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必須樹立服務意識,把廣闊的課堂空間還給學生,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主動”起來,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學習的過程,真正置身于語文學習之中,才能感受唯有暗香來的語文魅力,愛上語文。我從以下幾點作了嘗試:
一、激發(fā)興趣,愛上語文
要想叫學生喜歡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是語文的愛好者,并有著較為扎實的語文功底和寬厚的文化積累,只有這樣,才可能“厚積而薄發(fā)”,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為此,我特別注重廣泛閱讀和理論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努力以美的教學語言去感染學生,激發(fā)他們學語文的興趣。比如學習拼音前我先拿出一本故事書給孩子們講了幾個有趣的故事《海的女兒》、《丑小鴨》等,然后告訴他們:這些書里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學會拼音就能讀更多的故事了,于是孩子們興味盎然地學起了語文,一位同學還在日記中寫道:天上的星星很多,比不上學語文的快樂多;盒子里的糖果很甜,比不上學語文甜……另外和學生談話時,我經(jīng)常會興致勃勃地說:“我送你一句話!”“我想起一句詩!”在學生的作業(yè)本上我也經(jīng)常會寫上這樣的話:“老師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為人上人!”學生顯然對這些名言、古詩是非常感興趣的,耳聞目染,他們也逐漸開始積累名句,現(xiàn)在我班基本上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摘抄積累本,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語文的樂園。
二、上好語文課,提高課堂效率
我總是要求自己廣泛閱讀,精心備課,勤于改革,提高課堂效率。課堂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場所,更是傳遞思想,啟迪智慧,充滿人文情懷和生命活力的大課堂。因為精心備課,所以文本的各個方面我都很精熟,課堂如行云流水、江河瀑布,即使八面來風,也能八面玲瓏地應付自如;因為勤于改革,我總能靈活地使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覺得神清氣爽、趣味盎然。課堂的時間僅僅幾十分鐘,我提醒自己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去感悟、去想象、去討論,去盡情地展示!對于學生一看就知道的問題就不再去啰唆,對于學生不會的難點問題我耐心地啟發(fā)、點撥、引導,讓他們在充分的閱讀、感悟、思考、討論中自己去尋答案,明辨是非。這樣,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在抑揚頓挫的詩化語言中,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中,在輕松民主的和諧氣氛中,那些抽象的語言文字便立時活了起來,在學生面前呈現(xiàn)出一個個奇妙的世界,學生體驗了整個學習過程才會真正感悟到語言文字的魅力,更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更自信,更主動地投入學習,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扎實高效。
三、設計個性作業(yè),減輕課業(yè)負擔
預習作業(yè):讀熟課文,自學字詞并選擇喜歡的幾個造句,在文中畫出自己認為精彩的語句并寫下自己的點滴感受,不懂的提出質(zhì)疑,搜集相關資料。
課后作業(yè):運用課堂獲得的閱讀方法和能力拓展閱讀,強化和遷移,我通常會布置學生去閱讀一些同題材的文章或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比如,學過《小草和大樹》后,推薦學生去讀《簡愛》;學完陸游的《示兒》,再讓他們?nèi)ラ喿x他的《冬夜讀書示子聿》等。在這種比照的閱讀中,學生不僅擴大了閱讀面,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而且更深化了他們對文本內(nèi)容、作品主題甚至是作者的作品風格的理解。
另外,根據(jù)實際設計想象續(xù)寫或思維探究,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
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去參觀訪問、采訪當?shù)孛?,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生去做一些實踐性的題目。如學了《大瀑布的葬禮》和《麋鹿》,我讓學生留心身邊環(huán)境遭破壞的例子,并且每人給自己制訂出切實可行的保護環(huán)境的措施;針對學生都很喜歡看電視的特點,我安排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電視欄目,并說明原因;針對學生喜歡聽流行歌曲的特點,我讓學生搜集一些優(yōu)美或發(fā)人深思的歌詞,并說出喜歡的原因……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我努力把握住這點,讓每堂課都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讓學生真正地懂語文,讓語文課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樂園。(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城關小學) 責任編輯 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