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帶領(lǐng)學生游覽甘乳巖,回來后指導學生寫作文。在描述飛:流瀑布一景時,其中—個學生寫道:
……我們來到了第三道階梯看到了飛流瀑布,瀑布真是美極:了。我再也找不出詞兒來形容它……
另一個同學是這樣描述的:
……我們上了第三道階梯,來到著名的飛流瀑布。啊,瀑布像一條長長的白鏈,飛飄而下,在堅硬的巖石上“嘩”地濺起散珠碎玉般的水花,然后融進綠色的深潭,我仿佛置身于如詩似畫的境界……
前一個同學對著飛流瀑布的景致他雖然也想展開一些描寫,可是由于“找不到什么詞兒來形容它”,就只好用空洞的“美極了”來搪塞。而后—個同學文中一個“美麗”沒有,卻把瀑布比喻成“長長的白鏈”“散珠碎玉”,把瀑布描繪得有聲有色、多姿多彩。面對同樣的內(nèi)容,兩個同學寫出的作文卻有著很大差別。一個重要原因,前者詞匯貧乏,后者詞匯豐富。大家知道,寫文章離不開詞,詞是語言的建筑材料。詞匯豐富了。寫起文章來就會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如果肚子里沒有多少詞兒,顛來顛去就是那么幾個,表情達意就受到限制。因此,我們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建立語言倉庫,只有掌握了豐富的詞匯,才能使學生的作文寫得更有文采,更能表情達意。
一、從學習語文課本中積累
它是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主要途徑。從一冊到十二冊,要學習二三百篇課文,要積累的詞語數(shù)量是十分可觀的,那么怎樣讓學生從語文課本中積累詞語呢?(1)認真抄寫新課文的詞語。抄寫時,下列三種詞是不能少的:帶有生字的新詞;熟字組成的新詞;詞義較深和經(jīng)常使用的詞語。(2)積累同一篇課文中意思有關(guān)的詞語。在一篇課文中,有時為了多次表達同一個意思,記敘同一種現(xiàn)象,描述同一個事物,而又要避免用詞上的重復和呆板,需要在遣詞造句上作些變化,這就產(chǎn)生了同一篇課文中的近義詞。如《十六年前的回憶》中,同樣寫“看”卻用的各不相同:
①我……看他把書和有字的紙片投到火爐里去。
②“什么?爹!”我瞪著眼睛問父親。
③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
④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
⑤我發(fā)現(xiàn)了前幾天被捕的工友閻振山。(3)從一冊課本中積累同義詞,如從《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中可積累“看、瞪、瞅、望、發(fā)現(xiàn)”等詞,而從全冊來看就可積累“瞄、盯、瞟、瞥、窺、顧、注視”等等,這不是可以掌握很多“看”的近義詞嗎?(4)按照詞的類別來整理詞匯。詞的種類很多,學了一個單元,就可以按自己理解的詞整理新學到的詞語。有一個同學學了《記金華的雙龍洞》《養(yǎng)花》《迷人的張家界》這三篇課文,就按照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形容詞語進行歸類整理。(5)按照詞的褒貶來積累,課文中有不少詞語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意義上有褒貶之分。教師可以讓學生按褒貶之分積累詞語。(6)按照課后練習的要求積累詞語。
二、從閱讀課外書報中積累
英國偉大的文學家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jié),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备郀柣f:“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倍鸥Φ拿裕骸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些都說明讀書不僅能提高覺悟,增長知識,還能豐富學生的語言,提高寫作水平。廣泛地閱讀書報,是學生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倉庫的重要途徑。
在閱讀書報中積累詞語,教師應對學生提出要求。首先是要勤查字典,認真摘抄,不少同學讀書,有個“跳讀”的壞習慣。這種“跳讀”往往發(fā)生在這兩種情況:一種是讀文藝小說時。他們只追求曲折、離奇、驚險的故事情節(jié)碰到環(huán)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等內(nèi)容,就采用“一日十行”的辦法跳過去。另一種是不論讀什么書,只要遇到不識的字或意思不清楚的詞也來個一躍而過。這樣就把許多好詞佳句、生字新詞給“跳”了。所以,閱讀課外書報要想“開卷有益”就要求學生不但要讀得認真、仔細。還要注意理解、做積累詞語的有心人。其次是仔細琢磨、反復推敲。在引導學生閱讀書報時要多推敲、多比較,辨析詞語的細微差別,以便學到用詞準確,貼切的本領(lǐng)。
三、從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積累
在生活中,在自然界里,如果我們教師都能引導學生一一講出接觸過的事物的名稱、形態(tài)、色彩、性能、作用等等就能擁有無限的詞匯。要從生活中積累詞語,應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如學校組織郊游,游覽名勝古跡、飽覽大好河山,都是學生積累詞匯的好時機?!笆率铝粜慕詫W問”要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多摘多記的習慣。
四、從與各種人物的交談中積累
生活中的口頭語言不但明白易懂,而且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教師要鼓勵學生善于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交流,注意學習人們新鮮活潑的口頭語言,去吸收更多更好的詞匯。
五、從欣賞文藝節(jié)目中積累
在現(xiàn)代生活中,由于廣播、電影、影視迅速發(fā)展,家用電器的空前普及,欣賞豐富多彩的文藝節(jié)目,已成為人產(chǎn)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讓學生生在相聲、歌曲、舞蹈、話劇、戲曲等文藝節(jié)目中為積累詞語開辟新的天地。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霸趯懺捴袠酚谶\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就為每位語文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教師如能持之以恒,利用多種途徑培養(yǎng)和指導學生感悟、積累和運用祖國語言,學生的詞匯寶庫就會越來越豐富,那么寫出的作文也會越來越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