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被打不算新聞!”不知這一“論斷”出自何人之口,反正已有大量事實為證。從眼下來看,記者被打已是司空見慣了,確實不該再算“新聞”。在網(wǎng)上搜索“記者被打”,居然搜到了1740萬條!當然,這并不表明有那么多記者被打,但記者被打的事件一再發(fā)生并引起社會關注卻是不爭的事實。
最近從河北傳來消息:《河北青年報》副總編輯樂倩也因為輿論監(jiān)督而被不法暴徒打傷,此事就發(fā)生在記者節(jié)的當月。一時間,社會輿論廣泛關注。這下可有看的了:不僅在一線采訪、寫稿的記者被打,連在后方編稿的編輯、編輯部負責人都不能幸免了。這么說來,記者被打就更算不上“新聞”。
雖然“記者被打不算新聞”,但許多記者、許多新聞單位還是一次又一次把此事當做新聞來報,頗有點“精衛(wèi)填?!彼频谋瘔选S械膱蟮乐?,憤怒、不平更是溢于言表,意在引起社會的關注,以求重視、杜絕記者被打事件。
不用專門查詢、也不用刻意回顧,我們就可以回想起許多記者被打的事件。被打的記者中,既有地方小報、小臺的記者,也有省報、省臺的記者,就連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的記者也曾有被打的“記錄”。記者除了被打,還有遭到非法拘禁、非法傳喚、非法扣留、限制人身自由的,更有甚者,竟有地方公安人員進京抓記者的案例,此舉讓被抓的記者一連多日有家不敢回。至于采訪受到粗暴拒絕、非法阻撓、圍攻恐嚇,采訪器材被扣、被損之類的事,就更是不計其數(shù),我本人就多次經(jīng)歷或見證過。難怪,有人感嘆:記者被打不算新聞!
記者被打真的不算新聞?如果是記者因個人瑣事被打或夜間行走被酒鬼所打,那當然算不上新聞、更算不上值得社會關注的新聞。記者在這種情況下被打就與其他人被打一樣,不值得特別關注。如果是因為記者在正常情況下采訪、在行駛輿論監(jiān)督的權力而被打,那就是不容忽視的新聞、是值得全社會關注的非常事件!
就像法官在審理案件時遭到原告或被告報復、民警在執(zhí)行公務時遭到不法分子襲擊一樣,記者因正常的輿論監(jiān)督而被打,就是愚昧、邪惡、不法向社會的公平、正義、良知的挑戰(zhàn),因而是一個文明社會、法治社會所不能容忍的、不可等閑視之的。如果不能嚴肅處理,壞人就會更加囂張、正義就難以伸張。也許是一些記者被打事件沒有得到妥善處理,記者的權益沒有得到應有保護,有些記者因此喪失了信心,再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從此噤若寒蟬,正常的輿論監(jiān)督也就銷聲匿跡了。這樣一來,社會的丑惡現(xiàn)象得不到及時、充分、有力的揭露,社會的空氣就難以凈化。如此說來,記者被打,打在了記者身上,卻痛在人民的心頭。打的是記者,被打的卻是社會的正義。記者因此受挫,損失并不限于記者本人。
就某種意義上說,記者代表的是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記者因為職務行為而被打,是文明社會、法治社會的悲哀,是決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的。如果容忍這種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那就是容忍犯罪。當然,這并不是說記者的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記者的所有輿論監(jiān)督行為都是無可指責的,個別記者的失誤、失職、失德也是客觀存在,也應受到譴責乃至制裁,我們也不能視而不見、姑息包庇。檢舉揭發(fā)記者的不良行為,如實反映情況、駁斥不實之詞,也是社會各界,包括監(jiān)督對象應有的權利,但這完全可以通過正當渠道解決,不應該、更沒有理由訴諸武力,大動干戈。以暴力的手段對付記者,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把事情弄得更糟。
記者被打不算新聞?一個文明的社會、法制的社會,就不應該發(fā)生這樣的新聞!
希望再不要聽到記者被打的消息。記者不再被打了,社會文明就又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