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是一種相對便捷經(jīng)濟的英語學習方式。本文就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英語寫作,從而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寫作 日常教學 滲透
引言
對于傳統(tǒng)的中國英語教學來說,寫作教學在理論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雖然近年的英語教學改革開始突出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寫作對于中國人學英語仍然十分重要。綜合一些相關文章和書籍,關于寫作的內(nèi)容不少,但遺憾的是這些只解決了“寫什么”或者“怎樣寫”的問題,而對于“何時寫”則很少系統(tǒng)歸類,留給讀者的印象雜亂無章,使得其操作性和推廣性大大減弱。
那么如何解決“何時寫”的問題?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全課型推進”訓練,或日“見縫插針”式訓練。我們知道,寫作的優(yōu)勢就是“便捷經(jīng)濟”,是不易受外界條件制約的一種提高英語能力的方式。下面本文就如何在閱讀課、聽力課以及寫作課等課型中滲透寫作練習進行探索。
一、在閱讀課型中滲透寫作練習
1 閱讀前滲透此步一般在學習正文之前,為導入型或準備型的寫作訓練。
1.1 通過“聽寫法”滲透如將一篇材料用適中偏慢的語速讀兩到三遍,也可以用錄音機播放讓學生聽,學生聽完即憑記憶將文章進行筆錄。筆錄時學生可以大膽的運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句寫出大意即可,不必用原話默寫內(nèi)容。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聽音“會意”的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他們遣詞造句的能力。當然,聽寫材料可以是書外的,也可以是與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內(nèi)容。但無論如何,材料都應盡量含趣味性且難易適中。
1.2 通過“說寫法”滲透先說后寫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寫的能力的有效手段。課前幾分鐘安排一個“Free Talk”環(huán)節(jié),在演講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寫作,這樣可以降低寫作難度,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2 閱讀中滲透此環(huán)節(jié)為鞏固型寫作,緊密結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一般在課程內(nèi)容學習中開展。
2.1 給關鍵詞復述后再寫給出一些關鍵詞,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原文,然后再寫下來。一說一寫,對課文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
2.2 通過問題答案復述再寫針對課文提問學生們一些細節(jié)性問題,讓學生們根據(jù)回答的答案線索連句成篇,然后寫下來。
3閱讀后滲透對于課文的淺層和深層了解都已完成,此環(huán)節(jié)多為拓展性或提升性寫作,要求比較高,一般在材料學習完畢之后,可以在課堂做,也可以布置為課后作業(yè)??傊还苁悄姆N類型的寫作,都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掌握和理解,也提高了其寫作技能。
二、在聽力課型中滲透寫作練習
國外語言學者Rost認為,有效的聽力訓練應該與其他學習目的如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相結合;國內(nèi)學者也持同樣觀點,胡春洞根據(jù)聽力訓練的思維方式、時間安排、學生反應形式以及與其他語言技能的配合等,歸納了有關聽力訓練的幾點結合,如“分析性聽和綜合性聽相結合,分散訓練和集中訓練相結合,理解和反應相結合,讀聽結合、寫聽結合”等,足見聽力練習中不僅要說和讀,也不能忽略寫。前面已經(jīng)闡述過:作為最實惠最直接最好自由支配的一種學習英語方式,如何指導學生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nèi)多一點寫的技巧獲取,是英語教師的一個基本任務。
至于在聽力中滲透寫作訓練的途徑,正如閱讀課程中一樣,可以在課前安排導人性聽寫結合,可以在課程中安排鞏固性聽寫結合,也可以在課程結束后啟動拓展性寫作以促進學生對于新學內(nèi)容的熟悉和提高。
三、寫作課型偏重寫作技能技巧訓練
英語寫作過程派觀點代表人物之一的Brown曾歸納了英語寫作的九條注意,胡春洞等人也提出,英語寫作教學應該注意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堅持長期嚴格的書寫”,分析一下二者的字里行間的含義,不難看出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歷經(jīng)嚴格指導和系統(tǒng)訓練的過程,決非一蹴而就。
而現(xiàn)狀是我們的學生在學了數(shù)年英語后,仍然是提筆忘字甚至有話說不出,導致英語書面表達這一塊的得分長期比較低雖然廣大英語教師也逐步意識到學生寫作這一塊的薄弱,但面對繁重的課務負擔,很多教師都覺得難以分出更多的精力來顧及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在現(xiàn)實和理想之中,只好選擇無力面對。于是每單元一次的“main task”課程,就成了不能解渴的“解渴”之徑,區(qū)區(qū)一點時間,“必須”完成的任務那么多,哪有精力顧及寫作技巧的培訓?哪能“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寫和重寫”?
可是如果我們能換個思路,“化整為零”,將寫作這項不一定是目前最被改革所熱衷但很能見實效的教學途徑堅持在每天兌現(xiàn)實施,在讀中寫,在聽中寫,基礎之路鋪平了,那么在寫作課程時則著重探討寫作技巧,給學生足夠時間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水平提高就有了可能和保障。
四、結語:
教學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由于時間和精力分配因素,我們難以面面俱到,就聽說讀寫而言,可以選擇自己最需要提高的塊面攻關;就寫作而言,也只能選擇其中最適合自己的一種或幾種進行嘗試,然后在嘗試的過程中不斷進行調(diào)整。要知道,決定成功與否的不是做沒做,而是是否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