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維
為探討健康教育對高脂血癥的影響,我們于2008年8月2009年8月對96例高脂血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8月以后在我院體檢,被查出高血脂但沒有住院的病人96例,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齡32~68歲,平均50歲。所有入選者都表現(xiàn)為血清總膽固醇或三酰甘油高于正常值,人選者能獨立或在家屬陪同下完成健康教育。
1.2方法
①疾病知識宣教:通過講解、圖文宣傳等方式進行宣教,使病人及家屬增強對高脂血癥基本知識及并發(fā)癥的認識。通過衛(wèi)生知識的普及提高病人對高脂血癥危害性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對醫(yī)生為其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的依從性。②飲食指導:無論哪一型高脂蛋白血癥,飲食治療是首要的基本治療措施,應長期堅持。飲食治療的總目標是降低已升高的血脂水平,維持營養(yǎng)上的合理需求,控制體重。飲食安排應限制總能量,做到“四低一高”,即低脂(每日≤30%總能量,動物性脂肪≤10%)、低膽固醇(每日≤300mg)、低碳水化合物和高纖維素,戒煙限酒并減少鹽的攝入。一日三餐能量適宜的分配比例為早餐占30%,中餐占40%,晚餐占30%。把常用食物的成分、能量供給制成圖文并茂的小冊子,贈送給病人。③運動指導:體育鍛煉可消耗能量,減輕體重,也是非藥物調(diào)脂治療的措施之一。堅持長期運動,提倡低強度、長時間的輕量運動。體力活動可增加能量物質(zhì)的消耗,促使血漿LDL—C及TG水平降低,同時升高HDL—C水平?;顒恿扛鶕?jù)病人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而定,提倡循序漸進,不宜劇烈運動。如快走、慢跑、打太極拳、游泳、跳舞、爬山、打乒乓球等都是適宜的運動方式,是保持體重的理想方式。每次運動30~40min,以運動中不感到疲勞氣促為度。④心理指導:指導病人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生活規(guī)律,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自覺配合飲食、運動鍛煉。⑤檢查病人落實情況:病人不良行為的改變涉及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由于現(xiàn)代社會競爭性強,生活節(jié)奏快,工作緊張等導致病人不能長期堅持。通過電話、信件、座談會的方式對病人進行督促,使其能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結果
健康教育6個月后病人不良生活方式及不合理飲食改善情況見表1,健康教育前后血脂水平比較見表2。
3討論
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飲食,減少能量攝入,控制體重,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對于高脂血癥發(fā)生的預防及發(fā)展的控制甚至逆轉都是必需而非常有效的。要控制好血脂,需駕駛好“五架馬車”,即教育與心理、飲食、運動、藥物和監(jiān)測。通過健康教育,病人的疾病保健知識有很大提高,不良生活方式得到很大改善。健康教育后病人的TG、TC、LDL—c較前有明顯降低,HDL—c升高,說明通過以上教育措施,使病人的“知、信、行”統(tǒng)一,能有效地把血脂控制在適當水平。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高脂血癥病人,除了與煙酒嗜好、飲食行為有關外,還與肥胖、缺乏鍛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癥有關。高脂血癥是一種脂肪代謝性疾病,是脂肪過剩在人體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而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由于肥胖和高脂血癥與脂肪肝、高血糖等疾病發(fā)生有密切關系,高血糖可致特異的組織損傷,廣泛地引起全身微血管、大血管、肌肉、脂肪、胰腺β細胞等功能和結構改變,引起胰島素抵抗,從而導致一系列慢性病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據(jù)統(tǒng)計,高脂血癥、肥胖合并高血壓的人患脂肪肝的概率是二者都正常的人的2.68倍,提示要重視高脂血癥相關因素的防治。高脂血癥本身不產(chǎn)生明顯癥狀,發(fā)病時不易被人們重視,但它是一種潛在的危險因素,對人們的身體狀況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要定期檢查身體,早期發(fā)現(xiàn)病情,及時進行治療。
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大量進食動物內(nèi)臟、海鮮等高膽固醇食物,加上吸煙飲酒和體力活動明顯減少,使高血脂人數(shù)增多。流行病學調(diào)查表明,高血脂與人群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大多數(shù)人對高脂血癥的危害性認識不足,認為無癥狀不予理會。健康教育觀應著眼于人們行為的改變,強調(diào)“知、信、行”的統(tǒng)一。通常情況下,健康行為的形成知識是基礎,信念是動力,通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的健康的行為觀念。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高脂血癥病人建立有利于康復的健康行為,改變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使病人的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4參考文獻
[1]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29
[2]陳洪麗,高脂血癥的營養(yǎng)食譜設計[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6:30—32
[3]韓巧英,錢艷芳,對高脂血癥病人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05,19(SB):1534—1535
[4]諸駿仁,血脂異常防治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2,30(11):641
[5]包世敏,趙菲,行為干預對高脂血癥病人血脂水平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5,40(11):836—837
[6]陳灝珠,實用內(nèi)科學[M],第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