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人們素質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自身素質的提高成為人們特別關注的問題,素質教育已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曾說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痹诋斍暗慕逃问较拢處煹慕虒W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讓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這種情況下,初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情感教學顯得尤為重要!本人就多年的教學經歷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從教材入手
1.豐富教學內容,引起學生情感共鳴
我們可以對課文內容進行擴充與提煉,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我們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將課本內容生動的、實實在在的顯現在學生面前。如:利用圖片或者視頻,將祖國美麗的風光進行淋漓盡致地描述,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課文的主題內容,同時也深刻體驗到人與自然需要和諧相處。而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情感上的陶冶,增強了對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責任感的體驗。使課堂教學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學情景,使優(yōu)化了的課堂教學成為情知互促并茂的學習境界。
2.利用典型事例,陶冶學生情感
中學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許多情感素材可以挖掘。如教材中提到的地震中那些救人英雄的事跡,勞動模范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科學家的廢寢忘食、刻苦攻關的精神等,無不牽動和豐富著學生的情感。教學中,可運用多種手段,使教材、老師之情融會成學生的感情,變成一種學習的熱情和沖動,同時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陶冶。
二、傾注愛心,讓學生感動
1.用自己的愛心,熱情與用心的呵護,激發(fā)學生情感
中小學生在學習時,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具體情節(jié)的敘述上,不能完全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和具體情節(jié)去理解教材的含義和中心,教師只有對科學知識充滿滿腔熱情與信心,才能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用自己的愛心,熱情與用心的呵護,培養(yǎng)學生面對未來社會激烈的競爭樹立自信、自強從容的信念。
2.肯定和鼓勵,使學生情感穩(wěn)定
在課堂上,教師要開啟學生的心扉應該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要對自己有信心。例如一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同學,怕回答問題錯誤被別人笑話。課堂上就應該給這樣的同學說話的機會,并及時給予鼓勵。還有一些同學膽子特別小,不敢在人多的時候講話,這樣的同學也應該給予機會,讓他們有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而當我們看到學生開小差或隨意說話時,當有些學生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我們不要過多地指責或批評,而應該用一些恰當的體態(tài)語言去暗示,因為有時一個眼神會使學生激動不已,一個手勢會使學生專注認真,一個微笑會使學生心花怒放,一個動作會使學生開懷大笑。
三、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情感交流
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正處于人生的第二個發(fā)育期——青春期,在這個時期的學生總是很叛逆,雖很叛逆,他們卻在內心深處渴望得到師長們的理解與關愛,希望與他們能有很好的溝通。當然這需要雙方的努力,作為教育工作者,本人認為與學生最好的溝通就是在教學中、課堂上,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具體有如下幾點:
1.用自身的修養(yǎng)感染學生的情感
首先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用真情實感去感化每一位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建立起和諧、民主、互助、互相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具體比如,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可以延伸為對學生的熱愛,隨時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現師生知情互動、課堂評價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增進師生情感
在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實施情感教育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教學評價的態(tài)度、形式與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能客觀反映教師對教育的熱情、學生的熱愛,同時折射教師的職業(yè)修養(yǎng)與人格魅力,增進師生情感的內聚力與感召力,教師必須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思考與研究教學評價策略與方法,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增進師生情感有深刻意義。
在實施情感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揚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教育意識,以情感教育理論為指導,對情感評價的策略與方法進行實踐的探索與研究,努力創(chuàng)造教學水平進入更高的境界。
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評價時,應當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師生情感互動的環(huán)境,有準備地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問題,特別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適當降低對知識點的評價要求,并對他們的表現更應偏愛于熱情的贊賞與鼓勵,有意識培養(yǎng)求知欲望,幫助其建立自信心,形成積極向上、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整個的過程中能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與體驗,另一方面,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隨時關愛學生的表現,對學生的評價表現在細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動作,充滿激勵的眼神。通過對情感評價策略與方法的有效實施,既能促進學生學會科學知識,感悟人類科學知識,又能增進師生情感的互動與交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點明了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更說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中國古代文學家韓愈對老師這一職業(yè)的詮釋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傳道為先,而“傳道”即今天我們講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情感教育的滲透下,我相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情感世界將逐步完善和豐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