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zhì)教育,提高教育現(xiàn)代化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敖處熓侨祟愳`魂的工程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使者。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教師個人對青年人心靈的影響所產(chǎn)生的教育力量,無論什么樣的教科書,無論什么樣的思潮,無論什么樣的獎懲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币虼耍藗儗處煾鱾€方面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這就是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素質(zhì)。一所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素質(zhì)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素質(zhì)的高低。學校的一切教學活動都在于提高教學質(zhì)量,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又在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如果教師們具有較高的素質(zhì):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負責的精神、瀟灑的風度等,這些勢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影響。在此筆者就此發(fā)表膚淺的見解。
一、教師人格力量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
著名教育家教徐特立老先生曾經(jīng)把教師分為兩種:一是“經(jīng)師”,即教人學問的,對學生的品質(zhì)、作風、生活習慣一概不管;二是“人師”,即教人學問,也教學生做人的道理。中國古代就有“經(jīng)師易求,人師難得”之說。歐洲著名的思想家盧梭曾說過:“只有一門學科是必須要教給孩子的,這門學科就是做人的天職?!弊鋈说奶炻毦褪且辛己玫牡赖缕焚|(zhì)。
在當前社會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意識、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侵蝕著神圣的“殿堂”,正毒害著青年一代。加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淡化,個別教師不注重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不提高自己的教育藝術,有時說話隨便,生活作風不嚴謹,甚至有意無意地把不健康的思想情緒暴露在學生面前,這就削弱了教育者的權威性。正如小平同志所說:“我們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裝,還怎么能教育青少年?”
二、教師的學識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業(yè)務素質(zhì)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教師學識淵博,要求嚴格,循循善誘,就能帶出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有句俗話叫“名師出高徒”很有道理。古往今來,許多有學識、有才能的教師培養(yǎng)出了很多成名的學者。如古代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就有“賢人七二,弟子三千”之美譽;陳景潤之所以能在攻克《哥德馬赫猜想》數(shù)學難關中取得重大突破,與名師華羅庚的指點不無關系。這些事例足以說明,教師的學識對學生的成才起著巨大的作用。在任何一所學校里,都有一些讓學生心里服氣的老師,學生聽他們的課就感到是一種享受,他們身上似乎有一種“魅力”能夠一下子“抓”住學生。這是什么原因呢?通過分析得到,教師真正的“魅力”之所在——淵博的學識與精湛的技藝。教師有令學生折服的學識,學生就會愛戴、尊重,進爾發(fā)展到喜歡教師本人,就會愿意接受他所尊崇的人的教育,而這種教誨對學生來說是終生受益的。所以,身為師者,“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先得自己心中有陽光”,這就需要教師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yǎng),不斷地開闊視野,更新知識結(jié)構,不可知識陳舊,孤陋寡聞。要用自己的“真功夫”——豐富的學識、高超的技藝去吸引學生,影響學生,造就和培養(yǎng)學生。
三、教師的敬業(yè)精神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
俄國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行為、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這樣那樣地影響全體學生?!苯處熓菍W生直接的、活生生的榜樣,他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可塑性、模仿性強的青少年大學生起著直接的影響和熏陶作用。因此,教師就必須以自己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敬業(yè)精神去感染學生。敬業(yè)精神一方面包含教師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對教學工作的熱心、精心,治學態(tài)度嚴謹與否,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如果教師刻苦鉆研業(yè)務、認真?zhèn)湔n、批改作業(yè),在課堂講授中,重點突出,方法靈活,板書條理工整,對學生嚴格要求,這樣就能培養(yǎng)學生刻苦學習,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良好習慣。敬業(yè)精神另一方面包含教師對學生有愛心、有耐心。只有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這種愛是教師忠于人民教育事業(yè)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對祖國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如果教師全面地關心學生的學習、思想、身體和生活,處處嚴格要求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幫助他們解除各種學習障礙,教給他們有效的學習方法,那么就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仰慕和信賴,使師生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這樣學生就愿意向教師敞開自己的心扉,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育。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相反,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感情,態(tài)度冷漠,甚至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學生就不會信服教師,只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或抵觸、對立情緒,就會使學生變得消極,不求上進,就會扼殺學生的智慧和才能。所以,教師的愛,對青年大學生有一種無形而強大的教育力量,是開啟他們的心靈、智慧的鑰匙,是通往他們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的橋梁。
四、教師的儀表風度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
教師的儀表風度主要是指教師的教態(tài),它包括衣著、表情、語調(diào)、動作、板書等。也就是說,著裝要整潔干凈而不奇異或太寒酸;表情要親切和善而不呆板冷漠;語調(diào)要熱情洋溢,循循善誘,而不能動輒教訓,咄咄逼人;動作手勢要有助于語言、感情的自然表達,適時得體,從容自如,而不能大起大落或腰板繃直,半天不動;板書要工整秀麗,安排井然,而且不宜潦草,雜亂無章。
教師的語言風趣含蓄,談吐優(yōu)雅,會給人以親近的感覺;自然瀟灑的舉止,合適的裝束打扮,給人一種具有時代氣息之感。如果教師語言文明,舉止規(guī)范,著裝素雅,對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愛好追求,審美都將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教師是學生各方面的引路人,對青年大學生的成長影響極大。作為一名肩負祖國教育事業(yè)重任的人民教師必須嚴于律己,為人師表,要用美好的言行,高尚的道德去升華學生的思想境界,陶冶學生的情操;用滿腔熱情、孜孜不倦的奉獻精神、廣博的學識、精湛的技藝去啟迪學生的智慧,去影響學生,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走向健康成才之路。
(江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