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來,心里老感覺有什么事情沒做好,但所有的計劃里又查不到何事。這到底是什么事情呢?今天查看日歷,發(fā)現(xiàn)后天就是清明節(jié)。于是,我忽然發(fā)現(xiàn)幾天來心情一直莫名煩躁的原因……
清明節(jié)又來,嫂母情深的大嫂卻駕鶴西去!但我還有要說的話沒說、要做的事沒做,尤其是我已經打聽到有位高水平的醫(yī)生要來縣城想請他給大嫂看病還沒看時,大嫂她就去了!實現(xiàn)這些發(fā)自內心的“報答”本是簡單的事,現(xiàn)在竟成了我今生永遠的痛,我該向誰抱怨?
清明節(jié),我要是再回老家,誰還會老遠就迎接我?誰還會問我近來的工作怎樣、生活如何?誰還會早早地給我燒水、做飯,并讓在家的侄子或侄女送飯到我的手邊?誰還會在我離開時,將自己不舍得吃的農產品執(zhí)意綁到我的自行車后座上,并說“對他嬸子講別嫌少……”
我的天!我真的不敢想象,這人咋說沒就沒了呢?人在世時,這也節(jié)省,那也節(jié)儉,專等富裕時再犒勞自己;親人在一起時,這也不想直接說,那也不愿意表達,總想著不好意思說出心里話,想等著“將來”合適時再講……可是,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深深的后悔!就辛勞一生的大嫂而言,辛勤、耐勞和節(jié)儉是她一生的習慣,可是在我的記憶里她一生也沒在飯館里用過餐!經常不回老家的我,本想著有好多話要給她講,譬如我想對大嫂講,等到春天天氣轉暖,我就租一輛車拉著她到省城去看病,并請她放心,現(xiàn)在的醫(yī)術能治好她的病!可惜這些話我沒有直接說給她,只是想等等,或者自己去做就行了,沒必要說出來,可現(xiàn)在真的沒有機會了!要是大嫂知道我的計劃,說不定就不會在無雪的冬天那樣匆忙地離開!說不定大嫂知道縣城的醫(yī)生雖看不好她的病,但大地方的醫(yī)生能看好她的病,她的內心可能就有新的希望,身體就不會那樣快地衰弱!如此,我的“計劃”也許就有實現(xiàn)的那一天——用我僅有的積蓄做出令我今生欣慰的事情——看好大嫂的病!畢竟,大嫂對我是嫂母情深呀!
在我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病故了,是大哥大嫂教我做人、供我讀書的。好景不長,辛勞過度的大哥就因急病不治而逝,留下大嫂承擔“家”的重任。于是,大嫂半夜起來給我蒸饃便成了常事、必做的事(那時上學是要背饃的)。當時,即便是純紅薯面窩窩頭,也得經過復雜的程序——紅薯先削片曬干,用石臼砸碎后再用石磨推(那時落后的農村很少有磨面機),然后用籮籮成面,最后加工成饃。同時她還要照顧幾個孩子,那時的日子是如何的艱難,其中的味道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體味。所以我感到,后來我能考上大學,走出農村,其實就是大嫂用石磨推出來的呀!
患難見真情。昔日艱難的日子里,大嫂用泥土一樣的品質付出著:用不舍得吃的雞蛋給我備考;用外出“行乞”得來的“蒸饃”塊(要的飯不可能都是整個饅頭)給我充饑;忙碌完一天后,疲憊的她就著燈光為我做鞋……大嫂用一生的言行證明著自己——恪守善良、肩負責任、默默付出、一生無悔。這可以從如何對待我的學業(yè)上看出來——
我清楚地記得,在我上初一時,大嫂的負擔特別重——幾個侄子都小,當時的農村又特別艱苦,家中的糧食根本不夠吃,沒辦法的時候,大嫂毅然決然地到外邊“要飯”。有一次,一位鄰居大叔看著因過度操勞而生病的大嫂太可憐,就當著我的面對她說:“他嫂子,你別太要強了,我看干脆別讓青青(我的小名)上了,咱村那么多人上學都沒有考上的,上也是瞎上。青青不上了,也好幫你的忙,也省得多花費了?!碑敃r,大嫂笑笑對大叔說:“他只要能吃苦,不愿下學,我就供他吧,反正不能耽誤他?!贝笫逡姶笊┤绱藞詻Q,就對我講:“那就看你了,以后可別忘了你大嫂呀!”記得當時我沒言語,只是從內心里生大叔的氣——多管閑事。其實當時他說的也沒錯,大嫂也完全可以讓我停學,因為當時我們村確實沒有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同時,我對大嫂如此擔當責任——要知道她可以推脫掉責任的——很是感激,就暗暗下定決心:必須考上,給大嫂爭光,也給自己謀條出路!
