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殺豬取信的典故,一直成為我們傳承誠信的佳話。隨著社會競爭的不斷深化,在各行各業(yè)誠信越來越成為行業(yè)里的潛規(guī)則。商家經營取勝于誠信,企業(yè)發(fā)展也離不開誠信,企業(yè)管理面對職工要講誠信……我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后,誠信也愈發(fā)顯得重要。那我們身為人師,教書育人的工程師,是否也在遵守這一規(guī)則呢?我們在要求學生要講誠信的同時,我們自己也做到了嗎?
你知道嗎?當我們隨意的一句口令,輕易的一個許諾,對于孩子不壓于是一道圣旨,他們用自己最質樸的方式,最純真的童心用心等待著老師的許諾,他們心里始終堅持著一個道理那就是一諾千金。我們又是怎樣呢?
孩子們心中有著太多的疑惑。
“老師,你不是說每天一道口算題嗎?怎么不進行了?”
“老師,你不是要留下沒完成作業(yè)的同學嗎?”
“老師,這節(jié)課不是說好開展數學活動課嗎?”
“老師,不是說好每周五發(fā)喜報嗎?”
“老師,你不是說每節(jié)課都要準時下課,不拖堂嗎?”
我們面對孩子們如此這般的疑惑,你又該做何解釋呢?不過,我們大多聽不到這樣的質問,我們也很少做這樣的思考。這可能源于幾千年中華文明中所謂的師道尊嚴吧,孩子們面對老師總要用“尊師”先來包裹自己的思想,因此孩子們也很少道出自己的心聲。如果孩子們能對老師直言自己的想法,相信這位老師也必定是孩子心目中最喜歡的老師。
從這點講,我們自己都不為自己的話做主。學生能從心里佩服你嗎?表面上的唯一是聽只不過是敬而遠之,他怎能從根本上徹底與你做心與心的交流呢?老師的話又怎會有說服力呢?
我們都容易犯一個相同的錯誤,每每開學初或階段性總結時總要對孩子們提出下階段的學習等方面的要求,諸如評比了,常規(guī)要求等等。時間一長,老師可能因為工作的繁忙而無暇顧及,但孩子們心中卻跟明鏡一樣,上心的老師還能給學生做做解釋,而大多數早已忘了曾經的許諾。我們教書育人的老師都如此這般,我們又如何要求孩子呢?
因此,當我們面對學生時,首先要做一個講誠信的老師,不要輕易向學生承諾,當我們對學生提出要求時,你先要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將自己的要求落實到實處;第二,我們能不能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不要用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提升自己的地位;第三,我們更應放下架子,古有殺豬取信,我們?yōu)槭裁床荒転樽约涸诤⒆觽冃闹械牡匚欢喔冻鲆恍┡δ?
誠信是一種美德,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yè),如果我們能用自己的誠信裝繪我們的教育工作,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必定會更加美麗,教育也會在我們的愛中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