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一世紀是個全球化的世紀,中國應積極融入經(jīng)濟全球化、知識信息化的浪潮,中國也面臨這來自國內(nèi)國外的機遇與挑戰(zhàn)。掌握一門外語(主要是英語)主動融入國際交流是目前乃至未來社會人才必備的重要素質(zhì)之一。本文從學科、教材、教師、學生等諸方面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成因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 兩極分化 成因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課程設置的調(diào)整,很多學生在小學就開始接受英語啟蒙。學生進入初中之后,身心處于迅速發(fā)展時期,但是身心的發(fā)展還相當不成熟、不穩(wěn)定,表現(xiàn)出明顯的動蕩性、偶然勝和易變性。在英語學習進入詞匯、時態(tài)、句法階段,初中學生在他們的英語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普遍存在,而且分化的年齡越來越小,比例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嚴重。這種狀況一旦形成,影響著英語教與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終身發(fā)展。
形成初中學生英語的“兩極分化”,在學科、教材、教師、學生等方面都有原因。
一、英語學科特點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首先英語是一門語言。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認知現(xiàn)象,語言學習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習得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是一個長期日積月累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它必須憑借語言學習者的頑強毅力和堅韌意志維持下去。很多學生開始接觸英語時滿懷好奇,很想嘗試新開的英語課究竟是什么樣的,也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是每天的背誦、默寫和測試,學生感到學英語非??菰锒覊毫Υ螅糠謱W生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逐步發(fā)展到厭學,最終放棄,造成兩極分化。
其次英語在我國是一門外語,它不同于漢語。漢語習得的過程始終沒有離開交際的過程,學習者學得很自然,而英語學習是在課堂里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英語在我們的漢語言環(huán)境中沒有作為日常交流的手段。很多學校的外語教學完全是一種能力和技能的培養(yǎng),在一個無法實際使用外語的環(huán)境里學外語,需要大量的聽說和閱讀實踐。學生只有在大量的語言實踐的基礎上才可能真正掌握外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上只能提供部分的語言輸入,只能充當一個向?qū)Ш皖檰?,課堂教學只是重要的學習和實踐場合之一,課堂之外的大量學習和實踐是外語學習成功的重要保證。第二語言習得理論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會吸收課堂上教授的內(nèi)容,我們再怎么努力去教某一語言形式,我們?nèi)詿o法保證學生一定會在某一時間學會這一語言形式。
二、英語教材因素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1.目前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寫是建立在小學開設過英語課的基礎之上的,學生英語學習啟蒙的任務已經(jīng)交給了小學英語老師。進入初中階段,學生直接進入系統(tǒng)學習的階段。但是初中英語的教材和小學英語的教材在銜接部分上沒有完全吻合。小學英語教學注重“聽說”,初中英語從一開始就“聽說讀寫”并重,在“讀寫”環(huán)節(jié)上初中英語教材沒有啟蒙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讀寫”環(huán)節(jié)開始就進入“兩極分化”狀態(tài)。
2.教材單元的任務活動編排過多,雖看似嚴謹,很有層次,但使教學活動復雜化,使教學重點難以突出,難點難以突破,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3.教材書面練習不到位,練習題與英語測試題型不相吻合,練習過于分散凌亂,沒有做到講與練相結合,不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難點。教材雖注意到了根據(jù)話題來選擇功能和結構,做到了話題、功能與結構三者的統(tǒng)一,但在語言結構的安排,有些雜亂無章,不像傳統(tǒng)教材的有章可循。這也導致了部分學生的分化。
4.由于該教材是根據(jù)國外教材改編的,因此從語言知識目標的層面上看,教材缺乏語音知識學習的任務。對英語為本族語的學生來說,也許語音方面的知識不需刻意通過教材中的學習來獲得,但對于我國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外語,不是日常交流中所使用的語言,語音知識主要是通過課堂學習才能獲得,教材中應安排有關語音規(guī)則的知識以及用以鞏固語音知識的任務。
三、英語教師因素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1.初中英語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初中學生身體和心理都處于迅速發(fā)展時期,不成熟、不定型是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最大的特點。他們身心發(fā)展過程中所展現(xiàn)出來的各種特征都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都潛藏著極大的可塑性。此時的他們是否能夠得到良好的教育,對于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將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但是部分英語老師重視優(yōu)秀生、忽視差生,對優(yōu)秀生百般輔導、對落后生不聞不問,造成了他們學習心理的不健康發(fā)展,對自己學習英語越來越失去信心、興趣。對教師越來越疏遠,直至厭惡。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根本談不上英語教學的良好環(huán)境,師生間的雙邊活動極有可能變成教師的“一言堂”?!蔼毮_戲”。
2.初中英語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對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是指教師需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了解學科的發(fā)展動向和最新科研成果。對所教內(nèi)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面對的學生所接受的語言輸入和技能培訓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水平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兩極分化有一定的影響。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
●部分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方法陳舊,“穿新鞋,走老路?!?/p>
國家《基礎階段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新課標和新教材對初中英語教師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們的許多英語教師自己都不能講和寫流利的英語,課堂教學仍然是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部分老師迫于考試的壓力,把初中的外語教學也完全變成了應試教學,給學生的不是鮮活的語言素材,而是枯燥無味的習題練習。
●部分英語教師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應該是“真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然而我們在調(diào)研中發(fā)現(xiàn):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吃透教材,無法駕馭任務型教材中的鮮活活動任務,更不用說在教材使用過程中對教材適時整合。課堂上他們就只是完成大綱上提出的知識性的要求和學校提出的教學進度。于是,在英語課堂上他們完全照本宣科,讀一句,翻譯一句,遇到知識點講解一下,再讀,再翻譯,再講解,學生就坐在下面忙著抄密密麻麻的筆記,下課后再花大量的時間背筆記。
