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新的韻母……
生:老師,老師,我知道,是ai ei ui。
眾生:ai ei ui。ai ui……
師:出示ai ei ui的卡片,請會的同學一起讀,再指名讀。
師:出示ai的卡片,再出示a的卡片。引導學生比較,大家動動腦筋,看看韻母a和ai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生:aj比a多了一個i。
生:a是由一個字母組成的,ai是由兩個字母組成的。
師:你真是火眼金睛啊!以前我們學的單韻母就只有一個字母,特別孤單。今天我們學的ai是由a和i組成的,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愛。這樣有朋友的韻母,就叫復韻母。請看清老師的口型,跟老師讀:ai。
生跟讀三遍。
師:小朋友們,復韻母跟單韻母不僅樣子不一樣,發(fā)音方法也不同呢。不信你觀察一下老師的口型。師范讀a——ai。
生: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你在讀a時,口型是不變的。在讀ai時,口型是在變化的。
師: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讀單韻母時,口型保持不變,讀復韻母時,口型是要變化的。
生:老師,那讀復韻母時口型是怎樣變化的呢?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我們來做個游戲吧,也許做完游戲你就知道了。
一聽說要做游戲,孩子們都興奮了起來。
師:小朋友們玩過“滑滑梯”嗎?
生紛紛表示玩過,喜歡玩。
師:滑滑梯的時候怎樣才能滑得快呢?
生:開始的時候要用電力,這樣才能滑得快。
生:穿運動服,褲子滑溜,這樣也能滑得快。
師:滑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摔跟頭呢?
生:滑到后來就不能再用力氣了。
生:順著它滑,什么也不動,就不會摔跟頭。
師:小朋友們真是滑滑梯的高手啊!老師明白了,就是開始的時候要“用力”,中間要“快”,到最后就要“輕”。那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玩滑滑梯吧。
生疑惑。
師:滑梯在哪呢?(出示字母滑梯圖)
師:那位高手來滑一下?
幾生試滑。
師根據(jù)學生發(fā)音做出相應評價:
你滑得太慢了!(兩個字母發(fā)音間隔長)
糟糕,你摔了個大跟頭!(后一個字母發(fā)音太重)
滑得真好!又快又穩(wěn)!(準確地發(fā)出了復韻母的音)
師:請那些滑得好的同學帶著我們一起滑,好么?
生:ai——
ei——ui——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你知道讀復韻母時口型是怎樣變化的了嗎?
生:老師,我知道了,讀復韻母時,要先做好前面一個字母的口型,然后快速滑向后面一個字母。
師:說得真好,我們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記住它:前字定口型,后字定收音。
【教學反思】
對于剛?cè)雽W的兒童來說,學習漢語拼音相對抽象枯燥。要想提高漢語拼音的教學效率,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chǔ),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千方百計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使學生喜學樂學。
一、尊重基礎(chǔ),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
上課開始,我才剛開口要引入課題,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直人課題了,這說明他們對這幾個復韻母的讀音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還按部就班地照“出示圖片——引出發(fā)音——學習發(fā)音方法”的預設(shè)來教學,孩子們是不會感興趣的。于是,我直接出示復韻母,讓會讀的孩子一起讀,又分別找了幾個孩子單獨讀,我留意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們雖然對這幾個復韻母的讀音有所了解,但發(fā)音卻不到位,存在著熟而不透的現(xiàn)象。所以,發(fā)音教學過程還是不能簡化的。
課堂不只是老師的“講堂”,更是學生的“學堂”。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出發(fā)來組織教學,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把“課堂”變?yōu)椤皩W堂”。
二、迂回變通,保護學生的求知欲
上課伊始,老師才剛開口,學生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一方面,說明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chǔ),需要我們尊重;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出學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但是,如果教師處置不當,學生的求知欲就可能被扼殺。
對這些熟而不透,完全不聽老師指揮的孩子怎么辦呢?呵斥一頓?當然不行!告訴他們讀得不標準,要虛心學習?學生不一定服氣,而且讀音上的細微差別學生是難以察覺的。這樣做,還可能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采用的是迂回戰(zhàn)術(shù),先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
當學生七嘴八舌地念課題時,我就直接出示3張字母卡片,這時,學生就整齊地讀起來了。然后,我又指名讀,一來滿足學生的表現(xiàn)欲,二來也順便了解學生的真實水平。這時,我并沒有評價他們讀得好還是不好,而是讓他們找單韻母與復韻母之間的不同,繼而從找形的不同引導到找發(fā)音方法的不同,從而把學生的興趣點迂回引導到發(fā)音方法上來。
在發(fā)音方法的教學上,我并不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樣發(fā)音,而是讓他們觀察、體會口型的變化??谛妥兓轿涣?,復韻母的發(fā)音也就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