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學生可借此領悟文章的深邃內(nèi)蘊,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但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科學地把握準備、施教和控制三個關鍵性環(huán)節(jié)。
一、準備
從美學角度講,美主要包括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三個主要方面。其中又分別蘊含著諸多子因素。語文教材的主體是例文,文章以生活為基礎,豐富多彩的生活決定了文章多側面、廣角度的基本內(nèi)涵。
二、施教
在教學中,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的落實有賴于科學的施教程序。一般來講,美育教學的施教程序主要表現(xiàn)在教與學兩個方面:“析事——歸納——求真,這是教的程序?!薄坝懻摗骼怼A”,這是學的程序。同時兩者又是對應融合的。
1.析事(討論)。所謂析事,就是教師緊緊抓住教材中相關的內(nèi)容,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點撥,引發(fā)學生討論,以使其感知美的存在,這一階段是美育教學的感知階段。意在讓學生知其然。例如茅盾的《風景談》,第一畫面西北大沙漠“茫茫一片”“純?nèi)灰簧薄盁峥諝庾骱搴宓幕痦憽薄榜勸R的枯骨泛著白光”,給人以恐怖之感,并不美。
2.歸納(明理)。所謂歸納,就是教師在析事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性意見,明了美的真諦。這一階段是美育教學的感悟階段,意在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再對《風景談》作進一步分析,可引導學生去認識:人是美的主體,他可以使西北高原不美的沙漠變美,也可以使西北高原靜態(tài)的淺層美變成動靜相宜的深層美,從而深化了課文“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的主題。
3.求真(升華)。所謂求真,是指教師在析事、歸納的基礎上,借助于旁證和激勵等手段,謀求學生認識和升華。這一階段是美育教學的感想階段,意在喚起學生對美的追求??梢龑W生思考:文學家為什么能兀兀窮年筆耕不輟?為什么宇航家能明知危險而笑登太空?是美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以無窮的精神力量。
三、控制
在施教方法的調控中,教師應注意求序、求隱、求活?!扒笮颉笔侵附虒W設計要符合學生對美學基本內(nèi)涵認識和接受的規(guī)律程序。內(nèi)容安排要突出科學性和邏輯性,進而形成美育教學的鏈環(huán)?!扒箅[”是指對學生的美育滲透要與語言教學融會在一起?!扒蠡睢笔侵冈诮谭ㄉ现\求信息的流動,使教與學的過程變成一個信息輸出——反饋——輸出的流動過程。在這種動態(tài)教學中使教師的多種教學方法得以協(xié)調運用,使學生聽說讀思的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
作者單位:江西省吉安市峽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