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英語學習的方法直接影響到其學習效果,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就學得主動而高效,輕松而愉快,就能更多地體驗成功之愉悅,增強求知欲,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求知.學會分析與思考,從而形成自主、持久的學習動力。
【關(guān)鍵詞】學英語 方法 興趣 記憶 復習 效果
一、英語的“四多”學習法
1 多聽。多聽老師、同學講英語,多聽英語錄音,多聽英語廣播和英語電視節(jié)目。這樣能訓練聽力,有助于發(fā)音正確,培養(yǎng)語感。
2 多說。平時在課堂上多舉手發(fā)言,積極參與會話表演、游戲、值日報告、回答問題、小組活動,復述故事等課堂活動,爭取每一次說英語的機會。課后與同學和老師在一起時,也大膽用學過的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怕出錯誤被別人笑話。在日常生活中,看見什么東西或做什么事就聯(lián)想嘗試用英語表達。例如,看見“門”就講“door”;“關(guān)門”就說“Close the door”,看見“自行車”就講出“bike”;“騎自行車”就說“ride a bike.”等。
3 多記。“記”,切不可死記硬背,要講究方法。如學了問路就把方位介詞、問路的幾種表達法及其應(yīng)答語歸納起來記;學了購物就把日常需購物品的名稱、購物用語歸納起來記。這樣,在會話和使用語言時就容易反應(yīng)出來。還可以把一些容易搞錯的詞、句進行對比記憶。
記單詞可以用“循環(huán)記憶法”,把一個個單元的單詞看成一個個“小球”,然后不斷地循環(huán)記憶,反復多次,使“小球”越滾越大,增強記憶效果,擴大詞匯量。除此之外,詞組、重點句式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記。分類記憶,詞綴記憶,詞性轉(zhuǎn)換記憶,增減字母記憶等方法的綜合運用,對提高興趣,增強記憶效果大有裨益。記單詞是大家感到頭痛的事,許多同學就是因為記不住單詞而掉隊的。其實,只要掌握方法是不難記憶的。單詞要放在詞組和句子中去記。這樣既可記詞義可記句子,一舉兩得,也比較容易記住。還要注意詞的搭配。
4 多做。多做預習和復習,多做一些練習題。英語和漢語的表達方法有許多不同,多做一些昕、說、讀、寫訓練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成語言習慣,形成語言運用技能。
二、學英語要有興趣。
有了興趣,自然就很想學,學起來就覺得容易了。提高興趣的最好辦法就是把自己學過的單詞、詞組、句型造成新句子,編成笑話和順口溜。把學過的東西用到生活中去,任何可以用英語說出來的事盡量用英語說。還要積極參加課堂上的聽說讀寫活動。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產(chǎn)生新的興趣,形成新的動力,提高自學能力。這樣時間長了,懂得越多,興趣就越大。
三、學英語要勤動口、勤動腦。
只要有機會動口、動手、動腦,就盡量積極參與。在家里有條件,就和兄弟姐妹對話,在學校就要創(chuàng)造條件和同學、老師進行對話。還要多留心周圍的事物,在路上有意識地看招牌、商標、廣告上的英語,注意看食品包裝袋和包裝盒上的英文說明??床欢筒樽值?、問老師,日積月累,不僅增加了興趣,而且還豐富了詞匯量。這樣以來,閱讀能力就會不斷提升,也就不再感到學英語難了。
四、在思想上重視這門學科。
英語不是考試前讀讀看看就可以應(yīng)付的,要靠平時在學習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要下苦功夫,要重視單元復習與小結(jié)。我們每周學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學完后都應(yīng)該進行總結(jié),根據(jù)單元的重、難點和自己的弱點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這樣平時學得扎實,對知識的掌握也比較牢固,考試就不會膽怯了,發(fā)揮也會正常。
五、預習和復習。
學英語只靠課堂上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課前課后花一定時間預習和復習也是十分重要的。預習有許多好處,最突出的一點就是經(jīng)過預習,課堂上就能表現(xiàn)得主動,可以不用看書就能聽懂老師敘述課文和同學的對話表演。預習時,不必有什么顧慮,把看不懂的地方用筆標出來。這樣,在上課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目的地去聽課。預習的形式有:課前預習、單元預習、學期預習等。方式也靈活多樣:可“鳥瞰瀏覽”、“走馬觀花”,也可“駐足欣賞”,具體用哪種方式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預習好了,就增加了昕的目的性,而且比較容易進入課堂角色,聽課效果就有了保證,課后再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復習與鞏固練習,那么學習效果自然就會有質(zhì)量。預習同樣需要長期堅持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六、閱讀。
閱讀可以重現(xiàn)許多學過的單詞,還可以豐富知識,拓展視野,了解外國人的文化、風俗、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
七、最好的復習方法就是學什么用什么。
把學到的知識派上用場了,而且能恰當?shù)厥褂?,就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學了打電話用語,就要找機會用英語打電話;學了一封信就試著用E-mail寫英文信交幾個pen pals;學了WeatherReport就注意收看國際頻道和香港明珠臺的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氣預報,并爭取在班上進行報告。這樣,不但可以復習學過的詞句,而且還進行了真實情境下的聽說訓練,這不正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原則嗎?
八、課后及時復習是增強記憶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
經(jīng)常聽有些同學抱怨自己腦子笨,說課堂上剛記住的單詞和句子沒幾天就忘了。實際上,遺忘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研究表明:人的遺忘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完全記住的知識一天后只能記住大約30%,兩天后只能記住20%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shù)量也就減少了。因此,學過的知識就應(yīng)該在當天及時復習,以后每隔1、2、4、7、14、30天分別再復習強化,每次復習5至10分鐘即可,只有通過及時復習,才能把短時記憶變?yōu)殚L久記憶。
九、聽講抓關(guān)鍵。
有些學生上課很緊張,想把老師所講的知識全部都記下來,結(jié)果顧不上思考,雖然書上、筆記本上記了很多,但卻對知識不理解,收獲就很差。因此,對于課堂上老師講授的知識要有選擇地去記,記錄那些易混點、易錯點,對于當堂未弄明白的知識點也要記下來,以備課后查詢。筆記也要定期整理,充分發(fā)揮筆記的作用,及時將筆記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腦記,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才能化為語言能力。
十、知識的歸納、整理。
把課內(nèi)外所學的語言知識——單詞、短語、句型、語法點,按照不同類別與以前所學過的歸納在一起,有利于記憶、掌握。如,同義詞的歸納;詞形相近的詞和同根詞的歸納;用法相同的詞的歸納等。養(yǎng)成定期梳理所學知識的習慣,理清知識層次,把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構(gòu)成知識組塊,遵循同化規(guī)律,使新舊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luò),建立起知識結(jié)構(gòu)系統(tǒng)。這樣,既可以訓練自己的歸納、整理能力,又可以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性記憶。
總而言之,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影響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重要原因。以上介紹的學習方法,都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總結(jié)出來的,比較容易被學生接受和采用。我相信,這些學習方法的靈活采納,將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如果能夠長期堅持,必將能夠幫助學生走出英語學習的困境。同時,更希望這些方法,能啟發(fā)更多的學生摸索出最適合自身特點的英語學習之路。
【參考文獻】
[1]劉倩,《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
[2]于鋼,《新課程課堂教學行為創(chuàng)新》[M]
[3]歐陽芬,黃小華,《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技能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