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紅
(撫順市東方德才小學,遼寧 撫順 113000)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新學期第一節(jié)語文課越來越受到語文教師的關(guān)注。教師怎樣上好第一節(jié)語文課才能促進學生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對一學期的學習有明確的整體認識與感知?教師對教材怎樣進行處理才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會學語文、學會語文的興趣及能力?這些問題促使教師更加重視新學期第一節(jié)語文課的設計。通過積極的研討與實踐,針對新教材人文色彩濃厚、整合性加強、單元主題突出、各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緊密等特點,筆者對新學期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1.教材的承接性
語文教材的知識、能力的編排特點是呈螺旋性上升的,很多知識點的出現(xiàn)是反復的。例如:“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這一知識點在三年級教材中就開始出現(xiàn),“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出現(xiàn)就更加頻繁了,它始終貫穿在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除此之外,在單元主題的安排上,各冊的教材也有相通之處。例如:每冊教材的第一單元都是以寫景為主的文章,如第八冊的走遍祖國的千山萬水、第十冊的走進祖國的西部就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應該準確把握教材承接性的特點,使學生明確語文學習是連續(xù)的、一貫的。本冊書的學習,既是上冊書的鞏固延伸,又是下冊書的鋪路基石,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的一環(huán)。
2.教材的整合性
新教材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編排,而且單元與單元之間、篇章與篇章之間、篇章口語交際與習作表達之間、導讀與回顧拓展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了教材的整合。因此,對教材的整體感知與把握不僅僅能使教師在頭腦中清晰地構(gòu)建知識樹,對于學生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教師應引導學生閱讀整冊教材,讓學生了解整冊教材的編排體系和學習的重點、難點,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己的、有實效的學習計劃,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自我學習和自我檢查。
3.教材的目標性
新教材將知識點融入各個單元的學習中,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仔細地鉆研教材,認真地分析教材重點、難點,從而更好地自我挖掘和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師生共同學習,課堂上相得益彰。進入第三學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已經(jīng)逐漸形成,對于教材中的篇章基本能夠獨立閱讀,因而第一節(jié)課對教材的整體瀏覽就顯得更為重要。怎樣讓教材變成學生自己的學習用本?學期初學習目標的制定相當關(guān)鍵。那么,在第一節(jié)課上幫助學生讀懂整本書的編寫意圖和目標體系絕對是舉足輕重,而非畫蛇添足。有了明確的目標,學習的過程會顯得更有意義。
為了突出以上教材設計的特點,筆者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整體感知
面對新的教材、新的學期,學生的學習欲望是極高的,因此,教師尋找興趣點比較容易。首先,教師用充滿情感的語言渲染氣氛,或幽默、或詩意、或激情、或引發(fā)思索,只要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都可以嘗試。一篇文章需要整體感知,一冊教材也需要整體感知,整體感知有助于學生對教材的全面把握,有助于學生構(gòu)建清晰的知識體系。如導入時可以這樣說:“同學們,聽說猶太人把書放到剛剛降生嬰兒的鼻子前,讓他聞書的味道,他們認為書是有香味的。書真的有香味嗎?這節(jié)課老師就要和大家走進新書,共品書香。”具體的導入還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①抓文章作者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上學期我們認識了在書店竊讀的林海音,在本冊書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中,我們還會與她相遇。想知道這位老朋友又要與我們分享怎樣的感受嗎?快快走進新教材吧!”②憑借文章內(nèi)容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③靠知識點抓聯(lián)系感知文本。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哪種導入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走進文本,以濃厚的學習興趣、自信的態(tài)度迎接新學期的語文學習。
2.讀書思考,明確目標
(1)掃讀目錄,明確學習內(nèi)容
一掃讀目錄,明確各種篇章的比例和本冊的學習要點。以第十冊教材為例,通過布置掃讀,讓學生明確本冊教材共設計7個單元,一次綜合性學習、7個口語交際、7個習作表達、精讀篇章14篇、略讀14篇、選讀課文7篇,二會字200個、四會字150個。
二掃讀目錄,根據(jù)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連接方式為選讀課文做好鏈接。
三掃讀目錄,知作家。安排布置學生,通過掃讀和查找將作者寫到各篇文章的標題處。
(2)讀導讀、回顧拓展、生字表,明確學習目標
一讀導讀,明確8個單元的學習目標(布置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也可分組安排不同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學習后再匯報)。通過導讀的閱讀,學生很容易找到每個單元的訓練重點,然后將這8個重點批注到目錄中各單元相對應的空白處。這樣的安排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有目標可依,接下來布置學生根據(jù)目標思考,有哪些方法可以達成目標。
二讀回顧拓展,再次鞏固訓練重點。到了五年級我們的交流平臺已經(jīng)變成了回顧與拓展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以一個內(nèi)容為例講解單元目標。
三讀生字表,使學生明確自己哪些生字是認識的,哪些生字是陌生的。面對陌生的生字做上標記,在預習的時候?qū)δ吧纳旨訌婎A習和認識,尊重不同學生的識字基礎,可以使學生的生字學習更加扎實有效。
(3)讀口語交際和習作表達,明確習作目標
一讀口語交際,明確交際內(nèi)容,找出與課文的聯(lián)系點。
二讀習作表達,明確習作內(nèi)容,分析出本冊教材的習作重點和新習作內(nèi)容。例如:本冊教材7個習作點分別是“手拉手活動寫書信”、“難忘童年”、“發(fā)言稿”、“印象最深的事”、“縮寫”、“寫一個印象深刻的人”、“自由習作”。通過這7個習作點很容易發(fā)現(xiàn),本冊的習作重點為寫人的文章,新增了“發(fā)言稿”、“研究報告”兩項內(nèi)容。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時應關(guān)注什么一目了然,學生對于習作學習也做到了心中有數(shù)。
3.精挑細選,明確熱點
學生的學習需要引導,但也應因人而異,每個孩子對新教材會存在著不同的困惑和沸點,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學會確立自己學習的難點和自己喜歡的熱點,然后依據(jù)其內(nèi)容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
4.總結(jié)升華,回顧展望
回顧自己的學習心得,學生很容易歸納出自己的整體學習內(nèi)容并制定出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共同學習,在師生交流中,在生生討論中,學生的學習得到了總結(jié)和升華。
總之,教師能站在為學生終生學習和發(fā)展的角度,以為學生服務的態(tài)度去指導和參與學生的學習,才能設計出合理、科學的教學過程。精心設計好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能了解學生的差異,能更加準確地把握學情,為本學期的工作創(chuàng)設一條綠色通道。學生也明確了一學期的學習目標,對于下一步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shù),學習過程中能夠有章可循,為本學期的學習開個好頭。這樣做既有利于教師更好地教,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可謂事半功倍,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