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像空氣一樣散布于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它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前幾年,相當一部分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背景下,置國家“五育并舉,德育為首”的教育方針于不顧,在實際工作中把德育和智育割裂開來,甚至對立起來。為了不影響升學率,德育一手軟,智育一手硬,德育工作成了“說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擺設。
怎樣讓德育回歸真實?近兩年,我校圍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學生生動活潑發(fā)展”的辦學理念,做了以下探索。
做好兩項工作,讓德育在新生入學初期開好頭、起好步
一方面,做好學前教育工作。六年級學生畢業(yè)考試后,學校向每一個學生發(fā)放了校本教材《心靈的雞湯》,并給學生推薦5本書——《史記》《三國演義》《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海底兩萬里》,讓他們在假期閱讀。
另一方面,做好銜接教育。學校把秋季開學第一個月定為紀律教育月,組織學生開展“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百日強化”活動:開展學法講座,讓學生進行學習方式轉變的銜接教育;組織學生學習衛(wèi)生、升旗、課堂聽講、自習、作業(yè)、晚自習等7個方面的標準;推薦名人勵志書籍,要求學生樹立初中階段的目標。
用好一個載體,通過課題研究,把德育抓實抓細
2008年春季,平頂山市教育局組織初中校長到教育發(fā)達的江蘇等地考察??疾鞖w來,結合實際情況,我校開展了“三省、兩改、一做”教育,并把它歸結為一項德育模式。該德育模式后來報請省教育廳批準立項,現(xiàn)為省教育廳規(guī)劃課題。
“三省”就是要求學生每天反省自己“你今天亂扔垃圾了嗎?你今天說臟話了嗎?你今天有進步嗎?”“兩改”就是“改掉不良行為習慣,改掉不良思維習慣”。“一做”就是“做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民的文明人”。
學校開展“三省、兩改、一做”是分三步走的:吸收、內化,查不足、找差距、樹典型,鞏固提高。經(jīng)過不懈努力,目前學校已形成可喜的局面:衛(wèi)生好起來了;學生的思維習慣有了轉變,少了說謊掩蓋的行為;小手拉大手,家長也參與到了這種德育模式中,學生還幫家長改掉了不少不良習慣。
實施好一項改革,變單一評價為多元素質評價,凸顯德育的地位
從去年開始,學校推行評價制度改革,由單一的學習效果評價改為多元素質評價,更加注意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每次期末考試后,學校不僅評定“三好學生”,還評選“學習成績進步顯著學生”“體育藝術特長生”“行為習慣文明學生”。每次段考以后,學校都要召開表彰會,既表彰班級前10名學生,又表彰單科優(yōu)勝學生、進步顯著學生、“三省、兩改、一做”優(yōu)秀生、為班級作出貢獻的青年志愿者等。有的班級設的獎項更多,評價更加多元化,學生受獎面更大,多的幾乎達到75%。在學生受表彰的同時,學校還給家長發(fā)去賀信,以引起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關注。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蔽覀冞@樣做不僅僅是變革評價形式,更重要的是想體現(xiàn)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讓每個在不同方面有進步的學生都能得到肯定,都能體會到進步的快樂、成長的喜悅,同時希望并促使家長更加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