游戲”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實踐的機會,也讓體驗刻骨銘心;正是有了“游戲”讓課堂成了一段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途中你隨時可以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也正是這種游戲活動有效性地開展,使小學英語課宛若一股春風吹拂學生的心田,又好似一把鑰匙開啟了學生智慧的大門。(作者單位 福建省德化縣實驗小學)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