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看看你自己,又矮、又丑、又肥……”僅僅因為遲到了一個小時,老師先是用木棍打,然后很兇地責罵著那位女生,后面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該老師的做法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但它卻發(fā)生了,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校園里也不時可以看到:學生犯了錯,我們有時往往惱羞成怒,抓住不放,要么面對全班學生,把他批個體無完膚,接著借題發(fā)揮,抓住一點帶出一串,要么暴跳如雷,把他拎進辦公室,一頓冷嘲熱諷,更有甚者,失去理智,拳腳相向……恨鐵不成鋼啊,誠然,“為了學生好”這是教師的根本出發(fā)點和目的,用心可謂良苦,但結果卻不盡人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自己一籌莫展,在近十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面對犯了錯誤的學生,教師一定要掌握策略,要注意善待學生的錯誤(只要不是原則性錯誤),為了學生,也為了自己,要講究教育機智,這樣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理解學生,遇事冷靜
“老師有不對的地方,請多包涵!”我舉著酒杯面對這幾個年年都過來拜年的學生,終于說出了這句話,擱在心里幾年了,這是說給其中一個叫林敬堂的學生,他們都是我剛畢業(yè)時一所農村中學的學生,當時被“趕鴨子上架”接手他們這個非常棘手的班,也許因為我是生手和我姓黃名志榮的原因,容易引起學生的不敬,背后叫我“豬肉榮、雞蛋黃”,一天中午,我巡查午休紀律經過我班教室的時候,里面?zhèn)鱽怼柏i肉榮來了!”這樣的話,接下來是一陣哄笑,我當時是火氣一涌,撞門而入,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黑板竟然還畫著煎雞蛋的畫,實在是孰不可忍,氣憤非常,這時看見黑板前面拿黑板刷的林同學捂嘴在笑,“你畫的!還笑?”話音剛落我一巴掌刮得他一個趔趄……到了辦公室,他的拳頭緊握,當時我的語言很蒼白……當時的我實在是不夠冷靜、理智,還好事情沒有很壞,他沒有和我對打起來,但這卻成為我的一塊心病,到現在終于能夠稍微得以寬解。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畢業(yè)十年做了九年班主任,想來還是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很值得我們品味,他說:“教師的職業(yè)意味著他放棄了個體喜怒哀樂的權利,應使自己胸懷寬廣”,反觀我們所看到的日常中的許多師生矛盾,不少就緣于我們沒能很好地利用教育機智,不夠冷靜,經驗告訴我,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我們出于自尊或者面子,就可能怒火三丈,不顧一切,結果我們沒能冷靜地調查問題和分析問題,轉移了注意力,氣頭上也會說過頭話,做過頭事,有失教師的身份,其實對于學生犯的錯誤,大都不適合“熱”處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冷靜下來,再處理不遲。
尊重學生,平等待人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中最深刻的沖動?!蔽艺J為這是作為教師應該認真領悟的一句話。
畢業(yè)多年了,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大學時讀過的《平凡的世界》,那些平凡的而又不平凡的人物讓我的心靈久久不能平靜,其中孫少安的妹妹蘭香是名如其人,懂事的她讀高三時候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于課余時候到工地做零工,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出現在一群做工男人中間,當然會受到一些粗言俗語的傷害,但蘭香一開始就對所有做活的人尊敬地稱他們?yōu)椤笆迨濉焙汀按蟾纭?,結果使那些男人羞愧不已,她這個細節(jié),這個鏡頭,這句話,都值得我去細細地品味,她正像蘭花之香,隱而不顯,于無意中聞到,卻是世界上最高雅的香,讓我深受感觸,也許是因為這樣,尊重學生成為我在教學實踐中的最本原的準則。
