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棱角分明的頑石,以鐵的冰冷與堅硬站立著,骨子里充滿著頑劣與不羈。許多力量都想改變它,烈日炙烤,狂風勁吹,冷雨抽打,都無濟于事。一次,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它躍入了溪水,靜臥溪底。溪水在它身上溫柔的愛撫著,一遍又一遍……終于有一天,它在一聲驚嘆里被一雙手撿起一“快看,一顆多么美的鵝卵石。”這是我?guī)煼懂厴I(yè)前,我的班主任給我們這一批即將為師的準老師講的故事。這位兩鬢飄霜的老先生語重心長地說:“愛是教育的金鑰匙?!蔽乙恢眻孕胚@一點,并且對學生實施愛心教育。對此,我有著深深的體會。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
關(guān)愛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哲學家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當老師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才能從本質(zhì)上熱愛學生,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強。”這是對高尚人格渴望與追求的最重要的內(nèi)部動力。要培養(yǎng)學生自尊、自重、自強不息的精神,促進學生的自我肯定。我們要切實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使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發(fā)泄和解除,幫助學生克服人格結(jié)構(gòu)中的消極因素,逐個完善學生的人格。
二、講究批評的藝術(shù)
批評也是一種關(guān)心、愛護的表現(xiàn)。作為老師,經(jīng)常要面對做錯事的學生。劈頭蓋臉地對學生進行指責,未必能收到應有的效果。雖說“愛之深、責之切”,但過分的批評難以使學生認識自己的錯誤,而容易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批評的意義。批評學生,要注意一事一評。學生犯錯,老師要針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不要輕易地將學生以往的錯誤聯(lián)系起來;批評學生,要對事不對人,無論是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經(jīng)常出錯的學生,老師都要一視同仁;批評學生,評語要準確、恰如其分。批評淺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批評重了,會刺傷學生的自尊心。準確、真誠的評語,會使學生心悅誠服,欣然接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樂于接受時,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教師應有一顆寬容的心
“嚴是愛,松是害”是許多老師的口頭禪,“嚴師出高徒”早已成為經(jīng)驗之談。應該肯定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是必要的有效的教育手段。但是過分嚴厲,使學生懾于“高壓”而屈服,實際是口服心不服,甚至會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與教師對抗。豈不知在很多時候,寬容能使學生內(nèi)心受到感化,會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