可是,學校生活對我來講是異常艱苦的,不聽話的身體還常常生病,也自然有抱怨、退學等想法,但每想到家中大嫂那樣艱苦硬撐,我也就咬咬牙堅持住了。我之所以在中學時代以及從事教育工作后能吃下別人吃不下的苦,除了生活給了我鍛煉以外,很重要的因素,應是大嫂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和待人的準則教育和影響了我!大嫂雖然沒有口頭教育過我什么大道理,可是,無論多難她都用鄉(xiāng)下人特有的方式走過來,而且是那樣的堅定。真的,就僅僅從家里確實是沒有足夠的食物維持生計時,大嫂竟然默默地走向“百家”乞討也沒讓我退學一事,就足夠我感動和揣摩一生了!至少,為人處世,要對得起別人,尤其是要敢于擔當、勇于負責。大嫂已用自己無聲的語言和實實在在的行動將一種可貴的精神定格在我心里,她讓我面對困難和艱辛時要敢于承受、勇于擔當,并且告訴我解決問題的法子總會有的,只要堅持下去。求學路上我靠著這種精神走了過來;工作了也一樣,一路走來坎坎坷坷,堅守著理想、恪守著師魂,收獲著成長?;蛟S,這就是唯一能向大嫂回報的東西了。
歷史上,宋代“包青天”有一位讓他感恩的“嫂娘”,而且,包青天也確實做到了報恩嫂娘,留下千古美傳。可是,我又是如何對待大嫂的?我竭盡全力了嗎?我內心無愧嗎?我只想著這個春天來了再想辦法(當時醫(yī)生說問題不大),可是春天來時,大嫂卻等不及地去另一個世界了!
現(xiàn)在,我真后悔,后悔自己對工作的“認真”,對親人的“大意”!
今天反思自己的工作,有點“工作狂”的我,真的深深地內疚——其實,我完全可以放下手中所謂離不開的工作,抽出專門的時間,帶著大嫂去省城醫(yī)院,找高明的醫(yī)生給大嫂仔細檢查、認真診斷,大嫂的病估計也會逐漸好轉!可是,我自以為是地認為拖一拖不礙事,也自以為是地想通過自己的行動——不輕易離開校園和工作(如果不是開會、學習什么的),要為其他人做出什么“榜樣”,想著這樣做,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領導。其實,這只能是缺少能力和智慧的表現(xiàn)呀!現(xiàn)在多少才明白并不是虎背熊腰的我為何讓有的老師有點“怕”(友人告訴我)的原因:過分的嚴肅、過于自律的言行,讓我失去了那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溫情!表現(xiàn)在“待己”上尤其有點殘酷——為了工作,壓抑自己的親情表達!這到底為工作本身和生活質量帶來了什么?
