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四邊形中,圖形折疊與拼接題是考查同學(xué)們思維能力、作圖能力的一種重要題型,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考試中,現(xiàn)采擷兩例供大家參考。
例1 問題解決:
如圖1,將正方形紙片ABCD折疊,使點B落在CD邊上一點E(不與點C、D重合),壓平后得到折痕MN。當=時,求的值。
類比歸納:
在圖1中,若=,則的值等于 ;若=,則的值等于 ;若=(n為整數(shù)),則的值等于 。(用含n的式子表示)
聯(lián)系拓展:
如圖2,將矩形紙片ABCD折疊,使點B落在CD邊上一點E(不與點C、D重合),壓平后得到折痕MN,設(shè)=(m>1),=,則的值等于。(用含m、n的式子表示)
分析 為了求得的值,可先求BN、AM的長,不妨設(shè)AB=2。因為沿MN對折的兩個圖形全等,點B落在CD邊上一點E,因而可構(gòu)造直角三角形,借助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BN、AM的長,從而得到的值。
解 問題解決:如圖3,連接BM、EM、BE。設(shè)AB=2。
依題意,得四邊形ABNM和四邊形FENM關(guān)于直線MN對稱。
∴ MN垂直平分BE?!?BM=EM,BN=EN。
∵四邊形是ABCD正方形,
∴∠A=∠D=∠C=90°,AB=BC=CD=DA=2。
∵=,∴CE=DE=1。設(shè)BN=x,則NE=x,NC=2-x。
在Rt△CNE中,NE2=CN2+CE2。
∴x2=(2-x)2+12。解得x=,即BN=。
在Rt△ABM和Rt△DEM中,
AM2+AB2=BM2,DM2+DE2=EM2,∴AM2+AB2=DM2+DE2。
設(shè)AM=y,則DM=2-y,y2+22=(2-y)2+12。
解得y=,即AM=?!?。
類比歸納:(或);; ,聯(lián)系拓展: 。
點評 本題是以折疊為背景的探究問題,在解答此類問題時,要明白折痕兩邊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然后再利用軸對稱變換的性質(zhì)解題。它要求我們能根據(jù)題目中的折疊情況發(fā)現(xiàn)其中的變量與不變量,或者變化的趨勢與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挖掘隱含其中的規(guī)律或相關(guān)的結(jié)論,使猜想的結(jié)論盡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吻合。
例2 對于邊長為a的兩個正方形ABCD和EFGH,按圖4所示的方式擺放,在沿虛線BD、EG剪開后,可以按圖中所示的移動方式拼接為圖4中的四邊形BNED。從拼接的過程容易得到結(jié)論:
①四邊形BNED是正方形;②S+S=S。
實踐與探究:
(1)對于邊長分別為a、b(a>b)的兩個正方形ABCD和EFGH,按圖5所示的方式擺放,連接DE,過點D作DM⊥DE,交AB于點M,過點M作MN⊥DM,過點E作EN⊥DE,MN與EN相交于點N。
①證明四邊形MNED是正方形,并用含a、b的代數(shù)式表示正方形MNED的面積。
②在圖5中,將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EFGH沿虛線剪開后,能夠拼接為正方形MNED,請簡略說明你的拼接方法。(類比圖4,用數(shù)字表示對應(yīng)的圖形)
(2)對于n(n是大于2的自然數(shù))個任意的正方形,能否通過若干次拼接,將其拼接為一個正方形?請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解 (1)①證明:由作圖的過程可知四邊形MNED是矩形。
在Rt△ADM與Rt△CDE中,
∵ AD=CD,又∠ADM+∠MDC=∠CDE+∠MDC=90°,
∴ ∠ADM=∠CDE。
∴ △ADM≌△CDE。
∴ DM=DE,∴四邊形MNED是正方形。
∵ DE2=CD2+CE2=a2+b2,
∴ 正方形MNED的面積為a2+b2。
②過點N作NP⊥BE,垂足為P,如圖5,
可以證明圖中6與5位置的兩個三角形全等,4與3位置的兩個三角形全等,2與1位置的兩個三角形也全等。
所以將6放到5的位置,4放到3的位置,2放到1的位置,恰好拼接為正方形MNED。
(2)能。
理由是:由上述的拼接過程可以看出,對于任意的兩個正方形都可以拼接為一個正方形,而拼接出的這個正方形可以與第三個正方形再拼接為一個正方形,……依此類推。由此可知:對于n個任意的正方形,可以通過(n-1)次拼接,得到一個正方形。
點評 本題是通過適當裁剪,將幾個正方形拼接為一個大正方形的實驗操作問題,既需要探究猜想,又需要邏輯論證,體現(xiàn)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xué)思想,多方面地考查了同學(xué)們的數(shù)學(xu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