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危機的損失會通過未來通脹、稅收、失業(yè)和消費縮減等,由全球來共同承擔。持有美元資產的人將承受美元貶值的損失
雷曼兄弟已經倒閉16個月了,但現(xiàn)在的經濟形勢仍不明朗。
最近我發(fā)現(xiàn)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在政府用大筆資金和零利率政策救助那些金融機構之后,這些金融機構又在2009年取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盈利。與此同時,美元的不斷貶值和龐大的利差交易給新興市場制造了大量泡沫。
截至2009年11月末,道瓊斯指數(shù)上升了20%,上證A股指數(shù)上升了80%多,英國富時100指數(shù)上升了30%,金價上漲了60%,石油和金屬價格上漲超過45%。發(fā)達國家工業(yè)產值和GDP的增長率仍是負數(shù),美國的失業(yè)率已超過10%,歐洲失業(yè)率接近10%。而中國經濟增長率已回到8%的水平。因此有些經濟學家鼓吹危機已經結束了。還有些人認為,我們浪費了這次良機,因為遏制金融市場動蕩的努力已取得巨大成功,這會降低全球各國進行市場改革和經濟法結構調整的決心。
然而,華爾街的盛宴還遠未結束,因為他們手中的酒杯還沒被拿走。華爾街銀行家2009年的獎金甚至要高于2007年的峰值,而這距離政府援助還不到一年。有人認為,實行零利率政策使得更多的泡沫添加到這個酒杯中,促成了他們的高績效和高獎金。
這場危機將一直是爭論的焦點,或者因為政府果斷、迅速地應對危機,或者因為大眾被短暫的復蘇所迷惑,因為短暫復蘇會掩蓋后面更嚴重的實體經濟危機,而這場危機持續(xù)時間將更長。
現(xiàn)在看來,這次金融危機的發(fā)生可歸因于兩個“過”:過量金融工程和過度消費。發(fā)達國家有過量的金融工程,而且大多數(shù)是有杠桿的。而過量金融工程和高杠桿是由過度消費導致的。另外,過度消費還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
在2008年,當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47美元時,各國央行行長們就在討論,油價是否會導致全球通脹。但是數(shù)月之后,世界就陷入了通貨緊縮。
新興市場有充足的生產能力,其中一大部分產品都出口給發(fā)達國家。隨著西方國家的“去杠桿化”和消費縮減,導致新興市場的出口減少,生產能力嚴重過剩,這只是經濟結構重組的開始。
如果經濟結構重組導致大量失業(yè),那么政府要穩(wěn)定民生,貿易保護主義又要開始盛行。這其實就是上世紀30年代發(fā)生的故事,歷史又一次重演。
有了零利率政策,世界成為一個巨額的利差交易場所,投資者又一次陷入貪婪和恐懼。貪婪使得更多的人參與到這個動量游戲中,但隨著價格越來越高,恐懼也油然而生。迪拜債務危機證明,房價不會永遠上漲,這也警醒了銀行中有大量房產抵押的國家。
那么,誰在為危機埋單?
金融危機發(fā)生,是因為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給私人部門造成大量財富損失。在1990年至1997年,日本損失估計達到GDP的2.7倍,長期經濟緩慢增長,政府財政赤字達到GDP的200%。
經濟增長緩慢在零利率環(huán)境下是可以持續(xù)的,但日本民眾承受了大量損失。股市、房地產的低收益率和存款的零利率,使很多人的退休金沒有保障。
如今,在全球零利率政策下,全世界都在為華爾街造成的損失埋單。
誰又從零利率中獲利?
雖然存款利率降到零了,但企業(yè)仍以較高的利率借款,因為低利率是為了補貼銀行系統(tǒng),使它們擁有很高的存貸利差。美國政府30年按揭貸款的固定年利率仍是5%,可以說非常高,尤其是當你可能失業(yè)的時候。
如果目前財政赤字超過GDP的10%,那么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規(guī)模就要擴大到3倍,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以實際值估計的貨幣供應量增長就會達到2002年以來的最高點,這意味著未來會發(fā)生通脹風險。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黃金、大宗商品和房地產的價格漲得這么快,因為它們?yōu)楦嗟膬π钫咚嗖A,被當做抵御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風險的工具。
當前危機的損失會通過未來通脹、稅收、失業(yè)和消費縮減等,由全球來共同承擔。美元是主要儲備貨幣,持有美元資產的人將承受美元貶值的損失。
關于通縮與通脹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經濟學家如保羅克魯格曼和努里爾魯比尼認為世界面臨通縮的壓力,而像索羅斯和巴菲特等投資家則擔心通脹的風險。
有一點毋庸置疑,大多數(shù)國家共同承擔了這次危機的損失。所以,請寄張新年賀卡給華爾街那些獲得高額獎金的銀行家們,提醒他們,全世界都在為他們的狂歡埋單?!?/p>
作者為中國銀監(jiān)會首席咨詢顧問和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和馬來西亞大學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