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西相識多年,他給人最深的印象,概括起來是兩個字:大氣。然而品畫不等同于品人,品人式的畫評,容易流于隔靴搔癢而不得要領,容易陷入對畫作的過分主觀而喪失必要的獨立性。
善于表達的人是有福之人,而善于以藝術的形式來表達內心世界的人,則更是上蒼的恩賜。然而,如何以藝術的形式完整、及時地表達內心世界復雜的變化與涌動,這其實需要諸多條件與時機,比如技法,比如風格,比如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作者本身對人世的思辨力、感悟力等等。因此,繪畫創(chuàng)作,在大多數(shù)時候,并不能完全同步于繪畫作者本身的思想,有時是滯后,當然,也有時是超前的。
因此,我在解讀阿西花鳥畫的時候,便時常感受到不同的階段性主題穿插其中:生命的自然,內在的掙扎,和諧的境界。
阿西的畫室偏于城市一隅,畫室后庭種植了各種當?shù)貥O普通的植物,或開些小花,或綠草蔥蔥。阿西將他的畫室戲稱為“平常花草堂”,可見他對這些平?;ú莸南矏?。然而,正是對這些不經(jīng)意、不刻意的平?;ú莸南矏?,構成了阿西大部分花鳥畫的題材與結構形式,即構成了他花鳥畫最基本的范式:“師法自然,歌頌生命?!?/p>
師法自然,歌頌生命,應當說是中國畫一個永恒的技法形式與內容主題。然而很多中國畫作者,在師法自然到了一定階段之后,往往會急于追求形式上的變革與主題上的更新,最后拋棄自然范式。而阿西則沉穩(wěn)執(zhí)著、一以貫之堅持這種最樸實的花草繪畫范式與內容主題,不浮躁,不急功近利,敬畏自然之法,歌頌生命永恒。于是,我們才從他的畫作中,看到了對自然范式的獨特概括與簡約表達,看到了他感悟出的獨特用筆與大膽用墨。他不拘泥于所謂過多的技法,沒有沉湎于過多細節(jié),簡簡單單的幾棵花草,便將主題訴求表達得淋漓盡致。故而有畫評者這樣論到:“松散的墨跡間頓時涌現(xiàn)出陳淳、徐渭、虛谷等一堆的名字來,而當面對面坐下來談起花花草草時,眼前清晰地感覺到的只是一個散淡里透著一絲執(zhí)拗的阿西兄。筆由心使,墨由心化,其筆墨間也應是這樣的吧”。然而我以為,阿西最讓人感動的,是他畫作中那種透過簡單與簡約所涌現(xiàn)出來的挺拔的生命感悟與昂揚的內在張力:他的每一棵花草,無不在平凡的亂石塊中或似有似無的泥淖中,固執(zhí)地舒展著身軀,張揚著噴薄的生命。品阿西的平?;ú?,你會感動得想流眼淚。
阿西的寫意花鳥,在形式上是風格獨具的。一般來說,寫意花鳥并不取巧:它不容易進行宏大敘述,亦沒有工筆的精雕細琢,一不小心,還容易陷入“文人高仕”的抽象晦澀,或進入斑駁陸離的華麗表達,因此,要在寫意花鳥中,開創(chuàng)出自己獨特的意境,其實并不容易??梢哉f,風格是一個畫家的生命,對花鳥畫來說,尤其如此。
如何形成自己的風格?如何表達自己獨特的審美取向?如何成為“唯一”的花鳥畫家?在阿西的畫作中,我們覺察到了他的思考、追求與內心的掙扎。宏大的主題不等同于宏大的敘述,哲思的追求亦不一定能實現(xiàn)完美的表達,因此,主題與思辨性并不是實現(xiàn)宏大敘述的必然條件。在我看來,開闊的意境與完美的藝術表達才是實現(xiàn)宏大敘述的基礎。然而平凡的一花一草與宏大的命題、生機盎然的花草與寫意的筆墨表現(xiàn)之間,存在著主題柔弱、不易表達細節(jié)的障礙。若要形成自己獨特的寫意花鳥風格,突破這些障礙是首要的前提。如何突破?如何解放自己?我們在阿西的畫作中不斷看到嚴格于“取法自然”的繪畫范式中努力掙扎、不斷嘗試的種種突圍,看到了在他平凡花草里,努力突現(xiàn)的生命張力、結構上的化境和筆墨技法上的獨特運用,更看到了他近期以來越發(fā)傾向的大幅制作,如:《花瓶》、《一路山歌一路花》等,風格更鮮明,張力更顯著,筆墨更老辣,立意更開闊。真是以小搏大、巧撥千鈞之作!
其實品畫最終還不能離開品人。傳統(tǒng)的花鳥畫,更容易表現(xiàn)形式上的雅麗,而不容易進行主題內涵的演進。而阿西的花鳥畫作,可以說是野性十足——無名花草,恣意生長,且有草必有花,草澀而花潤——選擇南方的普通花草作為選材立意的主要具象,擷取平凡草木野花綻放的一瞬間,構圖拙野,草木枯澀,而花朵滋潤,品其畫仿如有無形的野花鋪滿畫面,而野花的清香襲面而來。阿西的這種審美取向,可以說既是他對傳統(tǒng)花鳥畫立意的突破,也可以說是他努力進行宏大敘述的風格升華,這其中種種技法與立意上的矛盾調和,想來也必是經(jīng)過了相當一段時期的掙扎吧。幸好阿西為人大氣,溫文儒雅,靈氣逼人,所以才能夠將此種種矛盾化解,達到超然和諧的境界。
我很期待當阿西的花鳥畫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時將是一個怎樣的形態(tài)?他在中國花鳥畫壇上又將如何寫入濃濃的一筆?■
(張東,廣西美術出版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