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不論是依然占據(jù)著新聞陣地的傳統(tǒng)媒體報紙、廣播、電視,還是剛剛興起但發(fā)展極為迅速的網(wǎng)絡媒體,豐富多彩的社會新聞都是其吸引廣大群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種。作為一種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新聞樣式,社會新聞無疑是廣大群眾非常樂于接受的信息。因此,社會新聞已成為各個媒體著力經(jīng)營的品種。然而,從近年來我國軍事新聞的實踐來看,社會新聞在整個軍事報道中的比例非常小,讓人喜聞樂見的稿件更是少之又少。本來有可能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的軍中社會新聞,現(xiàn)在卻難聞其聲。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我們一邊艱難地面對“和平時期軍事新聞難搞”這個不爭的事實,一邊又奢侈地遺忘了這片開滿了鮮花的新聞之花的獨特風景區(qū)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觀念上束縛和發(fā)現(xiàn)力的匱乏,是阻礙我們搞好軍中社會新聞報道的主要因素。
給軍營里的社會新聞一席之地
軍隊作為國家專政的重要工具,在任何國家是一個特殊的團體。這種特性決定了新聞工作者在選擇軍隊作為報道對象的時候,必須把它與其他報道對象區(qū)別開來。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武裝力量,是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鋼鐵長城,是維護安定團結和保障經(jīng)濟建設的堅強柱石。長期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提高部隊戰(zhàn)斗為服務的方向,堅持以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積極反映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的新成就,新經(jīng)驗,反映廣大官兵的新思想,新風貌,反映軍政軍民之間的團結,采寫了大量的軍事“硬新聞”,為廣大群眾了解我軍打開了一扇窗口。這些“硬新聞”在樹立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硬新聞”毫無疑問也仍然是我們在今后的軍事報道中必須著力經(jīng)營的新聞品種。
不過,面對現(xiàn)代社會多樣化的傳播方式和人們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僅僅播發(fā)這些“硬新聞”已很難滿足多層次的群眾的需要。我們在高唱昂揚剛勁的“進行曲”的時候,也應該播放一些舒緩柔和的“小夜曲”?!靶∫骨本褪擒姞I里的社會新聞。有人會說,軍隊就是一個武裝集團,哪里會有社會新聞?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也是目前不少新聞從業(yè)者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軍隊和軍人留給人們最深的印象是其莊重和威嚴,但這并不是軍隊和軍人的全部。軍隊也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軍隊與人民群眾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軍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社會的重大進程,與軍隊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社會上的各種現(xiàn)象,在軍營里都會有反映。這些都為我們搞好軍營里的社會新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一方面,廣大受眾對軍營里的社會新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另一方面,廣大群眾對軍營里的社會新聞也存在著廣泛的需求。由于軍隊的相對封閉性,人們對軍營里社會新聞的興趣絲毫不亞于“硬新聞”。如果媒體能夠增加一些社會性的“軟新聞”。人們對軍事報道的關注程度會更高。多年來新聞從業(yè)者觀念上的輕視,使社會新聞失去了它在軍事報道中應有的位置。今天,如果我們還不能打破多年自縛的老繭,還不能給社會新聞一席之地,那么,我們的軍事報道將失去極富生命力的一翼。而這樣的結果,無論是對新聞從業(yè)人員,還是對廣大聽眾,無疑都是很大的缺憾。
在現(xiàn)代軍營里,隨著官兵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和社會交往范圍的日益擴大,社會新聞不說俯拾皆是,但稍加留心,是不難發(fā)現(xiàn)的,比如,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兵走進軍營,這些曾經(jīng)被稱做“小皇帝”和“抱大的一代”的年輕軍人表現(xiàn)如何,能否提得起肩上的重任,自然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再如,目前的青年軍官絕大部分具有大學學歷,在擇偶觀念上有了很大變化。作為一名與軍人很少接觸的普通聽眾,當然愿意了解一下這些變化。此外,新生代軍人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當然愿意了解一下這些變化。此外,新生代軍人的生活方式,價值去向等,也與人們印象中的軍人有了很大不同,這無疑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新聞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