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個小社會,群體內(nèi)的成員相互作用和影響,共享著特定的目標和期望。但當一個人(或一部分人)的目標和期望達不到或出現(xiàn)偏差時,就會有一些消息(猜測或謠言)在私下里傳播,這就是小道消息。小道消息大面積地迅速傳播,對學校效能的影響是巨大的,它會以訛傳訛,混淆視聽。因為小道消息是私下里的個人行為,囿于個人的檢驗手段、判斷能力和道德品質(zhì)的欠缺,小道消息很難充分保證其客觀性和全面性,因而就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張冠李戴、甚至無中生有的錯誤。因此,很多校長對小道消息都深惡痛絕。
為了有效避免小道消息的傳播,不少校長可謂煞費苦心,有的采取消極的辦法,讓大家忙碌起來,這樣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傳播了,甚至還規(guī)定教師上班時間不能串辦公室;有的采取常規(guī)的辦法,一旦聽到小道消息就親自盤問和追究,直到查出源頭;有的采取積極的辦法,在更大范圍內(nèi)更快捷地發(fā)布正式信息,但由于缺少開誠布公的溝通,有“信息過濾”嫌疑,因此,小道消息在學校里很難銷聲匿跡。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從理論上說,小道消息的產(chǎn)生在于信息的不對稱,由于學校管理層不能快速充分地傳播人們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從而造成小道消息的傳播;從客觀上說,團體、小組或小集團是小道消息和謠言的源頭,也就是說只要人們聚集在一起,就會去傳播那些未加確定的消息,發(fā)布者的想象力在發(fā)布時得到呈現(xiàn),而聽者的好奇心也得到了滿足。因此,對于小道消息,應做到具體分析、正確處理?!靶〉老ⅰ钡奶攸c之一是傳播中滲入了個人感情色彩,常常偏離事實。但是,經(jīng)驗告訴我們,某些“小道消息”反映了教職工的需要、意見、情緒、態(tài)度和思想傾向,對改進學校工作也是一種有價值的信息。所以對“小道消息”的態(tài)度應是引多于禁,重視而不鄙棄,區(qū)別對待。其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校管理氛圍,使具有積極意義的“小道消息”成為強化管理的動力,如合理化建議、對不正之風的揭露和師生需求信息,等等。
小道消息是一把“雙刃劍”,既可怕,又神奇。一個有心計的領導人往往通過心腹掌握著大量的小道消息,同時也有意識地通過小道消息的渠道把自己的意思透露出去,以加強對組織的引導和控制。上海原北郊學校校長鄭杰就曾坦誠地表露自己的心聲。有著多年管理經(jīng)驗的他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學校中傳播的小道消息的真實性達到了75%。假如沒有小道消息,他可能根本沒有辦法完全掌控學校的局面,因為任何一位教職工都不會將他們最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擺在校長的面前,僅憑他不多的幾次“巡視”,根本不會看到所謂的真相,而中層干部又未必會將真實情況如實匯報。但“群眾的眼睛又是雪亮”的,鄭杰校長正是利用這些在教職工中快速、廣泛傳播的小道消息,趕在一些事件未及惡化之前,果斷而從容地做出決策。同時,他還巧妙地利用小道消息為實現(xiàn)正式政策或程序鋪設一條迂回的渠道。譬如他在做出一項正式的重大決策之前,會先非正式地發(fā)出一些與其意愿相反的消息,有意助長人們?nèi)鞑ィ涂梢越邮盏揭恍┓答?,由此探明教師的心理底線,從而為自己以后的正確決策提供有益的借鑒和成功的鋪墊。
由此可見,小道消息和其他的萬事萬物一樣,都是有兩面性的,任何一種高壓和不正當?shù)膲褐?,只能讓小道消息潛滋暗長,讓學校管理誤入歧途。因此,作為一名明智的校長,對于小道消息就應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管理,充分發(fā)揮小道消息的正面效用,以更好地為學校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