四、學生自身因素對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影響
初中階段的學生個體之間在學習興趣、意志品質(zhì)、心理狀態(tài)、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存在明顯的內(nèi)在差異,這些差異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存在著顯著相關,導致了學生的兩極分化。
1.學習興趣
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促使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學習英語的態(tài)度,推動他興致勃勃地學習英語??鬃泳蛯W習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知學、好學、樂學。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英語的內(nèi)部動力。失去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同學經(jīng)歷了初一大概半個學期的英語學習后,失去了初始時期的好奇,對英語學習感覺到枯燥乏味,因而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有的同學面對著周而復始的背誦、默寫和測試,逐漸產(chǎn)生了畏難情緒,最終也失去了英語學習興趣。由此可見,缺乏興趣是導致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2.意志品質(zhì)
馬克思曾經(jīng)有這樣一段名言:“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边@段話講了“不畏勞苦”和“達到光輝頂點”之間的關系。所謂“不畏勞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即指堅強的意志力。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其學科特點凸顯出堅韌頑強意志的重要性。意志堅強與否,是英語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初中英語學困生就是因為缺乏頑強的意志導致半途而廢,最終掉隊,形成兩極分化。
3.心理狀態(tài)
李伯黍,燕國材在2000年一項研究認為,我國兒童青少年的性格發(fā)展有兩個驟變期:一個是在小學六年級前后:一個是在高中一年級前后。這兩個驟變期都出現(xiàn)在從一個年齡分期轉(zhuǎn)入另一個年齡分期時。在驟變期,兒童在生理和心理的發(fā)展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的因素,正是這些新的因素的出現(xiàn),從而導致了兒童青少年性格的迅速發(fā)展和變化。處在第一個驟變期的初中學生,思想逐步進入一個新的水平,他們開始反省自己,并漸漸把學習和自己的前途聯(lián)系起來考慮。他們有了較明確的理想和奮斗一目標。但由于他們還不成熟,經(jīng)驗不足,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從而產(chǎn)生焦慮、煩躁甚至恐慌的心理沖突。這些心理沖突如不能得到及時的調(diào)理,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造成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英語成績好的同學情緒都很穩(wěn)定,心境很好;而英語成績不好的學生大都情緒低落,焦慮,煩躁,甚至灰心失望。而且,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心境越來越好,英語成績差的同學情緒越來越低落,如此惡性循環(huán),導致兩極分化的加劇。
4.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
善于學習英語的人都得益于有效的學習策略,他們懂得在何時何地完成何種任務時,使用何種策略最合適。調(diào)查結果表明,整體而言,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策略的掌握還處于盲目狀態(tài),學習策略尚未內(nèi)化成一種自覺行為,總體策略運用水平不高。優(yōu)生和差生比較,區(qū)別在于課堂上,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往往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并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而英語成績差的學生一般都不認真聽講,不與老師的教學相互配合;課后,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大都能主動復習課堂所學的內(nèi)容,并且善于歸納整理,找出其中某些規(guī)律,記憶知識要點。而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基本上不主動復習,也很少對所學的內(nèi)容進行歸納和整理,雜亂無章,這樣就不善于記憶知識要點。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語言材料,他們會尋找各種相關的課外材料主動地學習,作為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補充。而英語成績差的學生課堂上的知識都難以掌握。
五、家庭環(huán)境影響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兩極分化
家長的素養(yǎng)對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影響。素質(zhì)高的家長經(jīng)常和自己的孩子溝通、交流,探討學習失敗的原因,不僅不會給自己孩子的學習造成壓力,相反會想方設法為孩子減壓,盡可能地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的還可以充當自己孩子的英語家教老師。素質(zhì)不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教育方式簡單,有的甚至粗暴。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和過高的期望,給子女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一旦要求沒有達到、期望沒有實現(xiàn)時,他們只會挖苦、諷刺,嚴重者甚至漫罵、毆打,傷害孩子的心靈,傷害孩子的自尊,壓制孩子的自信,甚至產(chǎn)生恐懼心理。
家庭的和諧程度對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有一定的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家庭和諧的孩子性格完善,自信、向上、充滿熱情。家庭氣氛冷淡、死氣沉沉時,孩子會待人冷淡,對事情喪失興趣。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初中學生英語學習中兩極分化的因素很多很復雜,而且不同的學生可能受不同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兩極分化現(xiàn)象日趨嚴重。但是只要社會、學校和家庭都對英語學習中兩極分化現(xiàn)象共同關注,高度重視,相互配合,并且采取積極措施,就能對兩極分化現(xiàn)象實行有效的遏制。
[參考文獻]
[1]沈弘耿.新課標下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教學與管理,2007,(18).
[2]張曄.芻議課堂教學人性化管理[J].教學與管理,2007,(36).
[3]李娜.中學英語綜合教學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05,(17).
[4]廖昌盛,吳娜.中學英語課堂中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5]何可紅.淺談中學英語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5).
[6]吳有群.中學英語教學方法漫議[J]_安徽教育,2007,(03).
[7]張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J].新課程(初中版),2007,(10).
[8]李麗華,張東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01)
[9]孫憲梅.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芻議[J].當代教育科學,2007,(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