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仲 英
(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 南京 210097)
·文獻評介·
卅載耕耘結碩果
——評《書海巡舟》
李 仲 英
(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 南京 210097)
錢承軍先生所著《書海巡舟》一書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4月出版。本文對該書從內容到構架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評價,并指出其內容創(chuàng)新和寫作特色。
圖書館 圖書館學 書評
對于一個資深圖書館員而言,從業(yè)30年可做些什么?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錢承軍先生新出版的自選文集《書海巡舟——高校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探論》一書,給了我們一些有益啟示。
該文集分三部分:上編(書與人)、下編(思與行)、附編(詞條、書目、索引)。其中上、下編為文集主體,共收入錢先生自1985至2009年間所撰寫的文章共33篇。
從數(shù)量看,算不上多產,卻忠實地記錄了錢先生從事圖書館工作30年,學習和研究方面的辛勤耕耘和可喜收獲;從內容上看,上編涉及圖書情報學、圖書報刊史、圖書評論和人物介紹等,下編主要為高校圖書館工作理論與實踐方面的一些思考和總結;從形式上看,上編主要是各類綜述、述評以及一些考證性文章,如《五四以來書院研究概述》、《本世紀以來書史研究概述》、《八十年代臺灣期刊業(yè)發(fā)展概述》、《論紙質工具書、電子版工具書和網絡工具書的緣起、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古代中國與日本、朝鮮漢籍流通述評》、《二戰(zhàn)期間的兩本書及兩個小作者》、《〈京報〉元勛——吳定九》、《關于傳記〈華羅庚〉的幾個問題》、《冰心〈小難民自述〉序及其他》、《明尼蘇達大學圖書館與〈福爾摩斯探案集〉》等,下編以收學術論文為主。
縱覽全書,特點如下:
一是資料豐富。一些文章中所列大量實例、圖表和統(tǒng)計數(shù)據,均為作者在一線工作實踐所得,如《淺論高校圖書館學生教學參考書管理工作》、《對高等師范學校學生閱讀情況的調查與思考》等。另一些文章則引用了大量的史料,這些史料均為作者辛辛苦苦、多方尋覓,上至國家圖書館、檔案館、下至各地市縣館與私人收藏,遠及海外所得,如《長征早期報道文獻及作者考略》、《抗戰(zhàn)時期的海外中文報刊》、《古代中國與日本、朝鮮漢籍流通述評》等。
二是分析精辟透徹,論證有理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如《高校圖書館應重視對民國文獻的保護與利用》一文,不僅對我國圖書館界民國文獻的現(xiàn)狀作了大量的實地調查研究,對其目前不盡人如意的保存狀況憂心忡忡,同時亦對民國文獻的保護和利用,尤其是在指導思想、機制建設、資金調配和技術革新等方面有獨到見解,并提出很好的建議。
三是編排嚴謹周密。該文集集綜述、史論、論文,及詞條、書目、索引于一體,為了方便閱讀,作者將不同形式的文章分別編入上編與下編,另加附編。各編的每一單篇則按時間順序及內容的內在關系適當排列,給人以整體上條理性、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強的感覺。
以筆者愚見,該文集最大的亮點,在于其相當數(shù)量的綜述類文章。
所謂綜述,是查閱了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shù)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
綜述具有綜合性、評述性、先進性的特點。首先,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fā)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進行橫向比較,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感和邏輯性,進而把握本專題發(fā)展規(guī)律和預測發(fā)展趨勢,這是綜合性的體現(xiàn);其次,要專門、全面、深入和系統(tǒng)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述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凸顯作者的觀點和見解,并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這是評述性的體現(xiàn); 再次,綜述不是寫學科發(fā)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這是先進性的體現(xiàn)。
由此可見,撰寫綜述,首先要求作者對論述的專題有相當?shù)难芯亢驮煸?,其次要求作者有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把握本專題發(fā)展規(guī)律和預測發(fā)展趨勢的能力,并得出作者自己的觀點。
錢承軍先生撰寫的這些綜述,無疑達到了上述要求。而其代表作當數(shù)《本世紀以來書史研究概述》、《抗戰(zhàn)時期的海外中文報刊》和《古代中國與日本、朝鮮漢籍流通述評》三篇。
《本世紀以來書史研究概述》一文,用典型的縱式寫法,以時間為經,向讀者介紹了中國書史研究的沿革、特點及成果。《抗戰(zhàn)時期的海外中文報刊》一文,采用橫式寫法,向讀者介紹了我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海外華文報刊的發(fā)展概況、歷史地位及發(fā)揮的積極作用與巨大貢獻。而《古代中國與日本、朝鮮漢籍流通述評》一文,則以縱橫結合式寫法,著重評述中日、中朝之間傳統(tǒng)文化雙向交流的源遠流長。作者以時間為經,縱向論述從魏漢直至清代,跨越1700余年空間的中日、中朝之間的漢籍(文化)交流,同時以地區(qū)為緯,橫向比較了同一朝代的中日、中朝之間的漢籍(文化)交流情況,文章所引資料之多、之詳,令人贊嘆。值得一提的是,該文已被翻譯成英文,并收入到由國際圖聯(lián)編輯出版的《中國書寫與印刷文化遺產和圖書館工作(The History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ting and Library Work)》(德國DE GRUYTER SAUR出版社,2010年3月版)一書中。
文集中的文章體裁多樣,資料翔實,論述具體清晰,體現(xiàn)了錢先生把握各種體裁的能力和學術研究的功底。上海圖書館館長、上??萍记閳笱芯克L吳建中先生特為文集題名增色;圖書情報學與期刊學著名學者、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倪延年先生也欣然為本書友情作序。
錢承軍先生以這部文集給自己三十年的學術生涯做了一個很好的回顧和總結,在文集出版之際,筆者有幸先睹為快,作為錢先生的老同學和老同事,我愿向廣大讀者介紹、推薦此集,并期待著錢先生不斷有新的學術成果問世。
GreatResultsof30YearsofHardWorking:CommentsonCruiseintheSeaofBooks
Li Zhongying
Library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China
CruiseintheSeaofBooksby Qian Chengjun was published by Qi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April 2010. This paper m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the book and reveals the originality in its cont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in its writing.
Library; library science; book review
G258
李仲英,男,1951年生,南京師范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