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名人說過,教師的高尚不在于他培養(yǎng)了多少科學家、藝術(shù)家,而在于他的細微之處,以高尚的師德影響人、培養(yǎng)人。這位名人的觀點對于我校學生應更有實際意義。做教師重要的是師德,而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是愛學生,它具有強大的教育意義。師愛是打開學生心靈大門的鑰匙,是使學生將教師要求自覺轉(zhuǎn)化為自身行為的催化劑。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全身心地去愛學生的時候,你才會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才會去賞識他。因此,我想談談我在賞識教育中的一點點感悟。
一、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
賞識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是學生無形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交往的橋梁,讓學生找到好的感覺,還學生金色的童年。賞識教育是每位教師乃至家長都使用過的教育方法。如每位孩子在家長的賞識教育下都學會了走路、說話。賞識教育讓教師走進孩子的心靈,讓教師在享受中教,學生在快樂中學。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蔽依斫?人類最深沉的需要是獲得別人的賞識,因而賞識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一種激勵,如何學會賞識學生呢?
首先,要維護學生的尊嚴。人沒有尊嚴,無形的生命便會萎縮。尤其我校的普通班的學生更應該讓他們找回自己的尊嚴,才能不斷的為了自己的尊嚴而改掉身上的陋習和不良行為,否則就會破罐破摔。
二、以表揚和鼓勵為契機賞識學生,給他們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以過高標準、一個標準去要求每一位學生。要承認學生個體差異性。如普通班的學生,化學考試成績不可能都在五、六十分以上,或都能及格。如果這樣要求,學生不能達到就會生活在“失敗”的陰影中。所以評價學生的標準是學生進步了就該給予表揚和鼓勵。如2008級學生王俊垚,該生家庭經(jīng)濟困難,自己學習基礎較差。當時化學成績從20多分一步步進步到38分,于是我在班上表揚他,鼓勵他。你進步了,很不錯,繼續(xù)努力,下次再多考4分就及格了。結(jié)果該同學在中考時,考了48分,超過及格分6分;王惠同學的化學一直不錯,在開始就可以達到56分(相當于百分制的80分),但經(jīng)常遲到,穿著較另類。開學第一天就被校領導叫到辦公室接受教育。到我班時,我利用我任教化學的優(yōu)勢,對她的化學成績大加贊賞,衣著也大加評價,好看,美!然后話鋒一轉(zhuǎn),可惜與你的學生身份不符。放到畢業(yè)后再穿可以嗎?果然效果較好,她常遲到的毛病沒有了,化學成績也有了更大的提高,中考時考了65分。后來,我還特地的獎勵了她一本書。再如像2009級的凌基磊同學,我對他的評價標準更不一樣。他能做筆記,能交作業(yè)我都會加以表揚,考試成績只要不是個位數(shù),能考10分以上都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樹立起他的信心,結(jié)果在中考時他的成績脫離了低差。像這樣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標準來要求學生,表揚鼓勵他們會使他們更自信,師生關系更融洽、更親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能調(diào)動起來。
三、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實施教育
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做到正確認識、評價每一位學生,并逐漸形成“賞識教育”理論為指導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科學滲透,探索發(fā)現(xiàn),心理發(fā)現(xiàn)等,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抓住學生很想在課堂上得到表揚賞識的心理特征。以2009級1班為例,在這方面我主要抓住了四點:
1.初一、初二的學生安靜上課時間保持較短,我就會不時地說:“同學們剛才都表現(xiàn)得很好,要堅持啊,學生又有了興趣”或是“上節(jié)課我們上得很好,這節(jié)課要表現(xiàn)得更好!”
2.充分利用化學實驗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有一些學生,特別是男同學,他們學理論可能要差一些,但是動手能力較強?;瘜W實驗就給了他們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到講臺上面向全體同學演示實驗,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賞識,同學們的認同讓他心里美滋滋的。
3.課堂提問,充分利用課堂提問,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并給予表揚。對于沒有回答準確的學生同樣給予高度評價,即使回答錯了,也不會批評,更不會罰站,而是非常誠懇地對他說:“沒有關系,希望下一次你能回答好?!?/p>
4.展示學生的作業(yè)、考卷。比如,曾偉鑫同學的化學試卷在家長會上得以展示,并張貼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上。這對他及其他同學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激勵。這樣一來,學生就有一種想上化學課的欲望。所以改變以往的教學態(tài)度,把微笑帶進課堂,以微笑面對學生,眼中無差生,而是看作一個個有待進步,極具潛力的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鼓勵賞識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就會使學生在教師及同學們的賞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四、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賞識教育的基礎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產(chǎn)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條件。只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師生情感和諧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學其道”。賞識教育才更有效,更有實際意義,否則你對學生的表揚、賞識,他會認為是諷刺,不一定接受。作為班主任與學生相處較多,容易溝通,關系比較融洽。那么作為科任教師應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了解學生,了解班級狀況。由于化學學科是初三才開設的,學生對學校環(huán)境、老師都非常熟悉。因此作為一個新學科老師應在開始上課之前,向班主任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遇到突發(fā)事件才能靈活處理。
2.理解尊重是前提。教師與學生因年齡差異、生活環(huán)境差異、思維方式差異等,很容易產(chǎn)生認識上的差異。因此我常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以學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學生的心態(tài)去推理。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理解,可避免師生間的正面沖突。
3.愛心和關懷是關鍵。教師的愛和關懷對學生的發(fā)展也是一種巨大的動力。對于我們的學生,我采取的是“山”不見我,我見“山”。作為科任教師一樣要找學生談話,內(nèi)容不僅僅是學習,可以談談其他,如他的喜好,今后的打算,有什么困難,家庭情況等等。這種談話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愛和關懷,學生自然就會更親近你,關系就會越來越融洽。
4.與學生劃清課內(nèi)和課外的界限。課堂是嚴肅的,師生關系明確,學生必須嚴格遵守課堂紀律。而課外則不一樣,師生關系平等,師生之間可以以朋友的方式相處,開開玩笑也是可以的。如學生對我說:“老師好!”時,我可以這樣回答:“你也好!”“你更好!”“老師好……辛苦!”“老師好……累!”等。引得學生一片歡笑,一下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師生相處。
賞識教育是回歸,是對教育本質(zhì)的一種回歸,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我們要學會賞識學生,不斷尋找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賞識。堅信“東邊不亮,西邊亮?!迸o在應試教育下艱難跋涉的孩子們一個賞識,一份真愛。用“你很聰明,你真棒,你能行”等這樣的心語澆灌他們。相信校園里的每一只鳥兒都能盡情的歌唱,每一朵花兒都能燦爛地開放。
作者單位:自貢市新鶴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