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同仁們說:“作文難,難作文”,但我同樣也覺得“閱讀難,難閱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可以說是與作文教學并駕齊驅的“攔路虎”,對語文教學來說也是一大障礙。語文試卷閱讀上的紅叉叉,也一樣令語文教師們苦不堪言,教師們教學閱讀時也不知該從何著手,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通常一篇二三百字左右的閱讀短文,令學生頭痛不已。是啊,難以理解,難以體會,又怎能叫學生把握閱讀短文的中心思想和重要內(nèi)容!小小的一篇閱讀短文學生也怕,老師也怕,充其量也只不過是看一看,想一想,寫一點罷了。這種情況,顯而易見地暴露出了我們語文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原委,不是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而是我們平時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這直接導致作文教學的難度上升,才造成了今天的這種局面。
下面是我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點滴看法。
開展多種相關的班級或學校大型的文學活動,通過活動滿足學生在優(yōu)越性上的表現(xiàn)欲,使學生愛動易動的天性得到釋放。開展和舉行一些如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摘錄筆記評比、速擬提綱復述比賽,心得體會交流活動等,由易而難,根據(jù)各自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不同類型的活動,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圍繞小學生天生愛表現(xiàn)的特點,讓每個學生都有參加的機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表現(xiàn)欲,強烈的表現(xiàn)欲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自我主動閱讀意識,這就是我們所期望出現(xiàn)的,也正是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重點所在。
教師本身要的豐富的文學常識,平時注意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靠自身的影響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日常語文教學活動中隨機應變,善于綜合運用文學常識,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也使學生因教師豐富的文學知識,流利的口才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一種敬重老師,羨慕老師“卓越出眾”才華的心理反映,這種心理反映效果在無形中不自覺地起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作用,這也是小學生“愛模仿”天性的必然。
閱讀興趣是閱讀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心理因素,它是學生主動積極地從事閱讀活動的心理動力。學生學習閱讀興趣濃厚,閱讀積極性就高,精力就投入,思維就活躍,閱讀效果也就越來越好。小學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勝好奇,喜歡表演,樂于表現(xiàn)自己。因此,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針對學生實際因勢利導,通過課內(nèi)閱讀和課余談話等多種渠道進行觀察,了解每一個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以及他們最想知道、最關心的事情,向同學們介紹適合于學生閱讀的書籍,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選擇自己喜愛的讀物。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