2001年9月,我接手的一個合并班,班里除了“八大金剛”外還有一位“超級女生”阿琳,說她“超級”是來源于她原來的老師的介紹:品德有問題,經常夜不歸宿,屬于那種隨便的女孩子。原來的老師提醒我要高度警惕。果然,開學第三天她就做了一件荒唐的事:課間時間在眾目睽睽下用某種激將法把本班的一個男生誘引入女洗手間,全校師生是一片嘩然,面對這樣的事,我要求政教處不出面,我也沒有立刻停課找她,而是下午放學的時候,我故意碰巧和她相遇,沒有什么特別眼神,而是平和地跟她打招呼后問起將要舉行的文藝匯演的事,讓她想想點子,出校門分開的時候順便提到上午發(fā)生的事情,說她開的玩笑不適合,特別是作為一個女孩子,這樣會影響自己的形象的。我為什么這樣淡化這件事情?因為直覺告訴我:如果對她一一盤查,肯定會把她的自尊心擊得粉碎,再上綱上線的話,說不定會讓她最終會自暴自棄,我相信她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任,在乎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尤其是教師的評價,談話在平淡中結束,兩個月后文藝匯演中,我們班的節(jié)目最為搶眼,這忙前忙后的不是我,而是阿琳……她媽媽說自從來到這個學校讀書,她真的乖了好多。
我至今非常慶幸我那次的談話,那樣的做法,既委婉地讓她認識到錯誤,又維護了她的尊嚴,還燃起了她當一名好學生的愿望,所以我現在堅信這樣的一句話:“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p>
寬容學生,給他臺階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為強烈?!蔽业睦斫馐?只要不是人本質有問題而犯了錯誤的學生,老師的寬容能使學生心靈受到觸動,領悟到自身的錯誤,并盡最大努力地去改正自己的過錯。
今年剛畢業(yè)的04級機電班,是男生班,我的印象特別深。一次在他們班上《丑石》的公開課,當時課堂很活躍,一名叫趙葉發(fā)的學生說老師就像丑石,驚詫之余他繼續(xù)說,平時他們對我有不好或者冒犯的地方,但我都能夠很好地容納他們,然后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黃老師,隨即所有的同學對我熱烈地鼓起掌來,當時的氣氛讓我和所有聽課的老師都感動不已。我在他們班做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事。例如梁有強,前幾天上課時睡覺了,我搞笑地把他弄醒時,他氣憤地幾句大聲粗口問候了我,同學看著我又看著他,對他“哦……死啦!”起來,我也隨即笑著“哦……死啦!”起來,繼續(xù)講課。日常教學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他說的應該就是這樣吧,平時他們都不叫我老師,而叫榮哥、榮少的,也許就是因為這樣吧。
我是這樣想的:學生難免有過錯(特別是現在的職校生),我們不必大驚小怪,也不必“斤斤計較”,更不必小題大做,上綱上線,不管他個頭如何,學生還是成長中的尚不成熟的生命個體,犯了錯他們肯定心虛、敏感,特別需要得到老師的耐心呵護和引導,恰到好處的寬容不僅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賞識學生,挖掘亮點
我國的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個“四塊糖果”的故事,那高超的教育方式在教育界傳為佳話,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告訴我們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了他們積極的情感,使他們認識到錯誤,并且樂于改正,鼓勵學生改正錯誤。
在前文提到的“八大金剛”經常犯錯誤扣班級目標分,訓斥、寫檢查,甚至請家長,想來他們是久經沙場,收效不大,我被他們弄得很煩惱很疲倦很郁悶,特別是阿彬,經常在課堂搗亂,有時弄得科任老師沒有辦法上課,怎么辦呢?思考了一個星期,還好,天賜良機啊,一天他找到我借電話,話還沒有說完就哭起來了,細問之下他說想媽媽了(學校是全寄宿學校),這事讓我在內心驚喜不已,我在接下來家訪的不是告他的狀,而是普訪,其中特別說他很關心人,并且在周一的班會上以“家——責任”為主題,提到阿彬在家很孝順。打那過后,他好像換了一個人,喜歡幫老師、幫同學干這干那。有了這樣的體驗,剩下的幾個“金剛”也就好辦了,接下來的日常教學中我不斷地找到教育的契機,那幾個“金剛”都是馬崗人,全部喜歡打籃球,而且技術都挺好的,這個也是我的愛好,在期中舉行的籃球賽上,全班同學都在加油吶喊,取得冠軍的那晚,當他們走入教室的時候,班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過我和體育科組商量,他們全部進入學校的籃球隊……初中畢業(yè)了,我們班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是六個班里面第二,而當初是倒數第一,來之不易啊!現在那個班每年都聚會一次,試想,要是我對他們那幾個老是訓斥、寫檢查、罰站、罰跑、請家長等等諸如此類,后面又怎么會有這一幕幕呢?
