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它不僅表現(xiàn)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認識能力、審美能力、思想修養(yǎng)和文學藝術修養(yǎng),更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我們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拓展寫作空間,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體察 感悟 觸發(fā) 創(chuàng)新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包羅萬象,是一切藝術創(chuàng)造的源泉。然而我們的學生們在作文中卻普遍感到無事可寫、無話可說,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促使他們去體驗和感悟生活的引導工作。只要我們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主動性,激發(fā)和培養(yǎng)其觀察、體驗、感悟生活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引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多感悟、多練筆,何愁寫不出視野開闊、獨樹一幟的作文呢?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生活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一點感悟、一種情感,都可寫到文章中來。然而我們學生的命題作文材料通常泛泛而談,內容寫得丟三落四、空洞無物,缺乏真情實感。更有甚者在選材、表達及內容上存在嚴重抄襲、生搬硬套、胡拼亂湊等。例如,2008中考作文《腳步》,不乏考生交叉抄襲閱讀《信仰》和《歪兒》的文段,或一味模仿課文《散步》行文。那么怎樣讓學生體驗生活,進而感悟人生,觸發(fā)靈感,喚醒沉睡的心靈呢?
1、走進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觀察品格
要敢于破除“封閉式”的學習方式及“象牙寶塔”式的作文教學,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杜甫《望岳》詩說“造化鐘神秀”。大自然集中了無數(shù)美妙神奇的東西。當我們置身于包羅萬象、千姿百態(tài)的大自然中,也為培養(yǎng)自身的觀察品格提供了契機。譬如,我指導學生們觀察蒙蒙秋雨,捕捉它給自然界帶來的微妙的變化,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觀察螞蟻遷徙的過程,了解搬家初與搬家時螞蟻的活動特點,培養(yǎng)思維的條理性;觀察公園一景,體會九曲連廊的巧妙搭配、湖邊垂柳、湖心亭給人帶來的美感,培養(yǎng)思維的整體性;觀察梨花、桃花,對比它們花期、花色、花形的異同,培養(yǎng)思維的獨特性。這樣,不僅激活了思維,學生寫起作文來思路開闊,文思泉涌,避免了生搬硬套。
2、關注社會生活,擴大信息接受量,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作文田園
我們時常感嘆學生作文立意膚淺,缺乏新意,原因是沒有過多地關注社會生活。例如,2008年中考作文《腳步》,學生寫“汶川地震”的材料甚多,但過多描述事發(fā)的跡象,卻未從實質上突出時間緊迫、生命的可貴、救援困難、步伐迅速,進而彰顯眾志成城、患難與共的精神。
要鼓勵學生奔向“十字街頭”,引導其激活思維,開拓視野,指導他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金口常開,擴大信息量,關注社會生活,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滋潤作文田園?!把邸币嗫?看《新聞》、《焦點訪談》等電視節(jié)目,看《青年日報》《中學語文報》《科技大全》等報刊,看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看街道和校園內的通知與啟事、墻報與板報、公約與制度;周末不妨走出戶外,看各類球賽、進行各種調查;節(jié)假日去游名山大川,覽風土人情,看云亭樓閣,品詩文篆刻?!岸币诼?聽電視廣播,聽課文范讀,聽老師對時事的點評,聽商販妙語連珠地推銷商品,聽導游生動形象地講解名勝古跡?!翱凇币i_:品名作,談得失,評美丑;吟詩詞歌賦,誦名篇佳作;訓練口頭作文等。
作文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和社會閱歷密切相關,只要常聽、多看、勤說,何愁寫不出視野開闊、獨樹一幟的作文呢?
3、讀寫結合,激發(fā)靈性,利于創(chuàng)新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笨梢婇喿x是寫作的基礎,不僅觸動心靈、豐富情感,還提升體驗、凈化靈魂。寫作和閱讀是個逆向運思的過程。
從思維過程看,閱讀過程是語言的感知——情感體驗——意蘊探究;寫作過程是感知——情感理解——形式表達。從思維的方向看,閱讀過程側重于集中思維,寫作過程側重于發(fā)散性思維。學生最大的缺陷是大量練題,太少閱讀。為了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寫作,我常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①課文是學生閱讀的最好材料,報刊雜志是閱讀的優(yōu)秀范例,名家名作是閱讀的典型。我要求學生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閱讀量不少于3000字,并做好筆錄。每周在課堂組織一次交流和互查,開展各種“書評”活動或“讀書交流會”,講述閱讀名家名作的心得體會。通過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分別從內容上分析作品、挖掘主題、鑒賞藝術、品味語言等,采取報告、討論、辯論、佳作展覽、問題解答等形式。
②勤動筆,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感悟是寫作的生命。我常指導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多感悟、多練筆,在讀書、看報、看電視、聽廣播的同時,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隨時記下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和生活中的奇聞軼事,例如摘抄妙語佳句、寫日記、指導學生剪錄等。強調學生“時時寫、日日記、常常作”。
③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新事物、新動向,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使文章生氣盎然,光彩奪目。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體驗是寫作的基礎,感悟是寫作的生命。擁有了隨心為文的創(chuàng)新思維,不僅鍛煉了學生寫出一紙巧妙,寫出一紙新穎,寫出一紙獨秀,寫出一紙風格,更使我們的作文教學開拓出一片別樣的廣闊天宇。
(作者單位:東莞市石碣鎮(zhèn)袁崇煥中學)