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確立新的課程資源觀。在眾多的資源途徑中,學生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是促進英語教學的一種有效方法。本文在結合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就此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學生 資源 教學
一、前言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積極開發(fā)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的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把一個個生動活潑,個性鮮明的學生利用起來,開發(fā)出“活”的教學資源,使課堂教學產生情境性和感召力,創(chuàng)造出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激情,一定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學生資源的內涵
學生資源一般是指在學生身上表現(xiàn)出的、可被教師利用并有利于教學的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等。課堂教學中的學生資源是指來源于學生、通過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而生成的資源,包括學生超出教師課前教學設計的問題或回答,課堂中的突發(fā)事件或學生的特殊表現(xiàn)等。
三、理論依據(j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助活動而實現(xiàn)的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把“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構建”看作是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構主義者主張,教學要以學習者為中心,讓學生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主動建構意義(王娟,2007)。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身條件、個性特長、學習感受、情緒變化以及學生的生活經驗等等都可以轉化成教學中的重要資源,從而創(chuàng)設出建構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促進英語教學。
四、教學實踐
1.在課堂導入中利用學生資源
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高效的導入能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氣氛,提高學生參與語言學習活動的熱情,并能化解學習內容的難度,從而優(yōu)化英語課堂學習的效果(錢希潔,2005)。筆者認為,在多樣的課堂導入方式中,以學生為例來進行課堂導入是最有效的一種。
2.在知識點講解中利用學生資源
語言點教學是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把語言點講清、說透,使學生能靈活準確地使用,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在呈現(xiàn)知識點的用法時,恰當、新穎、富有情境性和趣味性的例句能使課堂教學形象、生動,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積極性,培養(yǎng)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陳玉松,2007)。在實際教學時。很多老師往往會把教參或詞典中的例句照搬使用。學生由于缺乏自身的體驗,對某些例句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過了一段時間就忘記了,更不能加以靈活運用。因此,筆者在處理知識點時,常以學生為例,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下學習新詞的用法,以便于更好的掌握。
3.在課文閱讀中利用學生資源
課文是每個單元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學生學完課文后,由于對內容理解不深,以至于沒過多久就不知課文講的是什么了。如果在課文閱讀時,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就會留下更深的印象,就能掌握課文的內容。比如在學習《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Unit1 Stand-up for your health一課時,文中呈現(xiàn)了單口喜劇的四種類型:觀察評論類、道具類、形體動作類和印象模仿類。在學生閱讀完這一段落后,我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把這四種喜劇表演出來。一學生拿起文具盒放在耳邊說,‘Hello?Hello?I'm sorry I can't hoar you.Something must be wrong with my phone!’另一學生模仿了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說的那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學生們在親歷親為中領悟了課文內容,提高了學習效果。
4.在習題評講中利用學生資源
學生在做練習題時,出錯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面對學生的錯誤,許多老師往往是“恨之入骨”,遷怒于學生,指責聲不絕于耳。究其原因,還在于教師講評時沒有把學生的錯誤資源給利用起來,從而導致學生會一錯再錯。比如這樣一道題:
_________is known to all,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
A.It B.As C.Which D.What
我們除了要講解正確的選項B的用法是定語從句外,還要講清學生的錯誤選項A形式主語的用法,應把句子改為:It is known to all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同時,還可以告訴學生選c項時句子應是: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which is known to all.及選D項時句子應是:What is known to all is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5.在作文批改中利用學生資源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是閱讀批改學生作文的主要任務承擔者。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反饋是完全以教師為中心的,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批改意見,缺乏主體意識,他們通常都認為自己是活動的局外者(王秋紅,2004)。于是,在教師講評作文時,即使是自己的錯誤,學生也不以為然,覺得與自己無關。因此,我們可以讓學生來互批作文。教師提出批改的注意事項和評分標準后。要求學生將錯誤圈出來并加以改正。這不僅給學生提供了閱讀他人作文的機會,提高了辨別錯誤的能力,而且也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6.在命制試卷中利用學生資源
命題出卷一直以來都是教師的專利。學生拿到試卷時就產生“老師又要考我們”的想法,心里那種不快的情緒便油然而生。如果我們把出卷的“權利”下放一下,讓學生把自己平時在課外練習中看到的題目或是自己積累在錯題集的題目拿出來,編制成一份試卷。這樣,學生拿到試卷時,覺得是自己的勞動成果,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做題時就不那么緊張害怕了。
五、結語
英語中有這樣一句話:Tell me and I'll forget.Teach me and I'll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ll learn.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因人制宜,廣開思路,做到眼里有學生,心里有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出學生的一切資源,讓學生投入英語課堂。參與英語教學。這樣,我們的教學就會有聲有色,多姿多彩。
參考文獻
[l]陳玉松.英語課堂舉例的藝術性,《英語周報·高中教師版》2006-2007學年第32期
[2]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廖榮蓮.讓英語教學“材”源茂盛,《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4期
[4]呂芹生.淺談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6期
[5]錢希潔,中學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深加工”,《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5年第10期
[6]王娟.開發(fā)地域資源,活化英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年優(yōu)秀論文???/p>
[7]王秋紅.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同伴批改”,《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