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60歲上下)一般都是出生于新中國誕生之前后、長在紅旗下的一代,用當年的話說,是在毛澤東思想和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但因種種原因,我們過去歷史上某些史實,因當時極“左”路線的干擾,常常是有些失實或變形的。
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發(fā)生于“文化大革命”前夕,但當年已屬大講階級斗爭的年代,有些美好的故事往往被扭曲了。如究竟是誰最后救了草原英雄小姐妹,按過去的說法是白云鄂博火車站的扳道工王福臣,以及參與救助的幾位鐵路工人。那位王姓工人最后甚至得了獎章,并一口氣漲了4級工資。但事實上是有出入的,當時第一個發(fā)現羊群與龍梅并進行搶救的是當時被下放在東站的哈斯朝祿,正是他把凍死的山羊背到扳道房,征求將死羊暫放此處,當時還遭到上述王姓工人的拒絕,現在王姓工人卻成了“頭號功臣”,而第一時間發(fā)現羊群與龍梅,并向上級及時報告、派人去救出玉榮的哈斯朝祿,卻被某些舞臺劇打成了“偷羊賊”,還想殺死姐妹倆”的“管制分子”。這種顛倒黑白、扭曲事實、不顧真相的做法,大大傷害了哈斯朝祿,最后文革中甚至被反復批斗,還進了監(jiān)獄。
看!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就曾發(fā)生在我們社會主義的國土上,由于理念(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看人看問題的方法就完全錯了,甚至連真實性都不顧了,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文革結束已30多年了,雖然在24年前(1985年)哈斯朝祿的冤案已得到平反,但在《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史實上,卻一直維持原狀,這公平嗎?這次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做了一件大好事,雖然哈氏在2005年已經離世,但電視臺仍請來哈斯朝祿的兒子那仁蒲都拉,對他進行了一次訪談,由他談出了當年歷史的真相,使我們看到當年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跡是可歌可泣的,同樣第一個發(fā)現小姐妹倆被雪災圍困,并第一時間報告上級討來救兵救出玉榮的哈斯朝祿得到充分肯定與表揚。其實,龍梅、玉榮直至今天仍將哈斯朝祿當做第一恩人看待的。
由此想及,在我們國家,特別是經歷了“文革”十年浩劫,有多少冤假錯案?雖然改革開放之初有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平反昭雪了很多冤假錯案,但估計歷史還會有許多細節(jié)需要搞清,需要端正認識的。所以,我們黨與政府各部門應認真對待來自基層群眾與老百姓的反映,對于歷史、對于老百姓的冤假錯案,應十分主動地去發(fā)現、更正,給歷史、給人民一個真實、正確的交待。這就是我讀了上述那則新聞的一點感想,請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