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參加“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第四次評估定級工作”,分析、總結了崇左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途徑與對策。
[關鍵詞]評估;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1;G258.2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41(2010)06-0061-03
2009年7月27日至8月3日,為了配合文化部在全國開展的“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第四次評估定級工作”,崇左市對參加評估的6個縣級公共圖書館進行了評估。本文從此次評估入手,探索縣級圖書館的發(fā)展對策。
1 評估開展情況
這次評估工作按照文化部頒布的《縣市級圖書館評估標準》和《縣市級圖書館評估細則》,從辦館條件,基礎業(yè)務建設,讀者服務工作,業(yè)務研究、輔導、協(xié)作協(xié)調,文化共享工程建設,管理,表彰,獎勵等7大部分進行評估檢查。其中辦館條件指標分值是240分,基礎業(yè)務建設指標分值是255分,讀者服務工作指標分值是260分,業(yè)務研究、輔導、協(xié)助協(xié)調指標分值是90分,文化共享工程建設指標分值是50分,管理指標分值是85分,表彰、獎勵指標分值是20分,總分為1 000分。參加評估的崇左市6個縣級公共圖書館得分情況見表1。
從公共圖書館7大指標得分情況來看,崇左市公共圖書館總體發(fā)展情況不容樂觀。6個圖書館總平均分只有680.5分,屬中等水平。
2 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主要成績
2.1.1 基礎業(yè)務建設較為扎實。在6個縣級圖書館中,各館在文獻標引與著錄、目錄設置與組織管理、藏書組織管理等項目上得分較高,說明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較標準、規(guī)范。由于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各不相同,業(yè)務建設也各有特點。比如龍州縣圖書館新增藏量購置費只有4萬元/年,通過贊助、捐贈等辦法彌補購書經費不足,圖書年入藏量達到3 600多種。憑祥市圖書館雖然硬件投入不足,但他們采用職工集資的辦法購買計算機來進行地方文獻數據庫建設。
2.1.2 讀者服務工作盡心盡力。崇左市幾乎所有的圖書館都存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但卻能克服困難堅持正常開館,且節(jié)假日不閉館,每周開館時間不低于56小時,有的圖書館甚至超過60個小時。同時還能做到為弱勢人群服務,提供送書上門、送書下鄉(xiāng)服務。大多數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開展得較好,并且注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除了為領導機關、科研單位提供信息服務外,還面向基層、面向農村,編印《致富信息》《科技簡訊》等信息小報,取得了很好的服務效果。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社會教育與用戶培訓等工作開展得較好,深受群眾和讀者的喜愛和歡迎。
2.1.3 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在“管理”一項中,幾乎所有的圖書館都得了滿分。這說明各圖書館都很重視管理工作,能通過管理來彌補硬件設施的不足。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2.1 基礎設施差?!犊h市級圖書館評估標準》中建筑面積項的最高分值為15分,我市6個縣級圖書館中只有1個達標;閱覽坐席和少兒室坐席兩項的最高分值為20分,6個圖書館中得到滿分的只有憑祥市圖書館。
從表3來看,年財政撥款經費超過40萬元以上的圖書館只有1個。在專項購書費單列中,6個館均在4萬元左右,其中最高的憑祥市圖書館也只有5萬元。投入經費少,自然會影響到圖書文獻資料入藏量、年外借冊次、年流通總人次、服務網點、檢索咨詢服務等一系列評估項目的得分。
2.2.2 現代化技術裝備缺乏。缺乏現代化技術裝備,使得數據庫建設、自動化和網絡化建設、網上資源搜集與加工、從編目中心下載數據等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導致這些項目得分較少(見表4)。
2.2.3 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從這次參加評估的6個圖書館館員的學歷水平來看,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占職工總數之比均達到50%以上,最高的是扶綏縣圖書館,達到了80%,最低的是龍州縣圖書館,只有54%。然而在這些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從正規(guī)院校畢業(yè)的為數不多,具備圖書館學、圖書館情報學學歷的人員更是寥寥無幾。這種情況與發(fā)達地區(qū)圖書館相比差距很大,與新時期圖書館發(fā)展的要求相距甚遠。
3 對 策
3.1 加快立法進程,確保圖書館事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