古人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每一個閃光點對于經常犯錯的學生而言,都是確立自信的支柱,催人進步、發(fā)展的原動力,要盡可能地抓住一些可以教育的契機,找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積極引導學生向好的方面去努力。
懲罰過錯,講究方法
這里說的善待學生的錯誤并不是所謂的“賞識”教育、“激勵”教育,認為處罰只能打擊學生的自尊心,少用懲罰性處罰手段,要是對學生的錯誤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教育一番,那么這種過輕的懲罰只會縱容學生繼續(xù)犯錯。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教師,對于學生的缺點或錯誤如何進行批評、教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巧的問題。有效的、成功的、具有激勵性質的批評,可以改變一個人,使他一生受益,將一個人引向成功;反之,則會傷人自尊心、令人消沉,誤人子弟。
在英國有一個善待學生錯誤的經典故事,一名學生偷偷地打死了校長家里的愛犬,校長知道后,沒有動怒,得知原因后,做出了這樣的懲罰決定:要他畫兩幅畫:一幅是狗的骨骼圖,一幅是狗的血液循環(huán)圖,這就迫使那個小學生認真地研究狗的內部結構,校長的一個具有激勵性質的懲罰舉措,激勵這個小學生奮發(fā)向上,立志成才,終于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并獲得了諾貝爾獎。
幸運的是,我也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情,2005年接手做04級旅游1班的班主任,該班雖說是女生班,但學生紀律散漫得全校出名。在我積極引導她們的時候,第二周,阿欣和阿麗就叫人把班里的單車鎖砸了,此時正是整頓重建班風之時,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但在我批評她們的時候,她們不僅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還反客為主,以退學相威脅,還搬出一個難以溝通的家長出來糾纏,事情很簡單卻被她們搞得很復雜,拉拉扯扯一個星期,后面事情好像是按她們的意思平息了,但她們的做法卻引起班里學生的不滿,這個時候我再找她倆談話,耐心誠懇地指出她們這樣做對她們自己、對班級、對我產生的負面影響,讓她們說怎么辦,讓她們解決,后面的結果是全校學生看到了她們的別具特色的魔術表演,那是在班里已有一個高水準節(jié)目的情況下她們主動請纓的,我知道她們的意思,兩個節(jié)目在當時各領風騷,這對班級形象改善和班級凝聚力的加強是難以估量的。
在處理她們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做到了既嚴肅批評,又熱情幫助、關心鼓勵,努力做到了以情感人、剛柔相濟,結果可謂是一舉多得!馬卡連柯說:“批評不僅是一種手段,更應是一種藝術,一種智慧?!彼詷O是。
也許正如某些老師所說的,學生是越來越難教,但教師無法改變現實就得改變自己,教育的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僅需要愛心、耐心和熱心,更需要方法、智慧和藝術。送學生一枝玫瑰,善待學生的錯誤,那么我們對他們的引導、批評、教育才能奏效,我們的教育過程就會變得輕松、愉快、和諧,不僅師生關系得到改善,而且教育質量也必然會得到提高。
(作者單位:廣東佛山容桂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