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光——公益之父等五則
人物
徐永光——公益之父
因為一場名為“品牌中國30年30人”評選活動,徐永光重回聚光燈下。這位當年的“希望工程”創(chuàng)始人,如今正在為農(nóng)民工子弟們奔忙。
1989年,40歲的徐永光是僅有10萬元注冊資金的基金會的秘書長。在隨后的年月里,在他艱苦卓絕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和那雙“渴望知識的大眼睛”漸漸成為中國人家喻戶曉的美好形象。有人說,“希望工程”是中國人民在20世紀最后十年的偉大歷史創(chuàng)造。它讓愛心驅(qū)走哀愁,用善良戰(zhàn)勝貧魔。
20年間,“希望工程”發(fā)展成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成效最為顯著的社會公益事業(yè)。56億余元的捐款從富裕地區(qū)流向貧困地區(qū),從東部流向西部,從城市流向農(nóng)村,推動了社會分配更加公平,徐永光由此被人稱為“中國公益之父”。
“我的這個腦子啊,就是適合民間?!毙煊拦猬F(xiàn)在的頭銜是南都公益基金秘書長,他的工作是圍繞著一群特殊孩子奔走,這些受他關注的孩子就是進城務工農(nóng)民的子弟、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
很多留守兒童面臨著家庭教育和親情流失的難題,而流動兒童則陷入了讀書難、融入城市生活難的困境。于是,在政府和市場之外,徐永光走出了第三條路——民辦非營利公益學校。
從“希望工程”到“新公民”計劃的20年中,300萬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整個民族的公益理念被喚醒?,F(xiàn)在,徐永光計劃要在五到十年之間,投入2億元人民幣,再創(chuàng)建100所這樣的學校。
關注
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亞洲民工
洛克菲勒基金會最近把慈善的目光投向了亞洲的民工。
一場全球金融危機卷過之后,亞洲的出口依賴型國家深受影響。而受打擊最大的莫過于農(nóng)民工。他們的工資和用工時間都被削減,很多人被迫返鄉(xiāng)。尤其是那些在紡織業(yè)工作的女工境遇更差。而他們的家鄉(xiāng)也不知道如何吸收這些勞動力。另有調(diào)查顯示,金融危機之后,原有的一些專為農(nóng)民工服務的公益組織也日漸萎縮。
洛克菲勒基金會把具體幫助對象圈定在泰國和越南。原因是他們認為這兩個國家的公民組織發(fā)展得較為理想?!奥迨稀被饡蛩銥檗r(nóng)民工提供社會幫助和法律援助,同時也為相關的公民社會組織提供緊急援助。比如泰國的勞工危機中心(Labor Crisis Center)?!奥迨稀被鹣Mㄟ^扶持勞工危機中心,從而為勞工提供法律援助,“洛氏”在這些地區(qū)設立了24小時熱線服務電話。
“洛氏”基金存續(xù)至今已近百年,其宗旨簡單宏大:“在全世界造福人類”。
自1863年向中國提供第一筆慈善捐款開始,洛氏家族就與中國結下了緣分。改革開放以后,洛克菲勒基金會是最早恢復與中國合作的基金會。而它所一貫關注的重點——農(nóng)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計劃生育無一不是中國急需的領域?,F(xiàn)在,它在中國的合作單位相當廣泛。
動態(tài)
四川地震捐款去向可查
四川省紅十字會近日發(fā)布了“512”汶川地震災害接收社會捐贈資金使用情況公示表。捐款不分款額大小,公示表皆一一列出。捐贈人完全可以逐級查找到自己所捐款的最終去向。不過,這一公示程序仍然存在一些瑕疵,比如許多支出項目并不十分“明細”,很多細節(jié)無法從表格中尋出端倪,表格上也未留可供進一步核實細節(jié)的電話、網(wǎng)址,而這在許多國家的類似公示中卻必不可少。
888萬美元捐母校
1月4日,耶魯管理學院收到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來自畢業(yè)生的捐贈,捐贈數(shù)是888萬美元,捐款人是中國學生張磊。作為回報,學院將在新校園內(nèi)選擇一間講堂用張磊的名字來命名。張磊談到捐助的原因時說,耶魯幫助中國的歷史已經(jīng)超過了100年,現(xiàn)在,他要改變這種單向的互助關系。張磊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金融系,1998年到耶魯大學讀研究生,獲得工商管理碩士(MBA)及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張磊這一行動引起了很大關注,很多人追問:國內(nèi)大學為何難以引發(fā)學子感恩回報的熱情?
5000萬彩金購買民間服務
2009年12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小天使基金獲得的5000萬彩票公益金完全到帳。這是迄今為止,政府購買NGO服務最大的一筆資金。2009年2月,白血病患兒李瑞獲得溫家寶總理救助的消息被社會廣泛關注。這一偶然的事件讓白血病兒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專門救助貧困家庭的白血病兒童的小天使基金以此為契機,底氣十足地向財政部申請了彩票公益金。政府出資,通過NGO開展重大疾病醫(yī)療救助,應該是中國公益事業(yè)一個好的開端,體現(xiàn)出政府在管理觀念和運行機制上有了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