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課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勞動課除了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樹立熱愛勞動的思想。要實現(xiàn)這個目的,關(guān)鍵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勞動情趣。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在審美中激趣
美的事物能讓學生產(chǎn)生愛慕之心,從而激起他們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帶著濃厚的興趣來勞動,學生會感到勞動是一項輕松、愉快的活動,產(chǎn)生熱愛勞動的思想。
在小學勞動課教材中,有一部分內(nèi)容屬于手工藝品的制作,這些手工藝品大多美觀、精巧,有利于激起學生對事物的興趣。學生以情趣為動力,通過自己的勞動去制作美,感受美。例如:在教學《做動物書簽》一課時,我在課前制作了一張精美的小象書簽。上課時,我先把書簽展示給學生,同學們一看到這憨態(tài)可掬的小象時,都說特可愛。我抓住時機介紹書簽的作用,更激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產(chǎn)生了制作書簽的欲望。接著,同學們專心學習制作方法,認真設計,制作書簽。一節(jié)課下來,一張張形式多樣,色彩艷麗的書簽便在學生的勞動中產(chǎn)生了。
二、在實踐中激趣
勞動要付出體力或腦力,需要作出一定的犧牲,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勞動觀念,會認為是一項又苦又累的差事,害怕勞動,不愿勞動。怎樣才能讓學生變“苦”為“樂”呢?我認為,教師可設法增強勞動情趣,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找到快樂,逐漸培養(yǎng)起熱愛勞動的精神。例如:在勞動課教材中有一課是教學生煮茶葉蛋,教學時,我讓學生將電飯鍋、雞蛋、茶葉等必需品帶到教室,學習理論后及時實踐。在煮雞蛋時,我告訴學生怎樣辨別雞蛋是否熟了。這可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于是積極地投入到煮雞蛋的勞動中。通過實踐,驗證了我說的方法行之有效。有的學生問我這法兒從哪兒學的,我告訴他們,這是經(jīng)驗,經(jīng)驗來源于實踐。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在整個煮茶葉蛋的過程中一直飽含濃厚的興趣,積極地去觀察,去實踐,煮好茶葉蛋,同學們不但沒感到麻煩,而是興味盎然,總有一種余興未盡之感。
三、在游戲中激趣
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如果將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貫穿在游戲中,寓教于樂,不僅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勞動情趣。
在教學《認識幾種糧食作物》一課時,我讓學生從課本上認識了幾種糧食作物的名稱、特征及用途之后,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收集大米、小麥、玉米、花生等幾種糧食作物,將它們混在一起擺在講臺上,讓學生按紙上作物的名稱去撿出相應的糧食作物,看誰撿得又準又快。游戲開始后,幾個學生興致勃勃地在講臺上找。經(jīng)過幾分鐘緊張的勞動,幾位同學先后按要求完成了任務。
四、在品味收獲中激趣
收獲中有辛勤的汗水,也有成功的甘甜,品味收獲也是激發(fā)學生勞動情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勞動教材中有一課是教學生飼養(yǎng)小兔。首先要給小兔制作圈舍,還要選配飼料,喂食、搞清潔衛(wèi)生,還要學習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學完基本知識后,我讓學生用學到的知識回家飼養(yǎng)一種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過了一段時間,在語文課上講到一個觀察作文,要寫一種小動物,于是,我讓學生將自己飼養(yǎng)的小動物帶到學校,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有少部分學生養(yǎng)了幾天后就將任務“承包”給了爸爸媽媽;有一部分學生卻精心管理著自己的小動物。當教師讓他們介紹動物特點、飼養(yǎng)過程時,有一個學生懷抱著他飼養(yǎng)的小白兔,無比興奮地講述起來。同學們聽了這位同學的介紹,又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了這只活潑可愛的小兔,都覺得這次作文有內(nèi)容可寫。這位同學看到自己的小兔成了同學們寫作的“模特”,那張臉笑成了一朵綻放的花,這朵花無疑是品味到勞動的甘甜后,情不自禁綻放的幸福花!
作者單位:谷城縣廟灘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