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中學英語教學要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還要注重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因此培養(yǎng)閱讀能力越來越被廣大中學師生所重視。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和方法。
【關鍵詞】閱讀習慣 閱讀方法 閱讀技巧 閱讀能力 掃讀
閱讀是一種接受性技能,是理解的前提和手段。理解是分析、加工和處理信息,是閱讀的目的和結果,因此在語言交流中占重要位置。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要想方設法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說舉辦閱讀比賽等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直至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一大樂趣。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讓學生閱讀他們感興趣的英語閱讀材料,如幽默故事等。在此基礎上再引導他們看內(nèi)容廣泛的英語閱讀材料。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就為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教師要精挑細選閱讀材料。在選擇閱讀文章時,教師應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所選材料內(nèi)容健康、活潑有趣、貼近生活,盡量選擇那些難易程度略低于課文,內(nèi)容以名人傳記、政治歷史、科普文章、幽默故事等為佳,使學生在閱讀材料以后,不僅能增長見識、擴大視野,而且覺得英語閱讀新鮮有趣,感到學習英語有用武之地。
二、重視文化背景教育,提供閱讀理解空間。
語言與文化密切聯(lián)系,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很有幫助。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不掌握一些詞語的聯(lián)想意義、社會意義及用語規(guī)則,就不能從深層去理解和掌握語言,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甚至會出現(xiàn)在無生詞的情況下仍不能理解其內(nèi)涵,造成誤解。因此,必須加大對英語國家文化的注入,尤其是它們的一些紀念日、風俗習慣、名城、名人、名建筑等,都必須讓學生有所了解,從而進一步增強對英語國家文化的了解,為提高閱讀能力提供更加容易理解的良好背景,從而為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掃清障礙。譬如:我們中國人從南到北都用開水沏茶,而西方國家的人沒有喝開水的習慣,通常只是喝自來水或飲料。
三、培養(yǎng)學生在語境中猜詞的能力
猜測詞義是英語閱讀中的重要技巧,它有助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猜測詞義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慮:根據(jù)上下文已知部分進行邏輯性推理如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一種說法,即利用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相關關系和所給定義等信息去猜測詞義因為有些閱讀文章中有時下文會對一個生詞作解釋或者提供一些暗示;還可以運用語法知識進行語法分析、依靠常識和經(jīng)驗做出判斷,比如看詞性,通過判斷其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其他詞類或可以采取分析生詞的構成,尤其是詞的前綴和后綴的方法來加深對生詞的認識等方式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這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幾年中考題型已逐步將重點放在閱讀能力上,主要考查學生對于不同體裁或不同題材語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過材料的閱讀,對材料中信息的捕捉能力。因此在初中的英語學習中,要有的放矢地強化訓練學生的各種技能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使學生掌握一些具體的閱讀技能,這樣更有利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淼,祝丹藍. 論閱讀教學中背景知識與閱讀理解的關系[G].教育學報,2008(5):23—24.
[2] 張旸. 解析英語閱讀中詞義猜測的技巧[H].邢臺學院學報,2009(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