先看自己,十幾年來,工作是沒落后過,還獲得一個個證明付出后的收獲的獎狀,可是人,不到中年,雙鬢就早被霜雪爬滿,本就消瘦的身體日漸“苗條”。幾年不見的同學見面就說:“咋搞的,咋快成了年輕的小老頭了!”聽了這話,我只有用“當差不自由、愿為人民服務”來搪塞。
此刻,這也讓我想起最后一次回家看大嫂時她所說的話:“他小叔,看你的頭發(fā)白的,別太累了?!笔茄?,“別太累了”,大嫂一直用自己的方式關愛著小弟,只是,平時我沒有真正在意。可是,苦命的大嫂,不就是太累了——撫養(yǎng)五個孩子,加上我這個同樣也有點命苦的小弟的拖累,才導致生病的呀!尤其是那吃面就要靠推石磨的年代,大嫂給我蒸的窩窩頭雖然不是怎樣的可口,可是要知道她帶著幾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還要抽出時間借助原始的工具去加工成面,做成饃,供我第二天帶走,這樣的程序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年,而是堅持到我上大學為止啊!想到大嫂得做出多大的付出和堅守,要有多少犧牲和抗爭,我內疚的心就常常想流淚。真的,若沒有大哥尤其是大嫂當年默默地付出,我是不可能考上大學,走上今天的崗位的。
可能,就是大嫂那泥土般的品質、大山般的堅守,影響著我的成長,激勵著我的工作吧。工作以來,我無論到哪,不等領導安排如何干,就會全力以赴地將工作干到最佳。慢慢地,我從一名普通的教師走到校長這個工作崗位上。作為一名育人者一路走來,今天也算是有點成績了,也曾得到有關領導的認可、表彰,尤其是我所教過的已畢業(yè)的學生們,時不時地從異地發(fā)來感謝的信件、寄來珍貴的禮物時,放假期間有學生找我敘敘師生情誼時,自己的欣慰之情常常無法言表;還有,當聽到在校的學生們見到我親切招呼“校長好”時,當學習困惑的學生找到我說“校長,您到俺班講幾句吧,我們想聽您講話”時,自己為師的滿足、育人的自豪就會不由得喜上眉梢??蛇@一切,都與大嫂的功勞不可分割!求學時不說,就在我走上領導工作的路上,大嫂年年還要在老家打好面,安排小侄子及時送到離家并不近的縣城來。就在她去世的兩天前,還專門打好了滿滿的一袋面,在我回家看她時執(zhí)意讓我?guī)ё?一輩子守著黃土的大嫂知道我最缺啥,她用她最淳樸的言行,詮釋著對小弟那深沉的愛?!拔业拇笊┭?,即便是母親在世,又能怎樣?其實,大嫂,您在我心里早就是娘!”
可是,由于我太在意自己的工作,卻忽視了親情的可貴和易失!這恐怕是我今生的大錯!我曾不止一次地在教師例會上講“工作第一”的重要性,也不止一次地對個別教師請假辦事太多而表達不滿,卻很少考慮教師的情感,更少關注教師的家庭有什么急需。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是那樣的無知,甚至有點自私和殘酷!正如妻子說的“你除了會‘馬克思’(我教政治)還會做什么”一樣,我除了工作之外,真不知道還能干什么。這次,經過大嫂匆匆離去之事,不能不讓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反思怎樣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師、高明的領導?怎樣才能真正用個人的人格魅力去引導師生共同打造師生同樂、天天向上的校園?還能僅僅只提付出、貢獻而忽略師生的情感?還能僅僅靠考上多少學生來衡量自己和老師的工作?還能只顧匆匆行進在幾乎是沒有盡頭的“連軸轉”(沒有節(jié)假日)的工作之路上,而絲毫不在意應該欣賞的好風光?真不能了,大嫂的匆匆離去,或許是用另一種有點殘酷的方式提醒我:改變自己!
不過,大嫂雖然已經離去,可是大嫂留下的精神和促使我進行的反思,確實是我終生的珍藏和難得的精神營養(yǎng)。我相信大嫂當年之所以能艱難挺過生活的重壓,肯定也因為當時她心中有一團理想的火在燃燒,給她提供著難得的力量和信心。當然,當年的大嫂也肯定希望通過她特有的付出和精心的培養(yǎng),能從偏僻的農村走出來個講追求、肯吃苦、能顧家的好弟弟。其實,我明白我的責任——于公于私的責任,我做的都不夠,我知道我的理想和使命都要求我日夜兼程,這些,我都能堅持住,可是,沒了大嫂,誰來醫(yī)治我這終生的痛!
“大嫂,其實您就是娘!這句話,一直藏在心里,您在世時一直沒有說出口,可今天再說時,您又怎能聽到?我今生感激不盡的大嫂!您可能還會為小侄子還沒成家立業(yè)而放心不下,可能還會再抱怨自己的身體不佳,您還可能擔心我的工作太累……但敬愛的大嫂,我只想告訴您,您所有沒完成的事情,我都會接下,我都會用我的全部身心去完成它!”
(本欄責編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