在依法治國的今天,建立適合我國圖書館工作的《圖書館法》對于各級公共圖書館,尤其是縣級圖書館的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國家不僅需要運用行政手段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指導社會信息活動的政策,更需要通過立法來確定圖書館的性質、任務和作用,并在圖書館建設、[JP2]管理、經費、人員、設備等方面從法律上加以明確,通過這樣的法律保障,使圖書館發(fā)展有法可依,可以避免經濟的、社會的以及人為的不利影響,使圖書館發(fā)展走向正軌。[1][JP]
3.2 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對圖書館重要作用的認識
轉變那種將圖書館看做軟投資、軟指標的偏見,使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黨政領導認識到,建設、管理好圖書館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之一,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根據我市公共圖書館的現狀,圖書館應加大宣傳力度,讓地方領導和社會充分認識到圖書館在建設先進文化和發(fā)展經濟中的重要性,才能夠把圖書館的建設作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才會有更多的投入。
3.3 加大圖書館建設的經費投入
3.3.1 圖書館應向地方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及時反映情況,爭得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使他們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時,把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納入當地社會文化發(fā)展規(guī)劃之中,通過這種法制手段來保證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
3.3.2 保證圖書館事業(yè)較充裕的發(fā)展經費,并逐年有所增加。財政在撥足人頭費和必要的行政辦公費用的前提下,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圖書館事業(yè)經費,根據經濟增長水平和書價上漲等情況不斷提高和增加額度,并將購書經費單列,實行??顚S谩?/p>
3.3.3 圖書館還應該以自身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為手段,用一切資源和技術服務大眾、服務社會,以期用較好的社會效益贏得政府和社會的重視、支持和關注。
3.3.4 主動爭取社會各界的捐獻和贊助。如龍州縣圖書館,他們從2008年起經過多方努力,積極聯系新聞出版單位、香港文教社團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計獲贈圖書8 000多冊,有效地緩解了該館藏書量的不足。
3.4 加強隊伍素質建設
人才是圖書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建立一支訓練有素、結構合理、具備現代化素質的專業(yè)人員隊伍對圖書館事業(yè)長期穩(wěn)定、健康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在科技迅速發(fā)展的現代社會,圖書館的發(fā)展急需復合型人才,除圖書館學、情報學的專業(yè)人員外,還需要一些其他學科的人才,如計算機、外語、法律、經濟、文史哲、數理化及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1]
3.4.1 建立考核競爭機制。定期對圖書館館員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者給予必要的行政警告,確實不能勝任崗位的堅決淘汰。用嚴格的制度強化培訓力度,提高每一個館員的業(yè)務能力,以滿足現代化圖書館服務的工作需要。
3.4.2 鼓勵在職員工參加不同學歷層次、圖書館專業(yè)技能的教育培訓,以此改變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提高能力水平,從整體上提高圖書館員的綜合素質。
3.5 加強各界的協(xié)作協(xié)調,實現資源共享
資源共享是公共圖書館實現降低成本、互通有無、優(yōu)勢互補、方便讀者、有效增值的快捷途徑。要加強政府宏觀指導、規(guī)劃、激勵、調控的職能,通過立法和制定相關政策來改變公共圖書館各自為政的分割局面,實現資源共享。共享的對象包括圖書館界、信息界、各種聯機信息檢索系統(tǒng)、網絡等。聯合采購、分工收集、分擔保存、合作編目、文獻傳遞、互惠借閱等是資源共享的有效手段。以現代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為依托、以規(guī)范標準化為原則的文獻信息保障體系是信息資源共享的最佳模式。[2]
[參考文獻]
[1]孫喜喜.圖書館事業(yè)科學發(fā)展[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58—60.
[2]張勝梅.圖書館事業(yè)科學發(fā)展[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88.
[收稿時間]2010-08-05
[作者簡介]陸新寧(1955—),男,大專,館員,崇左市圖書館館長?!た蒲许椖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