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110034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教學的思考
吳琳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110034
本文著眼于目前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采用模塊教學、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人才。
教學改革;模塊教學;實踐技能
電子電工技術是從事裝備制造業(yè)生產一線各崗位工作工程技術人員必備的基本技術?!峨娮与姽ぜ夹g》課程是機電類、機械類各專業(yè)開設的一門職業(yè)基礎課程。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知識容量大,涉及面廣,理論抽象,學生普遍感覺電工電子技術課程難學。二是教材落后,大多數教材都只是對本科教材《電工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的壓縮板,重視理論知識分析與公式推導,還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高職高專實用性實踐性原則。三是高職類學生自身學習熱情不高,鉆研能力比較弱,影響教學質量。
針對以上問題,本人對《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采用模塊教學模式[2],改革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針對機械類、機電類各專業(yè)所面向的職業(yè)崗位和工作過程,結合職業(yè)標準,以培養(yǎng)為主線,在課程內容的上實現(xiàn)理論實踐一體化。
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是教材改革。教學時,應在對現(xiàn)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取舍的基礎上,全面組織編排教學內容,引入模塊化教學。教學時選用校本教材,教材分為六個模塊,每個模塊有相關的技能訓練。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根據需要,選取不同的教學模塊。模塊的課程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對一些復雜的理論推導和應用較少的難記的公式,該減的則減,避免學生產生厭學現(xiàn)象,同時,要體現(xiàn)專業(yè)特色。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電工電子技能考試改變了原來只憑閉卷考試給成績的方法,制定一套系統(tǒng)完整的考核方案。期末考試包括理論、技能、上課表現(xiàn)三部分,理論部分主要是筆試。期末考試占50%,技能訓練占30%,平時上課占20%。通過筆試促進學生對實踐操作基本知識的掌握;技能訓練可檢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實踐操作的能力;上課表現(xiàn)的考核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以上就是我們教學實踐中粗淺的體會與做法,還有待于進一步改進與提高??傊?,在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要采用靈活、實用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獲取與運用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有所用,適應社會需要,提高電工電子授課的教學質量。
[1]李先祥.電路課程教學改革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2 , (2)
[2]任淑.電工電子專業(yè)模塊化教學探討與實踐 [J ].實踐與探索 .2007,4: 83~84
[3]郭揚. 尋求職教理論與實踐結合點[J ]. 職業(yè)技術教育.2001, 2 :21~22
[4]吳沁園.關于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7.
[5]李震, 朱昌平, 范新南, 等. “3 +1”教學模式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 24(1) : 128-130
吳琳(生于1983年),女,漢,籍貫鞍山,遼寧廣播電視大學,職稱助教,理學碩士。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