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jié)課,如何以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取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也就是怎樣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它是教改過程中一個永恒的話題。只有實現(xiàn)了課堂的有效性,課堂教學改革才能實現(xiàn)它真正的價值。有效的教學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們教師工作永恒的主題,一節(jié)課中,只有實現(xiàn)了課堂的有效性,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怎樣才能做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本人就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這方面談談自己一點小小的見解。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到情感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當他受到情感激勵時,其能力可以發(fā)揮到80%~90%,也就是說,同樣一個人在通過充分的情感激勵后,所發(fā)揮的作用相當于激勵前的3~4倍。情感作為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學生精神生活的主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為此,新的《數(shù)學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明確提出了情感目標,并在1~9年不同學段劃分出了具體的子目標體系,同時新課程標準在評價中也提出:“既要評價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水平,更要評價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和態(tài)度”。可以這么說,對學生學習情感的重視與否,決定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能否達成。
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健康的學習情感,主要表現(xiàn)在成功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興趣是發(fā)展學生思維的推動力。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蹦敲矗跀?shù)學課堂,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
教學活動是一種充滿情感的交流過程,充溢著濃郁的情感色彩。很難想象,一個令學生討厭的老師能有效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他一走進課堂,學生就有了一種厭倦感,即便他的課講得再精彩,學生又會有多少積極健康的情感參與其中呢?學生之所以參與,是迫于教師的威壓,這樣的教學除了強制就是枯燥。久而久之,必定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愛屋及烏”這一成語告訴人們,情感具有遷移功能,“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的情感能改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傾向性。能激發(fā)學生對這位教師所教學科的興趣。教師的這種影響力在高年級學生中更加明顯。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愛“屋”以及“烏”呢?本人以為從以下方面入手可以達成目的:“欲先取之,必先與之”,要想學生愛自己,自己必須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愛。這種愛不僅表現(xiàn)在通過自己的言語、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還要在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得以體現(xiàn)。由于師生之間事實上的不平等關系,使學生對老師總有那么一點“仰視”的心里感覺,特別對于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這就要我們教師自降身價,不以權威者、監(jiān)督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而是以他們的朋友、同學的角色,參與他們的課外活動、游戲。樂其所樂,悲其所悲,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特別是那些后進生,更需要這類的夸贊。這種在課外對學生的褒獎,更容易拉近師生的情感距離。使學生產生對教師的敬愛之情。這樣,學生就會因親其師而信其道,進而表現(xiàn)出異常積極的學習情緒。
二、結合教材與學生實際,靈活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讓學生產生親身感受的體驗。比如在教學分數(shù)認識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分蛋糕”的場景——讓兩個學生分一個蛋糕的場景呈現(xiàn)在屏幕上。等學生觀察以后教師可以提問:“這個蛋糕怎么分?每人分多少?你能用一個數(shù)表示每個人分得的蛋糕嗎?這樣,學生就有了對分數(shù)的心理需求,從而迅速地引入了本課的內容。一方面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了,另一方面學生也會覺得課堂更富有情趣,從而讓他們產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無疑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通過兒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兒歌語句簡短,讀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深受小學生的喜歡。教學中,借助兒歌等形式,發(fā)揮語言直觀作用,使學生形成愉悅表象。如教學數(shù)數(shù)時,可以教兒歌,“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筋斗,七八九,拍皮球,伸出兩只手,十個手指頭?!痹偃?,教學除號時,可以教給兒歌:“一條橫線畫得平,兩個圓點平均分”。不僅形象描述了除號的形狀、內含等分的意義及書寫要求,強化了學生的表象記憶。
3.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知識,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蘇教版五年級《倒推》問題后,可以讓同桌的兩位同學進行“搶三十”的游戲,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倒推”策略在生活中的應用。
4.通過競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競賽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好辦法。因此,在數(shù)學中,要常在小組間、個人間、男女生間開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競賽活動。在競賽中,教師的一次高分,一句贊美之詞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希望,產生神奇的力量,有些甚至影響終身。對于后進生,更應注意給予鼓勵,獎其助學所長,讓他們也體驗到學習的興趣。
5.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懸念”作為一種學習心理機制,是由學生對所解決問題的未完成感和不滿足感而產生的,而教學中,適時地創(chuàng)設“懸念”,將會使教學過程成為一種學生渴望不斷探索,追求知識的心理需求。
實踐證明: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潛在能量,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豐富想象力,吸引注意力,增強記憶力,開拓思維。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巧妙地設置懸念的契機,??梢员憩F(xiàn)數(shù)學的魅力和藝術感。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題:小明今年12歲,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時學生情緒高漲,對問題產生了“疑”,心理產生了懸念。這種疑造成懸念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隨即教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后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
6.動手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點,對動手操作倍感興趣,教師應當順應這一要求,努力創(chuàng)設動手操作的機會,多讓他們在動中學習和思考。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剪拼,從幾種途徑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且使這種興趣遷移到以后學習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中去。教材中這類動手操作的內容很多,教師操作的好不但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有效強化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一點本人深有感受,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兒時學習三角形面積時的課堂情景。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手段多種多樣,難以窮舉。這里列舉了幾個大家曾經見過且便于操作的成功案例。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結合教師自己的特長靈活選擇。如低年級學生適宜多用游戲、兒歌,比賽、表演等手段,高年級學生適宜競賽、懸念等方法。
總之,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情感因素,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以達成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江都市仙女鎮(zhèn)磚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