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戲如人生”,可我覺得閱讀也像人生,它豐富崎嶇,復雜多變,只有用心方能讀出個中滋味。王國維曾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后人對此頗多看法,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現(xiàn)就“看山看水”三境界來談談閱讀課堂教學。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初識閱讀,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即Pre-reading。
1.布置預習,如課文中有較難的影響學生理解的生詞,要提前適當點撥。
2.宜采用故事或者對話引入課文,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本階段學生已經(jīng)對文章有了粗淺的認識,要引導學生用腦用心體會課文,掌握重點詞匯語句,即While-reading。
1.挑選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經(jīng)過這次閱讀,學生才會對文章有一層感性的理解。
2.細讀課文,可以選擇一些方式,比如說小組合作閱讀,搭檔互動等,既避免了活動的枯燥,又使學生能交流互動,增進友誼。
3.閱讀分析,一般是學生思考文章的重點詞句,或者教師將重點詞句設置成一些問題,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尋答案,然后教師進行重點詞句的點撥講解,師生交流。
4.聽錄音,學生跟讀,教師糾正語音語調(diào),并再次復習課文。
三、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隨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加深,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這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階段,即Post-reading
1.歸納文章中的知識要點,讓學生總結的效果比教師總結要好。
2.運用重點知識的能力。對于重點知識的運用,可以采用編排對話,口頭復述,小組調(diào)查的形式,也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寫小片段回答文中問題,或是解決的方法。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需要課外輔助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應根據(jù)班級情況設置一些課外活動,如興趣小組、英語角等活動來鞏固教學效果,同時要鼓勵學生天天閱讀,并給予表揚肯定。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市文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