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大農村初中,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xiàn)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這些現(xiàn)象都無疑有悖于語言教學規(guī)律,結果是教師把一門活生生的語言實踐課,上成了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的呆板課。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耳聽不懂,口不能言,兩極分化嚴重,語言運用能力極差。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外語教學出現(xiàn)了嚴重危機。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體現(xiàn)、滲透素質教育,筆者認為,首先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與“應試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教學觀的不同,具體體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1)從培養(yǎng)目標看,素質教育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應試教育只重視智育;(2)從對待學生看,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而應試教育只面向少數(shù)成績好的學生;(3)從教學內容看,素質教育著眼于素質的全面提高,應試教育強調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4)從教學過程看,素質教育注重啟發(fā)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地學習,應試教育則是老師一講到底,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5)從教學方法看,素質教育是師生雙向活動,重視學科能力的提高,變講授知識為訓練綜合技能,應試教育則不論學生層次與個性差異滿堂灌,大搞題海戰(zhàn)術,學生被動、機械地學習,作業(yè)負擔過重,心理負擔過重。
因此,我們要堅決反對應試教育,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關鍵。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法方面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guī)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可能創(chuàng)設一個適宜于英語情景交際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質教育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
二、遵循語言教學規(guī)律,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
學生80%以上的知識接受和技能訓練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因此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首當其沖。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表現(xiàn)為“教學內容繁雜。”“四會三會”等目標不明確、不突出。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興趣、自信心、學習策略及習慣的培養(yǎng)都沒有具體目標,無的放矢。
課堂教學有一個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這既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教學的歸宿。教學全過程都必須圍繞這個目標來展開和完成。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做了明確的規(guī)定,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5個方面。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學目標,并實現(xiàn)目標分極,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這無疑給新時期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對基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帶來了生機。
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學總目標為依據(jù),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大到學年、學期目標。小到一節(jié)課目標。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并使之具體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面發(fā)展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